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63

263.我还见过天堂

263.我还见过天堂有一种纯由数字构成,并照秩序和系列排列的文字,就像由字母和词语组合而成的文字。我被告知,这种文字出自至内层天堂,当思维从高层天堂流下来时,其天堂的文字(如260-261节所述)就在低层天堂的天使面前以数字来阐明;并且这种数字文字同样含有奥秘,其中有些奥秘既无法以思维来理解,也无法以话语来表达。事实上,一切数字都相对应,并照着它们的对应而具有意义,和词语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数字表现总的实体,词语则表现具体的实体。由于一个总体包含无数细节,所以数字文字比字母文字包含更多奥秘。

我由此看出,在圣言中,数字和词语一样,都表示事物。至于简单的数字,如2, 3, 4, 5, 6, 7, 8, 9, 10, 12,表示什么,以及复合的数字,如20, 30, 50, 70, 100, 144, 1000, 10,000, 12,000,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那里论述了它们。在天堂的这种文字中,总有一个数字作为前缀被摆在首位,后续数字取决于这个数字,如同取决于它们的主题;因为这个数字可以说是所论述问题的一个索引,而后续数字由此更具体地界定这个问题。

注:在圣言中,一切数字都表示事物(482, 487, 647—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6470, 6175, 9488, 9659, 10217, 10253节)。从天堂说明(4495, 5265节)。复合数字和简单数字的含义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是由简单数字相乘而得的(5291, 5335, 5708, 7973节)。上古之人通过数字传达天上的奥秘,这些数字形成对教会状态的一种计算(575节)。

属天的奥秘 #25

25.先知书在论述人

25.先知书在论述人的重生时,经常说“铺展大地,铺张诸天”。如以赛亚书:
耶和华你的救赎主如此说,祂从子宫中形成了你;我是制造万物、独自铺张诸天、凭自己铺展大地的耶和华。(以赛亚书44:24)
又,在公开论及主降临的地方: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熄的残麻,祂不扑灭;祂必将判断推向真理。(以赛亚书42:3)
也就是说,祂不打破幻想,也不熄灭欲望,而是把它们转向真理和良善。所以经上接着说:
耶和华神创造诸天,把它们展开;将地和地所出的都铺开;赐气息给地上的民,又赐灵给行在其上的。(以赛亚书42:5)
还有其它经文,就不再引用了。

属天的奥秘 #2075

2075.“撒拉,一

2075.“撒拉,一个九十岁的女人,还能生育吗”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这从“撒拉”的代表和含义,以及数字“九十”或“九”的含义清楚可知,“撒拉”代表并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也就是神性真理。令人不能不感到惊讶的是,亚伯拉罕的年龄“一百岁”竟然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的理性要与神性本质合一;而撒拉的年龄“九十岁”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但由于主的圣言只包含天上的神性之物,所以即便那里的数字也含有某种天上的神性事物。第一卷已经证明,圣言中的所有数字和所有名字一样,都表示真实事物(参看482, 487, 488, 493, 575, 647, 648, 755, 813, 893, 1988节)。
数字“九”表示结合,数字“九十”更表示结合,因为“九十”是九和十的乘积,而“十”表示余剩,结合通过余剩实现,如前所示(1988e节),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或象征清楚看出来,耶和华吩咐:
七月十日是赎罪日,这日要守为圣安息日;七月九日晚上,从这一晚到次日晚上,要庆祝安息日(利未记23:27, 32)。
就内义而言,这些细节表示通过余剩结合,也就是说,“九”表示结合,“十”表示余剩。一个神性奥秘就隐藏在这些数字里面,这一点从要守为圣的一年中的月份和日子很清楚地看出来,例如:每七天是一个安息日;每七月是一个圣安息日,如刚才所述;每七年同样如此;还有每七七年是一个禧年的开始(利未记23:3, 27-32; 25:4, 8-9)。这适用于圣言中的其它一切数字,如数字“三”,它和“七”意思差不多;“十二”,它表示信的一切事物;“十”,它和“十分之一”意思一样,都表示余剩(参看576节),等等。在此处从利未记引用的经文中,除非数字“十”和“九”含有奥秘在里面,否则经上决不会规定,七月十日是圣安息日,他们要在七月九日庆祝它。主的圣言在内义上就是这样,尽管这类事物在历史意义上并不明显。
这同样适用于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耶路撒冷在西底家第九年被尼布甲尼撒围困,十一年的四月九日,这城被攻破;对此,我们在列王纪下读到:
西底家掌权的第九年十月,就是这月的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耶路撒冷,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的饥荒非常严重,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列王纪下25:1, 3-4)
当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时的“第九年”、“十月”、“十一年”、“四月初九”在内义上表示通过信与仁的事物的结合不复存在;“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表示信荡然无存,仁也荡然无存。这就是这些话的内义,这内义根本没有显现在字面上。这类事物,或这类象征从圣言的历史部分比从预言部分更难看出来,因为历史如此迷惑头脑,以致它几乎不相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隐藏在里面。然而,一切事件都具有代表性,用来描述它们的这些话本身处处都具有灵义或象征性。这些事虽令人难以置信,却是真的(参看1769-1772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