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69.天使的智慧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能通过某些总体事物来说明。天使能以一句话表达人以上千句话所表达的。再者,天使的一句话包含无数不能以人类语言的话语来表达的事物。事实上,天使言语的每个细节里都有智慧的宝藏,它们都处在连续的关联中,是人类知识完全不能企及的。另外,天使无法以其语言的话语来表达的,就以语气来充满,这语气就体现了他们对事物有序排列的情感;因为如前所述(236,241节),语气表达情感,正如话语表达源于情感的思维观念。这就是为何人们在天堂所听见的,被称为“不可说”。所以,天使还能用几句话完整表述整卷书里所写的细节,并赋予每句话某种能将心智提升向内在智慧的意义;因为他们的言语就其本质而言,与他们的情感一致,每句话则与他们的观念一致;他们的话语照着同时存在于思维的事物系列以无限方式发生变化。
内层天使从语气和几句话就能觉察说话者的整个生命;因为从随着话语里的观念而变化的语气,他们就能觉察他的主导爱,而他生命的每个细节可以说都被铭刻在这主导爱上。这一切清楚表明天使智慧的性质。拿天使智慧与人类智慧相比较,犹如拿无数与一相比较,或拿全身无数动力与由它们产生、在人类感官看来就像一个事物的某个动作相比较,或拿精密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一个物体的无数细节与肉眼所看到的一个模糊事物相比较。
举例说明这个主题。一位天使凭自己的智慧正在描述重生的过程,并依次提出有关它的奥秘,总计达数百之多。他以包含更深奥秘的观念充满每一个奥秘,并且自始至终都是这样做的;因为他解释了属灵人如何重新孕育,可以说被带入子宫,出生,长大,并逐渐得以完善。他说,奥秘的数量甚至可达数千,他所谈论的这些奥秘仅仅涉及外在人的重生;关于内在人的重生还有更多不计其数的奥秘。我从天使那里所听来的这些和其它类似的事清楚向我表明他们的智慧何等之大,相比之下人的无知何等之大。人几乎不知道何为重生,并且在重生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每一步都浑然无知。
注:在人里面普遍掌控或居于主导地位的爱就在他生命的每个细节中,因而在他的思维和情感的每一个细节中(4459, 5949, 6159, 6571, 7648, 8067, 8853-8858节)。人的性质取决于他的主导爱(917, 1040, 8858节),举例说明(8854, 8857节)。凡普遍掌控之物都构成人之灵的生命(7648节)。这就是他的本质意愿,本质的爱和生命的目的,因为凡人所意愿的,就是他所爱的;凡人所爱的,就是他以之为目的的(1317, 1568, 1571, 1909, 3796, 5949, 6936节)。因此,人的意愿,或他的主导爱,或生命的目的,就决定了他是哪种人(1568, 1571,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8856, 10076, 10109—10110, 10284节)。
10237.“用来洗濯”表从邪恶与虚假中洁净。这从“洗濯”的含义清楚可知,“洗濯”是指从邪恶与虚假中洁净(参看3147, 5954节)。由于接下来的几节经文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通过信之真理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所以必须简要说明洁净是怎么回事。“洗濯”表示洁净,“水”表示信之真理,盛水的“盆”表示属世层;因为一切属灵的洁净都是在属世层里面实现的。人拥有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外在被称为属世层,也被称为属世人;而内在被称为属灵层,也被称为属灵人。它们被如此称呼是因为,人的内在在灵人和天使所在的灵界,而他的外在在世人所在的世界。内在人和外在人这二者都经历洁净;内在人在天堂经历洁净,外在人在此人活在世上时在世界,因而在存在于世界上的属世层里面经历洁净。
那时洁净之所以在属世层里面进行,是因为属世层里面的信之真理是可以清晰感知到的;因为在那里,它们存在于记忆知识或记忆的事物中,这些东西当被带到脑海中时,就能被清晰感知到。然而,在内在人中所思想的事物却不是这种情况。人在世上时,这些不是清晰可见的,因为内在人中的观念是属灵的。这解释了为何洁净在属世层里面得以实现。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那些正在经历洁净的人不仅必须知道何为邪恶和虚假,还必须承认它们,然后憎恶并逃避它们。当这一切完成时,此人才开始从它们当中洁净。邪恶和虚假只能通过信之真理在属世层里面被如此认识,从而被承认,因为这些真理教导哪些事物是邪恶和虚假的,从而将它们显明出来。人若以为在看见并承认存在于自己里面的邪恶和虚假之前,他就从它们当中洁净了,就大错特错了(参看8388, 8390ff节)。
之所以说人正是在属世层里面通过信之真理认识到自己的邪恶和虚假,也就是说,是在外在人里面,而不是在内在人里面认识到它们,是因为内在人中的思维观念是属灵的,属灵观念无法在属世层里面被理解。这是因为它们是理解力中的观念,与诸如存在于物质界中的那类物体有关。然而,这些完全属于内在人的属灵观念流入属于外在人的属世观念,产生并塑造这些属世观念,这一切是通过对应实现的。关于属于内在人的属灵观念,蒙主的神性怜悯,等到描述天堂,灵人和天使时再予以详述,因为他们用属灵观念进行思考,也用属灵观念互相交谈。
10237a.“要将盆放在会幕和祭坛之间”表以便真理和良善能结合在一起。这从“会幕和祭坛之间”的含义清楚可知,“会幕和祭坛之间”是指真理与良善的结合(参看10001, 10025节)。盆之所以放在会幕和祭坛之间,并且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那里洗手洗脚,是为了能代表内心的洁净和重生,重生本质上是真理和良善的结合。因为真理和良善的结合构成与人同在的天堂本身。这也是为何在圣言中,天堂被比作一个婚姻。这种结合通过信之真理实现,因为这些真理教导人当如何生活;因此,当他们照信之真理生活时,真理和良善的结合就实现了,因为这时真理通过他们所过的生活变成了良善。真理的生活就是良善。人通过“水和灵”重生也是这个意思,“水”是指信之真理,“灵”是指信之真理的生活。重生就是真理和良善的结合(参看2063, 3155, 3158, 3607, 4353, 5365, 5376, 8516, 8517, 8772, 10067节)。
1568.“那地容不下他们住在一起”表示属于内在属天事物的事物无法与以前的事物,也就是此处“罗得”所表示的事物在一起。这从以下考虑清楚可知:如前所述,“亚伯兰”代表主,在此代表祂的内在人;而“罗得”代表祂的外在人,在此代表将要与外在人分离的事物,内在事物无法与这些事物住在一起。外在人有许多事物是能与内在人住在一起的,如对良善的情感,以及由此而来的快乐和愉悦,因为这些快乐和愉悦是内在人的良善及其喜乐和幸福的结果;当这些是结果时,它们就完全对应起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属于内在人,并不属于外在人。众所周知,结果不是结果的产物,而是有效原因的产物。以仁爱为例:从脸上散发出来的仁爱不是由脸产生的,而是由里面的仁爱产生的,是仁爱如此控制或形成脸,并产生这种效果的。或以纯真为例,小孩子的纯真表现在他们的表情、举止和彼此的玩耍上;但这纯真本质上并不属于他们的表情或举止,而是属于通过他们的灵魂从主流入的纯真;因此,纯真的表现是结果;其它一切情形也是如此。
由此明显可知,外在人有许多事物是能与内在人同住和一致的。但它也有许多事物是不能与内在人同住或一致的;源于爱自己和爱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这种情况,因为由这些爱产生的一切事物都视自我和世界为目的。而属于爱主和爱邻的属天事物无法与这些事物一致,因为属天事物视主为目的,也视祂的国度,以及属于祂及其国度的一切为目的。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目的向外或向下看,而爱主和爱邻的目的向内或向上看。由此明显可知,它们如此不一致,以至于无法在一起。
要知道是什么产生了外在人与内在人的对应和一致,又是什么造成了不一致,只需反思占主导的目的,或也可说,占主导的爱;因为爱就是目的;凡被爱之物都被视为目的。这种反思将表明一个人的生命或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死后又是什么样,因为它来自目的,或也可说,来自他的主导爱;他的主导爱塑造了他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不是别的。与永生,也就是属灵和属天的生命(这就是永生)不一致的东西若在肉身生活期间没有被移除,在来世必须被移除。如果它们无法被移除,那么这人注定永远不幸福。
现在提及这些事,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外在人有与内在人一致的事物,也有不一致的事物;并且一致的事物无法与不一致的事物在一起;此外,外在人中一致的事物来自内在人,也就是通过内在人来自主;如洋溢着仁爱的脸,或仁爱的脸,又如小孩子的表情和举止中的纯真,如前所述。而不一致的事物则属于人和他的自我。由此可知这句话,即“那地容不下他们住在一起”表示什么。从内义上说,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既然主是主题,那么祂的一切样式和形像也是主题,即祂的国度、教会,以及祂的国度和教会里的每个人;正因如此,此处阐述了人里面的事物。在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邪恶,也就是魔鬼和地狱,从而在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方面也变得属天,成为神性、耶和华之前,属于祂的这些事物就被视为与祂那时的状态有关。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