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5.在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因更内在地接受主的神性,故在智慧和荣耀上远远胜过在其属灵国度的天使;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因而离主更近,与祂的结合也更紧密。这些天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并继续立刻将神性真理融入自己的生活,而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先将它们储存在记忆和思维中。因此,他们拥有写在他们心上的神性真理,并能感知它们,可以说在自己里面看到它们;也从不推理它们是否真实。他们正如耶利米书所描述的那样: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头脑里,写在他们心上。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耶利米书31:33-34)
在以赛亚书(54:13),他们被视为领受耶和华教训的人。“领受耶和华教训的”是那些被主教训的人,主自己在约翰福音(6:45-46)教导过这一点。
注:属天天使在智慧上远远胜过属灵天使(2718, 9995节)。属天天使和属灵天使之间区别的性质(2088, 2669, 2708, 2715, 3235, 3240, 4788, 7068, 8521, 9277, 10295节)。属天天使之所以不推理信之真理,是因为他们在自己里面领受它们;而属灵天使则推理它们是否真实(202, 337, 597, 607, 784, 1121, 1384, 1898, 1919, 3246, 4448, 7680, 7877, 8780, 9277, 10786节)。
2094.前一章和本章,直到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里面的理性的孕育和出生;下文还论述它如何变成神性(参看2188-2196, 2551, 2557, 2625, 2636节)。有些人可能以为知道这些事对信仰没多大帮助,只要知道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变成了神性,并且就人身或人性本质和神性本质而言,主是神就可以了。但情况是这样:那些简单相信这些事的人的确不需要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因为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仅仅是为了让他们相信事情就是如此。
但如今有许多人不相信任何事,除非他们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即:很少有人信主,尽管他们口头上承认祂,因为信之教义就是如此教导的。然而,他们仍告诉自己并彼此说,他们若能从中看到真实的可能性,就会相信。他们之所以不相信,却又这样说,是因为主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并且表面上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这些人决不会相信,除非他们首先在某种程度上明白事情怎会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解释这些事。那些简单相信圣言的人不需要知道这一切细节,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刚才所描述的那些人只有通过知道这些细节才能达到的目标。
此外,这些就是包含在内义里面的细节,内义是主在天堂的圣言,天堂里的人以这种方式感知圣言。当一个人接触真理,也就是内义时,他能在思维上与天堂里的人合而为一,即便他的观念相对来说非常笼统和模糊。在天堂,拥有纯正信仰本身的属天天使从良善的角度看待这些事,并认为“是的”;但属灵天使从真理的角度看待它们,也通过包含在内义中的那类细节而得以确认和完善;然而,这种确认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内在推理实现的,而这些推理无法以可感知的方式进入人的思维模式。
4788.“米甸人把约瑟卖到埃及”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某种真理之人请教记忆知识。这从米甸人和约瑟的代表,以及“埃及”和“卖”的含义清楚可知:米甸人是指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3242, 4756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 2588, 4749节);“卖”是指疏远(4752, 4758节);约瑟是指神性真理。当说后者被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疏远或卖给“埃及”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时,意思是他们请教这些记忆知识。因为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很容易允许自己被感官幻觉或谬误,因而被由此而来的记忆知识引走。
前面(37:28)经上说,约瑟被米甸人从坑里拉上来,却被卖给以实玛利人。由此看来,他似乎只可能在埃及被以实玛利人卖掉。但他之所以被米甸人,而非以实玛利人卖掉,是因为以实玛利人代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人(4747节),而米甸人代表那些处于该良善的真理之人。约瑟或神性真理不可能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卖掉,只能被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卖掉;因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出于良善知道何为神性真理,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却不知道。
教会成员分为两类,即: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被称为属天的,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被称为属灵的。这两类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被一种为了良善而行善,不求回报的情感所驱动。对他们来说,被允许行善本身就是回报,因为行善赋予他们喜乐的感觉。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则被一种行善的情感驱动却不是为行善本身的缘故;确切地说,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被如此吩咐的。这些人大多数情况下会思想回报;他们的喜乐由此,以及由夸耀而来。
由此明显可知,那些出于良善行善的人出于内在情感行善;而那些出于真理行善的人则出于某种外在情感行善。这二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变得显而易见,即:前者是内在人,后者是外在人。因此,那些系内在人的人不可能去“卖”,也就是疏远“约瑟”所代表的神性真理,因为他们出于良善觉知真理。感官幻觉或谬误,因而记忆知识不会将他们引走。但那些系外在人的人却能卖或疏远它,因为他们不是出于良善觉知真理,仅从教义和老师那里知道它。他们若请教记忆知识,就很容易允许自己被幻觉或谬误引走,因为他们没有内在指示。正因如此,约瑟被米甸人,而非以实玛利人卖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