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6

26.我们说过,属天

26.我们说过,属天天使拥有胜过其他人的智慧和荣耀,因为他们已经并继续立刻将神性真理融入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他们一听闻神性真理,便意愿并践行它们,而不是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然后考虑它们是否真实。他们凭来自主的流注立刻就知道所听闻的真理是否真实,因为主直接流入人的意愿,但间接经由他的意愿流入他的思维。或也可说,主直接流入良善,但间接经由良善流入真理。凡属于意愿和由此而来的行为的,都被称为良善;而凡属于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都被称为真理。此外,一切真理一旦进入意愿,就会变成良善,并被植入爱;但只要停留在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中,就变不成良善,不会存活,也不会被归于人。因为人之为人,凭的是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而非其脱离意愿的理解力。

注:主流入良善,并经由良善流入真理,而不是反过来;因此,主流入意愿,并经由意愿流入理解力,而不是反过来(5482, 5649, 6027, 8685, 8701, 10153节)。人的意愿就是其生命的真正存在,是爱之良善的容器;而他的理解力则是由此而来的其生命的外在显现,是信之真理与良善的容器(3619, 5002, 9282节)。因此,意愿的生命是人的主要生命,理解力的生命由此发出(585, 590, 3619, 7342, 8885, 9282, 10076, 10109, 10110节)。凡被意愿所接受的,都会进入生命,并被归于人(3161, 9386, 9393节)。人凭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而为人(8911, 9069, 9071, 10076, 10109, 10110节)。此外,凡正确意愿和理解的人都会受到他人的爱戴和珍视;而凡正确理解却不正确意愿的人都会遭到弃绝和鄙视(8911, 10076节)。另外,死后,人仍保持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一直以来的样子;那时,属于理解力,但不属于意愿的事物就会消失,因为它们不在此人里面(9069, 9071, 9282, 9386, 10153节)。

属天的奥秘 #9222

9222.“不可咒诅

9222.“不可咒诅你百姓的首领”表也不可亵渎真理的教义。这从“首领”、“百姓”和“咒诅”的含义清楚可知:“首领”是指教会的首要真理(参看5044节);“百姓”是指那些处于教义真理的人(1259, 1260, 2928, 3295, 3581, 7207节);“咒诅”是指亵渎。从内义明显看出这些禁令彼此之间的联系何等紧密;因为“不可咒骂神”表示不可亵渎神之真理,“不可咒诅首领”表示不可亵渎真理的教义。神之真理就是圣言,教会的教义是取自圣言的真理。在此可以用几句话来说明对神之真理的亵渎是何性质。神之真理就是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那些从心里否认它的人就亵渎了它,即便他们嘴上赞美并传讲圣言。亵渎就隐藏在这否认里面,当他们独自思考时,尤其在来世,亵渎就会爆发出来。因为在来世,外在的约束被除去后,说话的是人的心。
  那些亵渎,也就是否认圣言的人根本不能接受任何信之真理或良善。因为圣言教导主、天堂和地狱、死后生命、信和仁,以及许多其它事物的存在;对此,没有圣言,也就是启示,没有人会知道(8944节)。因此,那些否认圣言的人不可能接受圣言的任何教导;因为当他们读到或听到圣言时,一种消极心态就会出现,要么消灭真理,要么把它变成虚假。
  因此,教会之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信圣言;这是处于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之人的主要特征。但对那些沉浸于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之人来说,不信圣言是主要特征;因为他们一思想圣言,就立刻弃绝,还亵渎它。有人若真的看见在那些沉浸于这些爱的邪恶之人中间,反对圣言的亵渎何等之大,是何性质,必感到惊恐万分。此人在世上时,并未意识到这些亵渎的存在,因为它们隐藏在那有意识的活跃思维的观念后面,而与其他人交谈,进入话语的,正是这活跃的思维。然而在来世,他们被揭露,并且看上去很可怕。
  亵渎有两种;有些亵渎出自理解力,同时未出自意愿;有些亵渎则通过理解力出自意愿。看上去十分可怕的,是这后一种亵渎,而不是前一种。通过理解力出自意愿的亵渎源于生活的邪恶,而只出自理解力,未同时出自意愿的亵渎则源于教义的虚假,或外在感官的幻觉,它们欺骗了一个扎根于无知状态的人。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对神之真理,也就是圣言,以及取自它的教义的亵渎是何性质,这种亵渎由“咒骂神,咒诅百姓的首领”来表示。
  

属天的奥秘 #9069

9069.“牛的主人

9069.“牛的主人可算无罪”表这邪恶不可归咎于内在人,因为它来自意愿,而非来自理解力。这从“牛的主人”和“无罪”的含义清楚可知。“牛的主人”是指内在人或属灵人,因为“牛”表示属世人或外在人中对邪恶的情感(9065节);因此,“牛的主人”是指内在人,因为此处他是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主人”,而内在人有能力给属世人中对邪恶的情感作主人,而且当属世人服从它时,内在人也是主人了,如它在重生之人中间那样。“无罪”是指无可指责。可以说原因在于,邪恶来自意愿,而非来自理解力;因为来自意愿,而非同时来自理解力的邪恶并不谴责一个人。这个人没有看见它,因此不会考虑它是不是邪恶,因而意识不到它。这种邪恶是来自遗传的邪恶,存在于此人被教导它是邪恶之前,以及他被教导之后,但只存在于外在生命,或肉体生命中,而非同时存在于内在人生命,也就是理解力的生命中。因为看见并明白一件事是邪恶,却仍去行它,会使一个人犯罪,如主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
法利赛人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约翰福音9:40, 41)
没有人因遗传的邪恶受惩罚,只因自己的邪恶受惩罚(参看966, 1667, 2307, 2308, 8806节)。这就是在牛主知道牛习惯用角抵伤人之前,牛用角抵触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所表示的邪恶的性质。下一节论述的是一个人所意识到的邪恶,这种邪恶由习惯用角抵伤人的牛来表示,而牛的主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却没有栓好它;随之而来的惩罚就是用石头打死那牛,主人也要死,除非他赔偿。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