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70.现在有必要描述一下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以及它如何远远超越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天使的智慧。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无法理解,甚至连最外层天堂的天使也领悟不了。这是因为第三层天堂天使的内层被打开至第三层,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仅被打开至第一层。一切智慧都朝内层增长,并随着这些层级被打开而得以完善(208, 267节)。
由于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内层已被打开至第三层,所以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他们身上;因为相比第二层级和第一层级的内层,第三层级的内层更处于天堂的形式。天堂的形式是由神性真理产生的,因而与神性智慧相一致。这就是为何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这些天使身上,仿佛是本能,或仿佛天生就在他们里面。因此,这些天使一听到纯正的神性真理,立刻就承认并理解它们,然后可以说在自己里面实际看到它们。由于这就是该天堂天使的特性,所以他们从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也不知道什么叫相信或有信。他们说:“什么是信?我发觉并看到事情就是如此。”他们通过对比来说明;例如,这就像是有人看见一座房子,以及房子里面和周围的各种事物,便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些事物的存在,它们就像它们看上去的样子;或看见一个园子,以及园子里的树木和果实,就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是一个园子,那些是树木和果实;而事实上,他的同伴正亲眼清楚分明地观看它们。因此,这些天使从不提“信”,对它也没有任何概念。他们不推理神性真理,更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
相比之下,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的天使没有被如此铭刻在他们内层的神性真理,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生命的第一层被打开;所以他们推理真理,那些如此推理的人除了他们正在推理的问题真相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或说他们不会超越这个主题,只是通过某些考虑确认它,并且一经确认,就声称它是信的事,必须相信。
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智慧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智慧之间的区别,就像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区别;他们将前者比作一个充满一切有用之物的宫殿,四周有园林环绕,园林周围则有各种美物。这些天使因处于智慧的真理,故能进入宫殿,看见那里的一切事物,在园林的任何地方漫步,享受凡他们所看见的。而那些推理真理的人,尤其那些争论真理的人则不然。这些人无法凭真理之光看见真理,而是要么从其他人,要么从圣言的字义接受真理,而他们对圣言的字义又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他们声称,真理必须被相信,或人必须有信,却不想让任何人去深入探究。天使说,这些人无法抵达智慧宫殿的第一道门槛,更不用说进入宫殿,漫步于园林了,因为他们在第一步就卡住了。而那些处于真理本身的人就不同了;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这些人无止境地继续前行,因为无论他们往哪里去,他们所看见的真理都会引导他们,甚至把他们引到广阔的田野;事实上,每一个真理都有无限的延伸,并与多种其它真理联结。
他们还说,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主要在于,他们在每一个物体中都能看到神性和天堂事物,在许多物体的系列中看到神奇的事物;因为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如,当他们看到宫殿和园林时,他们的视线不会停留在他们眼前的事物上,而是看到它们所源于,也就是所对应的内层事物;并且这会照着物体的表象以持续的多样性进行下去;他们就这样同时看到处于自己的秩序和关联中的无数事物;这一切以快乐充满他们的心智,以致他们似乎浑然忘我。可见于天堂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来自主而在天使里面的神性事物(参看170-176节)。
注:属天天使知道无数事物,远远比属灵天使更有智慧(2718节)。属天天使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出于信思考和谈论,因为他们从主拥有对构成信的一切事物的一种感知(202, 597, 607, 784, 1121, 1384, 1442, 1898, 1919, 7680, 7877, 8780, 9277, 10336节)。对于信之真理,他们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而属灵天使则推理事情是不是真的(2715, 3246, 4448, 9166, 10786节),这些章节解释了主的话(马太福音5:37),即:“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4599.“在以得塔那边支搭帐棚”表其内层事物。这从“支搭帐棚”、“塔那边”和“以得”的含义清楚可知:“支搭帐棚”是指在神圣之物上的发展,在此是指朝向内层事物的发展,“帐棚”表示神圣之物(参看414, 1102, 2145, 2152, 3312, 4391节);“塔那边”是指进入内层事物,如下文所述;“以得”是指状态的性质,也就是说,在神圣之物上朝向内层事物发展的性质。自古时起,这塔就具有这种含义,但由于除了约书亚记(15:21)外,在圣言中,它没有在别的地方被提及,所以这一点无法像其它名字那样从相关经文得以证实。“塔那边”之所以表示朝向内层事物,是因为更内层的事物由巍峨和高耸的物体来表示,如大山、小山、塔、屋顶等等。原因在于,从通过外在感官所感知到的尘世属世物体形成其观念的心智将内层事物看为比其它东西更高的物体(2148节)。
“塔”表示内层事物,这一点也可从圣言的其它经文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他把它围起来,清除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子当中建了一座塔。(以赛亚书5:1-2)
“葡萄园”表示属灵教会;“上等的葡萄树”表示属灵良善;“在园子当中所建的塔”表示真理的内层事物。主在马太福音中的比喻也一样:
有一个做家主的人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建了一座塔,把它租给佃户,就出外去了。(马太福音21:33;马可福音12:1)
以西结书:
亚发人和你的军队都在你四围的墙上,歌玛底人(或译勇士)在你的塔楼中,他们把自己的盾,挂在四周的城墙上,成全你的美丽。(以西结书27:1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那些拥有这些认知的人。“在其塔楼中的歌玛底人(或译勇士)”表示对内层真理的认知。
弥迦书:
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治理他们,从今直到永远;你这羊群的塔楼,锡安女子的山冈啊,都必归于你了,从前的王国,就是耶路撒冷女子的王国必将归回。(弥迦书4:7-8)
这描述了主的属天国度。“锡安山”描述了它的至内在部分,也就是对主之爱;“锡安女子的山冈”表示它的直接衍生物,也就是相爱,这爱在灵义上被称为对邻之仁;“羊群的塔楼”描述了其良善的内层真理;“耶路撒冷女子的王国”表示一个属灵-属天国度由此而存在。诗篇:
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女子应当快乐。你们要绕着锡安山走,数点她的塔楼。(诗篇48:11,12)
此处“塔楼”表示保卫构成爱与仁之物的内层真理。
路加福音: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你们哪一个想盖一座塔,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或哪一个王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会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7-28,31,33)
凡不知道圣言内义的人必以为主在此通过打比方说话,“盖一座塔”和“打仗”并没有别的意思。殊不知,在圣言中,一切比方都具有属灵含义,都是代表;“盖一座塔”表示获得为人的自我获取内层真理;“打仗”表示凭这些真理争战。因为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属于教会的人所经历的试探,他们在此被称为主的“门徒”。他们必须背的“十字架”表示这些试探;“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表示若不靠着主,他们凭自己,或自己的东西绝不会得胜。所有这些事就是这样连贯起来的;但是,若没有内层意义,仅仅将涉及塔和打仗的事理解为简单的比方,那它们就连贯不起来了。由此可见,是什么样的光从内义流出。
那些陷入爱自己、爱世界之人的内层,因而他们用来争战并巩固他们那种宗教信仰的虚假,也以反面意义上的“塔”来表达,如以赛亚书:
到那日,人的高傲必降为卑,惟独耶和华被尊崇;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有一日,要攻击一切骄矜高傲的,和一切自高的,他必降为卑;要攻击黎巴嫩所有高而昂的香柏树,和巴珊所有的橡树,又攻击所有的高山,和所有耸峙的山冈,攻击每一个高塔,和每一道坚固的城墙。(以赛亚书2:11-15)
此处以“香柏树”、“橡树”、“高山”、“山冈”、“塔”和“城墙”来描述这些爱的内层和外层:“塔”描述了内层虚假;因而又以高耸的事物来描述内层事物。然而,区别在于:那些陷入邪恶与虚假的人自以为高,在他人之上;而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则自以为小,在他人之下(马太福音20:26,27;马可福音10:44)。尽管如此,良善与真理仍被描述为高耸之物,因为在天上,它们更接近至高者,也就是主。在圣言中,“塔”论及真理,而“山”论及良善。
8780.“耶和华对摩西说”表神性通过从神来的真理的流注,是关于启示的。这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述来自神的启示时,“说”是指流注。除此之外,“说”在其它地方也表示流注(参看5743, 7291, 7381, 8221, 8262, 8660节);“耶和华”明显是指神性,就是启示所来自的源头;“摩西”也指从神来的真理,启示通过该真理而来(6771, 6827, 7014节)。这是关于启示的流注,这一点从接下来的话明显可知,即:“耶和华要在密云中临到他们那里,叫百姓在我与你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也可以永远信你了”,这些话表示启示及其性质。
此处启示在内义上不是指从西乃山上向以色列百姓所作的那种启示,也就是说,主以听得见的声音说话,百姓站在周围都听见了。相反,它是指一种不是以听得见的声音作出,而是被人从内在接受的启示。当一个处于对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情感之人正在阅读圣言时,这种启示便通过光照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而作出。那时,这种光照是由天堂之光带来的,这光从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流出。这光光照理解力的方式,与外在视觉,也就是眼睛的视觉被从世间太阳所流出的光光照的方式几乎一样。当理解力被这神性之光光照时,它就会感知到真理就是真理,从内在承认它,可以说看见它。这就是那些处于对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情感之人在阅读圣言时所受的启示。
但那些处于对源于邪恶的真理的情感之人,也就是那些纯粹为了重要职位、金钱利益、名声等等而想知道真理的人则看不见真理,只看见那些确认其教会教义事物的事物,无论这些事物是真假。那时,光照这些人的光不是来自天堂的神性之光,而是一种诸如地狱里的人也拥有的一种感官之光;天堂之光一出现,这光就会变成纯粹、完全的黑暗。因为当这些人阅读圣言时,他们完全无视不符合他们教义的真理。例如,当那些认为救恩在于唯信的人阅读圣言时,他们根本不理会圣言所说关于爱与仁的话;甚至看不见它们,因为这些话落在他们视野的阴影中,就像在十分边远或人背后的事物。犹太民族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民族把自己置于全世界其它所有民族之上,看不出主就是众先知所指的那一位,无论这话说得多么清楚。
原因在于,他们只看见确认他们自己关于弥赛亚的教义之物,即:祂要作为一个威武的英雄而来,施行比摩西更大的神迹,把他们领到迦南地;届时,他们都将大放异彩、气势凌人,垂听抓住他们衣襟加入他们的外邦人的呼求。由于这些就是构成他们教导的观念,所以他们看不见关于主的任何东西;关于主的任何事对他们来说,都如同幽暗。其它一切错误也都是这种情况。由此可见就来自圣言的真理的启示而言,情况是什么样。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