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5

25.在主的属天国度

25.在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因更内在地接受主的神性,故在智慧和荣耀上远远胜过在其属灵国度的天使;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因而离主更近,与祂的结合也更紧密。这些天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并继续立刻将神性真理融入自己的生活,而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先将它们储存在记忆和思维中。因此,他们拥有写在他们心上的神性真理,并能感知它们,可以说在自己里面看到它们;也从不推理它们是否真实。他们正如耶利米书所描述的那样: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头脑里,写在他们心上。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耶利米书31:33-34)

在以赛亚书(54:13),他们被视为领受耶和华教训的人。“领受耶和华教训的”是那些被主教训的人,主自己在约翰福音(6:45-46)教导过这一点。

注:属天天使在智慧上远远胜过属灵天使(2718, 9995节)。属天天使和属灵天使之间区别的性质(2088, 2669, 2708, 2715, 3235, 3240, 4788, 7068, 8521, 9277, 10295节)。属天天使之所以不推理信之真理,是因为他们在自己里面领受它们;而属灵天使则推理它们是否真实(202, 337, 597, 607, 784, 1121, 1384, 1898, 1919, 3246, 4448, 7680, 7877, 8780, 9277, 10786节)。

属天的奥秘 #1902

1902.“亚伯兰听

1902.“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声音”表示这种事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实现,这从内义上的思路,以及人类理性只能以这种方式出生的必要性清楚可知。如果人没有充满遗传之恶,那么理性就会直接从内在人的属天事物与其属灵事物的婚姻中生出;认知能力也会通过理性生出。这意味着一来到这个世界,一个人就会立刻在自己里面拥有完全形成的推理和认知官能,因为这一切都符合流注的秩序。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推断出来,即:所有动物,无一例外,生来都有一种完全形成的认知能力,知道自己需要并适合吃什么,如何获得安全,住在哪里,如何繁育后代,因为它们与生俱来的本性符合秩序。为何人生来没有这种能力呢?原因无它:秩序在他里面已经遭到破坏,唯独人生来没有任何知识。
致使人生来没有任何知识的,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遗传之恶。由于这种邪恶,就真理和良善而言,他的一切官能都被转到相反方向上,因此不能通过来自主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直接流注而被转变成对应的形式。这就是人的理性不得不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或过程来形成的原因,也就是说,它不得不借助经由感官所吸收,因而通过一种外在途径进入的知识和认知,因此以一种颠倒的秩序而形成。主就这样以一种奇迹般的方式使人变得理性。这一点被描述为“和婢女同房”,这句话表示内在人与外在人的结合;这一点也被描述为“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声音”,这句话表示这种事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实现。
主因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并有来自母亲的一种遗传,所以在奇迹般地通过知识形成理性这方面和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对祂来说,目的就是使祂可以通过试探的争战和胜利将一切都恢复秩序。因此,祂的理性也和其他人的一样孕育和出生;但不同之处在于:神性或耶和华,因而对整个人类的爱之生命(祂在其一切试探中都是为了人类及其救赎而争战),从至内在就住在属于祂的每一个事物里面。

属天的奥秘 #2088

2088.“看哪,我

2088.“看哪,我必赐福给他,使他繁殖,使他大大增多”表示他们将被充满和赋予信之良善和来自这良善的真理,没有限量,这从“赐福”、“繁殖”和“增多”的含义清楚可知。“赐福”表示被赋予一切良善,如第一卷所示(981,1096,1420,1422节)。“繁殖”表示他们要被赋予的信之良善;“增多”表示将要来自这良善的真理,也如第一卷所示(43, 55, 913, 983节)。
在此准确描述谁是属天人,谁是属灵人太过冗长;并且前面早已描述他们了(可参看81, 597, 607, 765, 2069, 2078节,和其它许多地方)。一般来说,属天人是指那些拥有对主之爱的人,属灵人是指那些拥有对邻之仁的人。至于拥有对主之爱和拥有对邻之仁之间有何区别,可参看2023节。属天人是指那些对良善的情感源于良善的人,而属灵人是指那些对良善的情感源于真理的人;或说属天人是指那些为了良善而喜爱良善的人,属灵人是指那些为了真理而喜爱良善的人。一开始,所有人都是属天的,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或说他们爱主。因此,他们获得感知能力;这种能力能使他们从对良善的情感,而不是从真理来感知良善。
但后来,当对主之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时,属灵人便取而代之;那些处于对邻之爱,也就是仁爱的人就被称为属灵人。但对邻之爱,或仁爱,通过真理被植入;他们以这种方式获得良心,并照良心出于对真理的情感,而不是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事。对属灵人来说,仁爱看似对良善的情感,其实是对真理的情感。仁爱因看似对良善的情感,故仍被称为良善。但这良善是他们的信之良善。主在约翰福音中所指的就是这些人: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可进出,也可找着草场。我是好牧人,我认识那属我的,那属我的也认识我。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voice),这样,将只有一个羊群,一个牧人。(约翰福音10:9, 14, 16)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