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6.我们说过,属天天使拥有胜过其他人的智慧和荣耀,因为他们已经并继续立刻将神性真理融入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他们一听闻神性真理,便意愿并践行它们,而不是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然后考虑它们是否真实。他们凭来自主的流注立刻就知道所听闻的真理是否真实,因为主直接流入人的意愿,但间接经由他的意愿流入他的思维。或也可说,主直接流入良善,但间接经由良善流入真理。凡属于意愿和由此而来的行为的,都被称为良善;而凡属于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都被称为真理。此外,一切真理一旦进入意愿,就会变成良善,并被植入爱;但只要停留在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中,就变不成良善,不会存活,也不会被归于人。因为人之为人,凭的是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而非其脱离意愿的理解力。
注:主流入良善,并经由良善流入真理,而不是反过来;因此,主流入意愿,并经由意愿流入理解力,而不是反过来(5482, 5649, 6027, 8685, 8701, 10153节)。人的意愿就是其生命的真正存在,是爱之良善的容器;而他的理解力则是由此而来的其生命的外在显现,是信之真理与良善的容器(3619, 5002, 9282节)。因此,意愿的生命是人的主要生命,理解力的生命由此发出(585, 590, 3619, 7342, 8885, 9282, 10076, 10109, 10110节)。凡被意愿所接受的,都会进入生命,并被归于人(3161, 9386, 9393节)。人凭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而为人(8911, 9069, 9071, 10076, 10109, 10110节)。此外,凡正确意愿和理解的人都会受到他人的爱戴和珍视;而凡正确理解却不正确意愿的人都会遭到弃绝和鄙视(8911, 10076节)。另外,死后,人仍保持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一直以来的样子;那时,属于理解力,但不属于意愿的事物就会消失,因为它们不在此人里面(9069, 9071, 9282, 9386, 10153节)。
64.如此众多不同的事物之所以在人里面行如一体,是因为他里面没有任何事物不对总体利益有所贡献,发挥某种功用。总体为它的各个部分发挥功用,各个部分为总体发挥功用,因为总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构成总体。因此,它们相互供养,关注彼此,并以这样的形式被联结起来:每一个事物和一切事物都有助于总体及其利益。所以,它们行如一体。
天堂也有类似的密切联系。那里的天使以类似形式照功用被联结起来;因此,那些不为公共利益发挥功用的人就作为异类被逐出天堂。发挥功用就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向他人意愿良善;但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是为了自己向他人意愿良善,就不是发挥功用。后者就是那些爱自己高于一切的人,而前者是那些爱主高于一切的人。正因如此,那些在天堂里的人都行如一体;然而,他们如此行是出于主,而非出于他们自己,因为他们视主为万有的独一源头,视祂的国为总体,要考虑这总体的利益。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所有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
“求祂的义”表示追求主的良善。那些在世时爱国家利益胜过自己的利益,爱邻舍的利益如自己的利益之人就是来世那些热爱并寻求主国度的人;因为在那里,主的国度取代了他们的国家。而且,那些喜欢向他人行善,但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为了良善的人都热爱邻舍,因为在天堂,良善就是邻舍。所有这类人都在大人,也就是天堂里。
注:在圣言中,公义论及良善,公平论及真理,因而行公义与公平就是行良善与真理(2235, 9857节)。就至高意义而言,主就是邻舍;因此,爱主就是爱来自祂的事物,也就是爱良善与真理,因为主自己就在来自祂的一切事物里面(2425, 3419, 6706, 6711 6819, 6823, 8123节)。所以,来自主的一切良善就是邻舍,意愿并行出良善就是爱邻舍(5028, 10336节)。
9857.“你要做一个决断的胸牌”表与从神性良善闪耀出来的神性真理有关的。这从“胸牌”的含义清楚可知,“胸牌”是指在最后和最低事物里面从主的神性良善闪耀出来的神性真理(参看9823节)。它之所以被称为“一个决断的胸牌”,是因为它给出答复,通过这些答复揭示神性真理。此外,在圣言中,“决断(或审判、判断)”表示神性真理,因而表示符合教义的教义教导和生活。这就是为何这胸牌被称为“一个决断的胸牌”,在本章下文还被称为“决断牌”,即:“亚伦要带着以色列人的决断牌,在耶和华面前常放在心上”(28:30)。当约书亚被选中作百姓的领袖时,经上说:“他要站在祭司以利亚撒面前,以利亚撒要凭乌陵的判断,在耶和华面前为他求问”(民数记27:21)。
“决断(judgement,经上或译为审判、判断、公平、公理、典章)”表示神性真理和源于它的聪明,因此表示符合教义的教义教导和生活,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以下经文:
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祂指望的是公平,看哪,却有溃烂;指望的是公义,看哪,却有哀叫声。(以赛亚书5:7)
“指望公平”表示源于神性真理的聪明和遵照诫命的生活。以赛亚书:
祂凭信实坐在宝座上,在大卫帐幕中施行审判,寻求公平。(以赛亚书16:5)
这论及主的降临;“祂要坐的宝座”表示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表示属灵国度(参看2129, 5313, 6397, 8625, 9039节);“施行审判”表示教导神性真理,“寻求公平”表示人们对它的接受。
同一先知书:
到那日,耶和华必作祂余剩之民的华美冠冕,也作在位审判者的公平之灵。(以赛亚书28:5, 6)
“华美冠冕”当论及耶和华,也就是主时,是指神性聪明(参看9828节);“公平之灵”表示源于神性真理的智慧(9818节);“在位审判者”表示告知或教导神性真理的人。又:
耶和华以公平公义充满锡安。(以赛亚书33:5)
“锡安”表示属天教会;“以公平充满”表示源于神性真理的聪明,“以公义充满”表示来自神性良善的智慧。
又:
谁曾指挥耶和华的灵呢?祂与谁商议,叫祂变得聪明,将公平的路告知祂,又将知识教授祂,将聪明的道指示祂呢?(以赛亚书40:13, 14)
“耶和华的灵”表示神性真理(9818节);“将公平的路告知祂”表示使祂有知识、聪明和智慧,这是显而易见的。耶利米书:
空中的鹳鸟知道她的定期,耶和华的百姓却不知道耶和华的典章。你们怎么说:我们有智慧,耶和华的律法在我们这里?(耶利米书8:7, 8)
“不知道耶和华的典章”表示不知道神性真理,智慧的源头;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你们怎么说:我们有智慧?”
同一先知书:
祸哉!那以不公义盖房,以不公平建内室的。(耶利米书22:13)
“以不公平建内室”表示吸收不真实的观念。何西阿书:
我必以公义、公平聘你永远归我,也以真理聘你归我。(何西阿书2:19-20)
“以公义聘”表示通过神性真理,因而通过信和信之生活而结合。阿摩司书:
惟愿公平如水流动,公义如洪流滔滔!(阿摩司书5:24)
同一先知书:
你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茵陈。(阿摩司书6:12)
此处“公平”也表示源于神性真理的聪明,以及基于此的生活。
西番雅书:
耶和华每早晨显明祂的公平。(西番雅书3:5)
“显明公平”表示揭示神性真理。摩西五经:
耶和华的一切道路都是公平。(申命记32:4)
诗篇:
耶和华啊,你的真理上及诸天;你的公义好像神的大山;你的判断如同大深渊。(诗篇36:5, 6)
又:
耶和华要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诗篇37:6)
又:
求你照你的怜悯听我的声音。耶和华啊,求你照你的典章将我救活。(诗篇119:149)
在这些经文中,“公平”和“典章或判断”表示神性真理。
路加福音:
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你们疏忽了神的公平和爱。这些原是你们当行的。(路加福音11:42)
“疏忽了神的公平”表示回避或忽略神性真理;“疏忽了神的爱”表示回避或忽略神性良善和这二者所激发的生活。由于所表示的也是这种生活,所以经上说“这些原是你们当行的”。以赛亚书:
惟有万军之耶和华因公平而崇高;神因公义显为圣。(以赛亚书5:16)
同一先知书:
祂必在大卫的宝座上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以赛亚书9:7)
又:
求你赐谋略、行公平,使你的影子在日中如黑夜。(以赛亚书16:3)
“行公平”表示照神之真理行动。
耶利米书:
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枝条;祂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耶利米书23:5; 33:15)
以西结书:
人若是公义,且行公平和公义,行在我的律例中,谨守我的典章,实行真理,这人是公义的,必定存活。(以西结书18:5, 9)
西番雅书:
地上所有遵行耶和华典章的谦卑人哪,你们都当寻求耶和华。(西番雅书2:3)
“遵行神的典章”表示实行神性真理,也就是照神性真理行事。以赛亚书:
我已使我的灵临到祂;祂必将公理传给列族。祂必不扑灭,也不折断,直到祂在地上设立公理。(以赛亚书42:1, 4)
这论及主;“将公理传给列族”和“在地上设立公理”表示教导神性真理并在教会中确立它。
同一先知书:
律法必从我而出,我必兴起我的公理为万民之光。(以赛亚书51:4)
“公理”表示神性真理,“为万民之光”表示带来启示。约翰福音:
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约翰福音9:39)
“为审判到这世上来”表示来揭示神性真理,神性真理使那些从主拥有智慧的人看见,使那些从自己拥有智慧,并由此而被视为有学问的人瞎眼。
耶利米书:
你必凭真理、公平、公义,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利米书4:2)
同一先知书:
无人为康健施行判断;你没有得以痊愈的良药。(耶利米书30:13)
诗篇:
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支撑;怜悯和真理要在你脸前坚立。(诗篇89:14)
“公义”表示属于怜悯的良善;“公平”表示属于信的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怜悯和真理”。 以西结书:
耶路撒冷改变我的典章,成为邪恶,过于列族;改变我的律例,过于各地。所以我必在列族的眼前施行审判,我必分散你所剩下的。(以西结书5:6-8, 10, 15)
“改变典章”表示改变诸如存在于市民国家中的那种真理,当经上也提及“律例”时,“典章”就表示这些真理(参看8972节)。“施行审判”表示作出要么指向死亡,即诅咒,要么指向生命,即拯救的判决。拯救或诅咒也由提到“审判之日”或“审判之时”的地方中“审判”来表示(如马太福音11:22, 24; 12:36, 41, 42;路加福音 10:14; 11:31, 32;约翰福音5:28-29; 启示录14:7; 18:10)。拯救或诅咒还由提到作出审判或论断的地方中的“审判或论断”来表示(如马太福音5:21, 22; 7:1, 2; 23:14, 33;约翰福音5:24, 26, 27; 7:24; 8:15, 16; 12:31, 47, 48;路加福音 6:37; 12:13, 14, 56, 57; 19:21, 22, 27; 20:47; 22:30; 马可福音12:40; 以赛亚书41:1; 3:14; 耶利米书25:31; 48:21; Joel 3:12; 诗篇7:8, 9; 9:4, 7, 8; 利未记19:15; 申命记1:16, 17; 25:1; 启示录17:1; 18:10; 20:12, 13)。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