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70

270.现在有必要描

270.现在有必要描述一下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以及它如何远远超越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天使的智慧。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无法理解,甚至连最外层天堂的天使也领悟不了。这是因为第三层天堂天使的内层被打开至第三层,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仅被打开至第一层。一切智慧都朝内层增长,并随着这些层级被打开而得以完善(208, 267节)。

由于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内层已被打开至第三层,所以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他们身上;因为相比第二层级和第一层级的内层,第三层级的内层更处于天堂的形式。天堂的形式是由神性真理产生的,因而与神性智慧相一致。这就是为何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这些天使身上,仿佛是本能,或仿佛天生就在他们里面。因此,这些天使一听到纯正的神性真理,立刻就承认并理解它们,然后可以说在自己里面实际看到它们。由于这就是该天堂天使的特性,所以他们从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也不知道什么叫相信或有信。他们说:“什么是信?我发觉并看到事情就是如此。”他们通过对比来说明;例如,这就像是有人看见一座房子,以及房子里面和周围的各种事物,便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些事物的存在,它们就像它们看上去的样子;或看见一个园子,以及园子里的树木和果实,就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是一个园子,那些是树木和果实;而事实上,他的同伴正亲眼清楚分明地观看它们。因此,这些天使从不提“信”,对它也没有任何概念。他们不推理神性真理,更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

相比之下,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的天使没有被如此铭刻在他们内层的神性真理,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生命的第一层被打开;所以他们推理真理,那些如此推理的人除了他们正在推理的问题真相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或说他们不会超越这个主题,只是通过某些考虑确认它,并且一经确认,就声称它是信的事,必须相信。

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智慧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智慧之间的区别,就像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区别;他们将前者比作一个充满一切有用之物的宫殿,四周有园林环绕,园林周围则有各种美物。这些天使因处于智慧的真理,故能进入宫殿,看见那里的一切事物,在园林的任何地方漫步,享受凡他们所看见的。而那些推理真理的人,尤其那些争论真理的人则不然。这些人无法凭真理之光看见真理,而是要么从其他人,要么从圣言的字义接受真理,而他们对圣言的字义又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他们声称,真理必须被相信,或人必须有信,却不想让任何人去深入探究。天使说,这些人无法抵达智慧宫殿的第一道门槛,更不用说进入宫殿,漫步于园林了,因为他们在第一步就卡住了。而那些处于真理本身的人就不同了;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这些人无止境地继续前行,因为无论他们往哪里去,他们所看见的真理都会引导他们,甚至把他们引到广阔的田野;事实上,每一个真理都有无限的延伸,并与多种其它真理联结。

他们还说,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主要在于,他们在每一个物体中都能看到神性和天堂事物,在许多物体的系列中看到神奇的事物;因为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如,当他们看到宫殿和园林时,他们的视线不会停留在他们眼前的事物上,而是看到它们所源于,也就是所对应的内层事物;并且这会照着物体的表象以持续的多样性进行下去;他们就这样同时看到处于自己的秩序和关联中的无数事物;这一切以快乐充满他们的心智,以致他们似乎浑然忘我。可见于天堂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来自主而在天使里面的神性事物(参看170-176节)。

注:属天天使知道无数事物,远远比属灵天使更有智慧(2718节)。属天天使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出于信思考和谈论,因为他们从主拥有对构成信的一切事物的一种感知(202, 597, 607, 784, 1121, 1384, 1442, 1898, 1919, 7680, 7877, 8780, 9277, 10336节)。对于信之真理,他们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而属灵天使则推理事情是不是真的(2715, 3246, 4448, 9166, 10786节),这些章节解释了主的话(马太福音5:37),即:“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天堂与地狱 #207

207.这一层天堂与

207.这一层天堂与那一层天堂之间只有流注,没有交流;这一点从它们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来。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在上面,第二层或中间层天堂在下面,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在更下面。这同样适用于每层天堂的所有社群,例如:有些社群住在看似大山的高地(188节);至内层天堂的社群住在山顶;第二层天堂的社群住在它们下面,最外层天堂的社群住在第二层天堂的社群下面。这在处处都适用,无论在高处还是在低处。高层天堂的社群与低层天堂的社群若不藉由对应,就没有任何交流(参看100节);藉由对应的交流就是所谓的“流注”。

属天的奥秘 #643

643.至于这些话的

643.至于这些话的含义本身,即:“歌斐木”表示强烈的欲望,“房间”表示人的两个部分,这从圣言清楚可知。歌斐木是一种富含硫磺的木材,如杉木和其它这类木材。正是由于它里面的硫磺,我们才说它表示强烈的欲望,因为它很容易着火。上古之人将人里面的事物比作金、银、铜、铁、石、木:他至内在的属天之物好比金,次等的属天之物好比铜,最次或由此降下的肉体之物好比木;而他至内在的属灵之物好比银,次等的属灵之物好比铁,最次的属灵之物好比石。当圣言提到这些事物时,就内义而言,这些就是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如以赛亚书: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铜代替木头,拿铁代替石头;并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税吏。(以赛亚书60:17)
此处论述的是主的国,主的国没有这类金属,只有属灵和属天事物;所表示的是这些事物,这一点从提及“和平”与“公义”很清楚地看出来。此处“金”、“铜”、“木”彼此对应,并表示属天事物或属于意愿的事物,如前所述;而“银”、“铁”、“石”彼此对应,并表示属灵事物或属于理解力的事物。
以西结书:
他们必掳去你的财富,掠夺你的货物,你的石头、木头。(以西结书26:12)
显而易见,“财富”和“货物”不是指世俗的财富和货物,而是指属天和属灵的财富和货物;“石头”和“木头”也一样,“石头”是指理解力的事物,“木头”是指意愿的事物。哈巴谷书:
墙里的石头必呼叫,房内的梁木必应声。(哈巴谷书2:11)
“石头”表示最低级的理解力,“梁木”表示最低级的意愿,当有东西从感官知识中被提取出来时,最低级的意愿就“应声”。又:
对木头说,醒起!对哑石说,起来!那人有祸了!这个能教训人吗?看哪,这是包裹金银的,在它中间毫无气息。惟耶和华在祂的圣殿中。(哈巴谷书2:19-20)
此处“木头”也表示恶欲,“石”表示最低级的理解力,所以“哑”和“教训”论及这石头;“在它中间毫无气息”表示它代表非属天或属灵之物,就像内有石、木的圣殿;包裹金银的石、木便与那些不思想它们所代表之物的人共存。
耶利米哀歌:
我们喝水要付银子,我们的木柴也付代价而来。(耶利米哀歌5:4)
此处“水”和“银子”表示理解的事物,“木柴”表示意愿的事物。耶利米书:
他们向木头说,你是我的父;向石头说,你生了我。(耶利米书2:27)
此处“木头”表示属于意愿的欲望,由此而有孕育;“石头”表示感官知识,由此而有生出。因此,在先知书的各处,“服事木、石”都表示敬拜木、石的雕像,这表示人们服侍恶欲和幻觉,或说是它们的奴隶;先知书还提到“和木头石头行淫”(如耶利米书3:9)。何西阿书:
我的民求问他们的木头,以为木杖能指示他们,因为他们行淫的灵使他们走入歧途。(何西阿书4:12)
这表示他们求问木头雕像或恶欲。以赛亚书:
陀斐特自昨日就预备好了,其中堆的是火与许多木柴;耶和华的气如一条燃烧的硫磺河。(以赛亚书30:33)
此处“火”、“硫磺”和“木柴”表示污秽的欲望。
一般来说,“木头”表示最低级的意愿的事物;像香柏木之类的珍贵木头表示良善的事物,如圣殿中的香柏木,用来洁净大麻风的香柏木(利未记14:4, 6-7),以及在玛拉,被丢进苦水使水变甜的木头(出埃及记15:25)。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将在适当地方予以论述。非珍贵的木头和被制成雕像的木头,以及用来作柴的木头等等,均表示恶欲,如此处含有硫磺的歌斐木。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报仇之日,她的溪河要变为柏油,她的尘土要变为硫磺,她的陆地要变为燃烧的柏油。(以赛亚书34:8-9)
“柏油”表示可怕的幻觉,“硫磺”表示污秽的欲望。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