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71.第三层天堂的天使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这爱将心智的内层开启至第三层,是接受智慧的一切事物的容器。还必须知道的是,至内层天堂天使在智慧上仍不断被完善,并且完善的方式也不同于最外层天堂天使的。至内层天堂的天使并不将神性真理储存在记忆中,或将它们转化为一种知识;而是一听闻神性真理,就能理解它们,并将其运用于生活。因此,对他们来说,神性真理仿佛被铭刻于心,因为凡以这种方式运用于生活的,都到了内化的程度。但最外层天堂的天使不是这样。他们先将神性真理纳入记忆,并以知识的形式把它们储存起来;然后,再从记忆检索它们,用它们来完善他们的理解力;并意愿它们,将其运用于生活,但对它们是不是真理却缺乏内在感知。因此,事物对他们来说相对模糊。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层天堂的天使通过听,而非看在智慧上被完善。他们从讲道所听来的,并不进入他们的记忆,而是直接进入他们的感知和意愿,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过,他们眼所看见的,却着实进入他们的记忆;他们也推理并谈论它们。这表明,倾听的途径是智慧的途径。这也是由于对应,因为耳朵对应于顺从,顺从属于生活;而眼睛对应于聪明,聪明是教义的事。这些天使的状态在圣言的许多地方有所描述,如耶利米书: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耶利米书31:33-34)
马太福音: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从恶里出来的。(马太福音5:37)
“若再多说,就是从恶里出来的”,因为这不是出于主;由于第三层天堂的天使处于对主之爱,所以他们里面的真理来自主。在这层天堂,对主之爱就是意愿并行出神性真理,因为神性真理就是在天堂的主。
注:关于耳朵和倾听的对应(4652-4660节)。耳朵对应并因此表示感知和顺从(2542, 3869, 4653, 5017, 7216, 8361, 9311, 9397, 10061节)。耳朵表示对真理的接受(5471, 5475, 9926节)。眼睛及其视觉的对应(4403-4421, 4523-4534节);眼睛的视觉因此表示属于信的聪明,以及信本身(2701, 4410, 4526, 6923,9051, 10569节)。
6468.刚从世界来的灵人在接受天使的教导之前,只以为一切生命本质上存在于人自己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是流入他,因为他们尤其对天堂,因而对天堂的流注一无所知。并不良善的灵人不愿接受有关这些事的任何教导,因为他们渴望凭自己活着,希望生命本质上是他们自己的。我经常与他们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我没有生命,因为他们听见我说,我的生命并非源于我自己,并且我通过不间断的经历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不愿留心这一点,也不愿思考它。于是我被引导说,每个人都照着他的内层所取的形式而拥有生命,该形式是他通过意愿、行动、思考和说话获得的。
后来,我与善灵谈论来自主的生命流注。我说,这生命流入所有人,这一事实从天堂明显看出来,因为天堂类似于一个人,故被称为大人(关于大人,以及大人与人里面的一切事物的对应关系,我已在众多章节的末尾论述过了)。我说,如果来自主的生命没有总体上流入天堂,具体地流入那里的每个居民,那么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生命的这种流注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整个天堂都与主有关,主在那里是每个人注视的焦点。天堂里的人都朝着祂向上看,而地狱里的人都背着祂向下看;因为主向天堂里的人显为在他们之上的一轮太阳。我进一步说,从这一事实也明显可知,一切生命皆来自主,即:人的灵魂能在子宫里以如此神奇的方式形成身体,以彼此适当的联结形成身体复杂多样的部位和器官,并照着天堂的形像形成它的内层。若非一切生命皆来自主,并且天堂是诸如所描述的样子,灵魂绝无可能做到这一节。
5017.“于是他听见”表当它被发觉的时候。这从“听见”的含义清楚可知,“听见”是指顺从,也指发觉。它表示顺从,这从前面(2542, 3869节)可以看出来;它也表示发觉,这从耳朵的功能,因而从听觉的性质明显看出来。耳朵的功能是接收别人所说的话,并把这话传到感官的一般位置,好叫感官能发觉别人在思想什么。这就是为何“听见”表示发觉的原因。因此,听觉的性质就是将某人表达其思维的话传到另一个人的思维中,从思维再传到他的意愿中,从意愿传到行为中。这就是为何“听见”表示顺从的原因。这是听觉所特有的两种功能,在口语中,它们通过表示发觉的“听见某人”和表示顺从的“倾听”或“听从”某人的词来彼此区分。这两种功能之所以属于听觉,是因为人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交流他的思维,以及他的意愿;他也只能利用推理来说服并引导别人去行出并顺从他的意愿。由此可见欲望和观念是如何实现循环交流的,即:从意愿进入思维,从而进入言语;从言语通过耳朵进入别人的思维和意愿。也正因如此,与大人里面的耳朵或听觉相对应的灵人和天使不仅是觉知,还是顺从。关于他们是顺从,可参看前文(4652-4660节);他们因是顺从,故也是觉知,因为一个必包含另一个。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