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69

269.天使的智慧无

269.天使的智慧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能通过某些总体事物来说明。天使能以一句话表达人以上千句话所表达的。再者,天使的一句话包含无数不能以人类语言的话语来表达的事物。事实上,天使言语的每个细节里都有智慧的宝藏,它们都处在连续的关联中,是人类知识完全不能企及的。另外,天使无法以其语言的话语来表达的,就以语气来充满,这语气就体现了他们对事物有序排列的情感;因为如前所述(236241节),语气表达情感,正如话语表达源于情感的思维观念。这就是为何人们在天堂所听见的,被称为“不可说”。所以,天使还能用几句话完整表述整卷书里所写的细节,并赋予每句话某种能将心智提升向内在智慧的意义;因为他们的言语就其本质而言,与他们的情感一致,每句话则与他们的观念一致;他们的话语照着同时存在于思维的事物系列以无限方式发生变化。

内层天使从语气和几句话就能觉察说话者的整个生命;因为从随着话语里的观念而变化的语气,他们就能觉察他的主导爱,而他生命的每个细节可以说都被铭刻在这主导爱上。这一切清楚表明天使智慧的性质。拿天使智慧与人类智慧相比较,犹如拿无数与一相比较,或拿全身无数动力与由它们产生、在人类感官看来就像一个事物的某个动作相比较,或拿精密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一个物体的无数细节与肉眼所看到的一个模糊事物相比较。

举例说明这个主题。一位天使凭自己的智慧正在描述重生的过程,并依次提出有关它的奥秘,总计达数百之多。他以包含更深奥秘的观念充满每一个奥秘,并且自始至终都是这样做的;因为他解释了属灵人如何重新孕育,可以说被带入子宫,出生,长大,并逐渐得以完善。他说,奥秘的数量甚至可达数千,他所谈论的这些奥秘仅仅涉及外在人的重生;关于内在人的重生还有更多不计其数的奥秘。我从天使那里所听来的这些和其它类似的事清楚向我表明他们的智慧何等之大,相比之下人的无知何等之大。人几乎不知道何为重生,并且在重生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每一步都浑然无知。

注:在人里面普遍掌控或居于主导地位的爱就在他生命的每个细节中,因而在他的思维和情感的每一个细节中(4459, 5949, 6159, 6571, 7648, 8067, 8853-8858节)。人的性质取决于他的主导爱(917, 1040, 8858节),举例说明(8854, 8857节)。凡普遍掌控之物都构成人之灵的生命(7648节)。这就是他的本质意愿,本质的爱和生命的目的,因为凡人所意愿的,就是他所爱的;凡人所爱的,就是他以之为目的的(1317, 1568, 1571, 1909, 3796, 5949, 6936节)。因此,人的意愿,或他的主导爱,或生命的目的,就决定了他是哪种人(1568, 1571,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8856, 10076, 10109—10110, 10284节)。

属天的奥秘 #6988

6988.“谁使人口

6988.“谁使人口哑”表没有话。这从“口哑”的含义清楚可知,“口哑”是指没有话,因为它是“口”的反义词,而“口”表示话语,如刚才所述(6987节)。“话”在此并非表示有声的话语或言语,因为这种话是属世的;相反,“话”表示对主的称谢(confession)和对祂的信仰表白;因为这种话是属灵的。由此明显可知“口哑”(经上或译为哑巴)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即表示那些由于无知而无法称谢主,因而无法表白对祂的信仰之人。教会之外的外邦民族,以及教会之内的简单人就处于这种状态。“口哑”(经上或译为哑巴)表示这些人,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在旷野必有水喷出,在沙漠平原必有溪河涌流。(以赛亚书35:5-6)
  “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表示他们将称谢主的事实和属于对祂的信仰之物;“在旷野必有水喷出,在沙漠平原必有溪河涌流”表示他们将拥有关于真理与良善的认知或知识;“旷野”是指由于他们无知而缺乏信仰的认知或知识的一种状态。
  被主治愈的哑巴也表示通过祂的降世而从虚假和由此而来的邪恶中被解救出来的各外邦民族;如马太福音中的哑巴:
  看哪,有人将鬼所附的一个哑巴带到祂跟前来。鬼被赶出去,哑巴就说出话来。(马太福音9:32-33)
  同一福音中的另一个哑巴:
  有人将一个被鬼附着、又瞎又哑的人带到耶稣那里,耶稣就医治他,甚至那又瞎又哑的人既能说话,也能看见。(马太福音12:22)
  在马可福音(9:17-30)中也被鬼附的哑巴具有同样的含义。要知道,主所行的神迹都表示教会和通过祂降世而得救的人类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祂降临时,那些接受仁之信的人就从地狱中被解救出来。这些事就包含在主的神迹中。一般来说,旧约所记载的一切神迹都表示主的教会和国度的状态。神迹以这种方式而不同于魔鬼所行的奇迹,或巫术,无论后者,如埃及的法术,表面看上去与神迹如何一样。
  

属天的奥秘 #1909

1909.“亚伯兰与

1909.“亚伯兰与夏甲同房”表示内在人与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生命结合。这从“夏甲”的含义清楚可知:“夏甲”是指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生命,如前所述(16:1;1896节);该生命是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生命,这一点从前面(1895节)所解释的“埃及婢女”的含义可以看出来。外在人拥有许多情感,它们都各自致力于自己的功用;但当一个人以变得真正理性为目的时,外在人所拥有的最好情感就是对认知和知识,或说宗教知识和世俗学问的情感,因为这时,它以良善和真理为自己的目的。内在人的生命本身流入属世人的一切情感,但它的性质在那里照着目的而发生改变。当它流入以世界为目的的情感时,这目的就被那生命复活并变成世俗生命。当它流入以自我为目的的情感时,这目的就被那生命复活并变成肉体生命。当这生命流入其它所有情感时,这些情感也是如此。正因如此,恶欲和虚假观念,或说欲望和幻想的确拥有生命,只是这生命违背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
当生命流入时,它只指向目的,因为对每个人来说,他的目的就是他的爱,唯独爱活着,或说爱是唯一拥有生命的东西。其它一切都只是这个目的的分支或衍生物,并且都从这目的汲取自己的生命。只要找出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谁都能看出自己具有哪种生命。他没有必要查出他的一切目的是何性质,因为这些目的不计其数,就跟他的意图一样多,也几乎跟形成思维的判断和结论一样多。这些只是源于主要目的,或倾向它的次要目的,或说中间目的。他只需检查一下他最爱的目的,也就是说他爱之胜过其它一切目的,并且与之相比,其它一切目的都如同虚无的那个目的。如果他以自己和世界为目的,就叫他知道,他的生命是地狱的;如果他以其邻舍的利益、公众利益、主的国,尤其以主自己为目的,就叫他知道他的生命是天堂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