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70

270.现在有必要描

270.现在有必要描述一下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以及它如何远远超越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天使的智慧。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无法理解,甚至连最外层天堂的天使也领悟不了。这是因为第三层天堂天使的内层被打开至第三层,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仅被打开至第一层。一切智慧都朝内层增长,并随着这些层级被打开而得以完善(208, 267节)。

由于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内层已被打开至第三层,所以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他们身上;因为相比第二层级和第一层级的内层,第三层级的内层更处于天堂的形式。天堂的形式是由神性真理产生的,因而与神性智慧相一致。这就是为何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这些天使身上,仿佛是本能,或仿佛天生就在他们里面。因此,这些天使一听到纯正的神性真理,立刻就承认并理解它们,然后可以说在自己里面实际看到它们。由于这就是该天堂天使的特性,所以他们从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也不知道什么叫相信或有信。他们说:“什么是信?我发觉并看到事情就是如此。”他们通过对比来说明;例如,这就像是有人看见一座房子,以及房子里面和周围的各种事物,便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些事物的存在,它们就像它们看上去的样子;或看见一个园子,以及园子里的树木和果实,就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是一个园子,那些是树木和果实;而事实上,他的同伴正亲眼清楚分明地观看它们。因此,这些天使从不提“信”,对它也没有任何概念。他们不推理神性真理,更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

相比之下,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的天使没有被如此铭刻在他们内层的神性真理,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生命的第一层被打开;所以他们推理真理,那些如此推理的人除了他们正在推理的问题真相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或说他们不会超越这个主题,只是通过某些考虑确认它,并且一经确认,就声称它是信的事,必须相信。

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智慧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智慧之间的区别,就像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区别;他们将前者比作一个充满一切有用之物的宫殿,四周有园林环绕,园林周围则有各种美物。这些天使因处于智慧的真理,故能进入宫殿,看见那里的一切事物,在园林的任何地方漫步,享受凡他们所看见的。而那些推理真理的人,尤其那些争论真理的人则不然。这些人无法凭真理之光看见真理,而是要么从其他人,要么从圣言的字义接受真理,而他们对圣言的字义又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他们声称,真理必须被相信,或人必须有信,却不想让任何人去深入探究。天使说,这些人无法抵达智慧宫殿的第一道门槛,更不用说进入宫殿,漫步于园林了,因为他们在第一步就卡住了。而那些处于真理本身的人就不同了;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这些人无止境地继续前行,因为无论他们往哪里去,他们所看见的真理都会引导他们,甚至把他们引到广阔的田野;事实上,每一个真理都有无限的延伸,并与多种其它真理联结。

他们还说,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主要在于,他们在每一个物体中都能看到神性和天堂事物,在许多物体的系列中看到神奇的事物;因为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如,当他们看到宫殿和园林时,他们的视线不会停留在他们眼前的事物上,而是看到它们所源于,也就是所对应的内层事物;并且这会照着物体的表象以持续的多样性进行下去;他们就这样同时看到处于自己的秩序和关联中的无数事物;这一切以快乐充满他们的心智,以致他们似乎浑然忘我。可见于天堂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来自主而在天使里面的神性事物(参看170-176节)。

注:属天天使知道无数事物,远远比属灵天使更有智慧(2718节)。属天天使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出于信思考和谈论,因为他们从主拥有对构成信的一切事物的一种感知(202, 597, 607, 784, 1121, 1384, 1442, 1898, 1919, 7680, 7877, 8780, 9277, 10336节)。对于信之真理,他们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而属灵天使则推理事情是不是真的(2715, 3246, 4448, 9166, 10786节),这些章节解释了主的话(马太福音5:37),即:“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属天的奥秘 #1573

1573.“当时迦南

1573.“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表示外在人中的邪恶和虚假。这从“迦南人”和“比利洗人”的含义清楚可知:“迦南人”是指外在人中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如前所述(1444节);“比利洗人”是指衍生的虚假,如下文所述(1574节)。主的外在人包含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参看1414, 1444节)。虚假就是从这恶中产生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哪里有遗传之恶,哪里就有虚假;前者生出后者。但在人吸收世俗和宗教知识或认知之前,邪恶不会生出虚假。除了这类知识或认知外,邪恶没有它可以作用或流入的其它对象。属于心智的意愿部分的邪恶以这种方式转变为理解力部分中的虚假;因此,这虚假也是遗传的,因为它是从遗传之物而生的,尽管不是基于虚假原则的虚假。不过,它存在于外在人中,并且内在人能看到它是假的。
由于在主充满世俗和宗教知识或认知之前,或亚伯兰寄居在埃及之前,祂从母亲那里遗传了邪恶,所以前一章(12:6)说“迦南人在那地”,但没有说比利洗人在那里;而在此处,祂吸收了这两种知识或认知之后,经上说“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这表明,“迦南人”表示邪恶,“比利洗人”表示虚假。这还表明,提到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不是任何历史系列的一部分,因为上下文根本没有论述他们;前一章(12:6)提到迦南人也是这样。由此明显可知,此处隐藏着某种奥秘,这奥秘只有从内义才能知晓。
任何人若听说主里面有从母亲那里遗传的邪恶,可能都会感到惊讶;但既然本节经文公开声明,并且内义正在谈论主,那么就没有人会怀疑这是真的。因为一个人若不从另一个人那里遗传邪恶,就永远不可能从他或她出生。不过,源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是一回事,源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则是另一回事。源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更为内在,并且永远保留,因为它永远无法根除。但主没有这种恶,因为祂是从耶和华父生的,因此就内在而言是神性或耶和华。而源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属于外在人,这恶的确存在于主里面,被称为“迦南人在那地”;由此而来的虚假则是“比利洗人”。主在这个意义上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并且和其他人一样软弱。
主从母亲那里遗传了邪恶,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即:祂经历了(属灵的)试探。没有邪恶的人是不会受到试探的;试探人的,是人里面的邪恶,他通过这邪恶受到试探,或说人里面的邪恶才是试探的源头和手段。主受到试探,并且祂所受的试探如此严厉,以至于没有人能经历其百万分之一。祂独自承受它们,凭自己的能力彻底战胜邪恶,或魔鬼和整个地狱,这些事也很明显。关于这些试探,我们在路加福音中读到:
耶稣在灵里被引到旷野,在那里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在那些日子,祂没有吃什么。魔鬼用尽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于是耶稣带着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路加福音4:1-2, 13-14)
马可福音:
灵驱使耶稣,让祂走到旷野。祂在旷野四十天受试探,并与野兽在一起。(马可福音1:12-13)
此处“野兽”表示地狱。此外,祂受试探甚至到死的地步,所以祂汗滴如血: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祂的汗如同大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22:44)
天使不受魔鬼试探,因为只要他在主里面,恶灵就无法靠近他,哪怕离得远远的,也会立刻被恐惧和惊骇抓住。如果主生来就是神性,没有来自母亲的邪恶粘附着祂,那么地狱更不能接近祂。
牧师常说,主也担当了人类的罪孽和邪恶。但对主来说,若不通过遗传的途径,把罪孽和邪恶吸引到自己身上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神性不会轻易受邪恶影响,因此,为了能凭自己的能力征服邪恶(没有人曾做到,或能做到这一点),从而成为公义的唯一体现,主愿意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否则,祂根本没有必要降生,因为主无需降生就能取得人性或人身本质;如当向上古教会成员和先知们显现时,祂有时会这样做。但为了披上邪恶,以便祂可以与这邪恶争战并征服它,从而在自己里面将神性本质与人性或人身本质结合在一起,祂来到这个世界。
然而,主并没有实际的邪恶,或祂自己的邪恶,正如祂在约翰福音所说的:
你们哪一个能判我有罪呢?(约翰福音8:46)
综上所述,清楚可知刚才那句话,即“牧养亚伯兰牲畜的人和牧养罗得牲畜的人就起了纷争”表示什么;原因在于,“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

属天的奥秘 #9277

9277.“你的葡萄

9277.“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表属灵良善和属天良善也是如此。这从“葡萄园”和“橄榄园”的含义清楚可知:“葡萄园”是指属灵教会(1069, 9139节),因而是指属灵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因为这良善构成属灵教会;“橄榄园”是指属天教会,因而是指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因为这良善构成属天教会。至于何为属灵教会及其良善,何为属天教会及其良善,以及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可参看前文(2046, 2227, 2669, 2708e, 2715, 2718, 2935, 2937, 2954, 3166, 3235, 3236, 3240, 3246, 3374, 3833, 3887, 3969, 4138, 4286, 4493, 4585, 4938, 5113, 5150, 5922, 6289, 6296, 6366, 6427, 6435, 6500, 6647, 6648, 7091, 7233, 7877, 7977, 7992, 8042, 8152, 8234, 8521节)。
  “橄榄园”表示属天教会,因而属天良善,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橄榄树”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摩西五经:
  你栽种修理葡萄园,却没有酒喝,没有收成,因为被虫子要把它吃了。你全境内有橄榄树,却没有油抹身,因为你的橄榄树未熟就脱落了。(申命记28:39, 4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拜别神,不遵守律例和典章所受的诅咒。“你全境内有橄榄树”是指在整个教会里面,通过圣言来自主的属天之爱的良善;“没有油抹身”表示然而,他们并未处于这良善;“的橄榄树就脱落了”表示这良善将灭亡。类似的话出现在弥迦书:
  你要踹橄榄,却不得油抹身;踹葡萄,却不得酒喝。(弥迦书6:15)
  阿摩司书:
  我以旱风、霉烂击打你们,你们许多菜园、葡萄园、无花果树、橄榄树都被剪虫所吃,你们仍不归向我。(阿摩司书4:9)
  “葡萄园”表示信之良善;“橄榄树”表示爱之良善;“橄榄树被剪虫所吃”表示因不接受这些良善而受到的惩罚。哈巴谷书: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 (哈巴谷书3:17)
  “无花果树”表示属世良善;“葡萄树”表示属灵良善;“橄榄树”表示属天良善;“田地”表示教会。撒迦利亚书:
  灯台旁边有两棵橄榄树,一棵在油盆的右边,一棵在油盆的左边。这是两个纯油之子,侍立在全地之主的旁边。(撒迦利亚书4:3, 11, 14)
  “灯台旁边的两棵橄榄树”表示要在主的右边和左边的属天和属灵良善;“灯台”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
  士师记:
  约坦向立亚比米勒为王的示剑众公民说,众树要去膏立一个王统治它们;它们对橄榄树说,请作王来统治我们。橄榄树对他们说,我岂可停止生产神和人以我得尊荣的油,飘摇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无花果树对它们说,我岂可停止结甜美的果子,飘摇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葡萄树对它们说,我岂可停止出产使神和人欢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荆棘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荆棘对众树说,你们若诚诚实实地膏我为王统治你们,就要来投靠在我的荫下,不然,愿火从荆棘里出来,烧灭黎巴嫩的香柏树。(士师记9:7-15)
  没有人能知道此处所说的这些话具体是什么意思,除非他们知道“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荆棘”表示什么。“橄榄树”表示属天教会的内在良善;“无花果树”表示该教会的外在良善(4231, 5113节);“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的良善;而“荆棘”表示虚假的良善。因此,这些话的意思是,此处“众树”所表示的百姓不想要属天良善或属灵良善“作王统治他们”,而是要虚假的良善“作王统治他们”;并且他们选择的是这种良善,而不是属天或属灵的良善。“从荆棘里出来的火”,或说从虚假的良善出来的“火”是指恶欲的危害;它要烧灭的“黎巴嫩的香柏树”是指良善之真理。
  由于“橄榄树”表示从主所获得并向主所献上的爱之良善,所以这房或殿中间的基路伯是由橄榄木造的,通向圣所的门也是(列王纪上6:23-33)。因为“基路伯”和“圣所的门”都是主的保护和天命,防止未通过属天之爱的良善而接近主。这就是为何它们是用橄榄木来造的。由此可见为何帐幕和祭坛,以及祭司和后来的君王都要用油来膏抹;又为何灯要用橄榄油;因为这“油”表示来自主的爱之良善(886, 3728, 4582, 4638节);“膏”表示他们可以由此代表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