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0.由于纯真在于被主而非自我引导,故天堂里的所有人都处于纯真,因为那里的所有人都喜欢被主引导,并知道自我引导就是被自我中心引导,而自我中心就是爱自己;凡爱自己的,都不愿被其他任何人引导。因此,天使越处于纯真,就越处于天堂;换句话说,越处于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因为处于这些就是处于天堂。所以,天堂根据纯真的层级被划分:住在最外层或第一层天堂的天使处于第一层或最外层的纯真;住在中间层或第二层天堂的天使处于第二层或中间层的纯真;而住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的天使处于第三层或至内层的纯真,因而是天堂的真正纯真,因为与其他所有人相比,他们更喜欢被主引导,就像小孩子喜欢被自己的父亲引导。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将直接从主,或间接通过圣言和讲道所听来的神性真理直接融入他们的意愿,并践行它,从而将其融入生活。这就是为何他们的智慧远远胜过低层天堂天使的智慧(参看270-271节)。
至内层天堂的这些天使因具有这种性质,故离主最近,而主是他们纯真的源头;他们如此远离自我中心,以至于似乎住在主里面。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很简单,在低层天堂天使眼前甚至就像婴儿或小孩子。也就是说,他们看上去非常渺小,也不怎么智慧,尽管他们是天堂最有智慧的天使。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凭自己毫无智慧,而承认这一点就是智慧。他们也知道,他们所知的与未知的相比,如同没有;他们说,知道、承认并发觉这一点是通向智慧的第一步。这些天使没有衣服,都是赤身,因为赤身对应于纯真。
注:在天堂,所有人都是纯真者(154, 2736, 3887节)。因此,在其他人看来,他们就像孩童(154节)。他们也是赤身的(165, 8375, 9960节)。赤身就是纯真(165, 8375节)。灵人习惯通过脱衣服、露出赤身来表现纯真(165, 8375, 9960节)。
1988.“亚伯兰是个九十九岁的人”表示在主将内在人与理性人完全结合之前的时间。这从“九”或“九十九”的含义清楚可知,只需想一想九比十少一,或九十九比一百少一,因为当给亚伯兰生以撒时,亚伯兰一百岁了。圣言内义的性质尤其从出现在圣言中的数字,就像从名字那样清楚看出来。凡圣言提到的数字都表示真实事物,和名字一样,因为凡没有神性,也就是没有内义在里面的事物都不存在于圣言中。至于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这尤其从数字和名字明显看出来,因为在天堂,他们不关注任何名字和数字,只关注它们所表示的事物。例如,每当数字“七”出现时,天使的脑海里立刻出现神圣的概念,而不是数字七,因为“七”基于以下事实而表示神圣,即:属天人是“第七日”或“安息日”,因而是主的“安息”(84-87, 395, 433, 716, 881节)。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数字,如数字十二。每当“十二”出现时,对属于信的一切事物的观念就会涌入天使的脑海,因为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就表示属于信的一切事物(577节)。在圣言中,数字表示真实事物,这一点在第一卷已经说明(482, 487, 488, 493, 575, 647, 648, 755, 813, 893节)。
数字“九十九”也一样。这个数字表示在主将内在人与理性人完全结合之前的时间,这从“一百岁”的含义清楚看出来,“一百岁”是给亚伯兰生以撒时亚伯兰的年龄,因为以撒代表并表示与主的内在人,也就是与神性结合的主的理性人。在圣言中,“一百”和“十”所表相同,因为一百是十与十的乘积,而“十”表示余剩,如第一卷所示(576节)。至于人里面的余剩是什么,可参看前文(468, 530, 561, 660, 1050节),以及主里面的余剩是什么(参看1906节)。这些奥秘无法进一步解释,不过,一旦明白余剩是什么(因为如今余剩不为人知),谁都能就这个主题形成一个结论,只要知道,对主来说,余剩是指祂凭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获得的神性良善,祂通过这神性良善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
由此可见“九十九”表示什么。这个数字因在一百之前,或比一百少一,故表示在主将内在人与理性人完全结合之前的时间。对主来说,最初理性由以实玛利来代表;该理性的性质在前面足以充分说明(16章;1911, 1936, 1948-1951, 1964节)。但以撒代表主的神性理性,这从下文清楚可知(2632, 2658节)。谁都能看出某个奥秘体现在以下情况中,即:亚伯兰在迦南地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到现在是二十四年,也就是说,以实玛利出生前十年和出生后十三年),而他的妻子撒莱一 直没有给他生出一个儿子;这时,他首先得到应许:等他年满九十九岁的时候就赐给他一个儿子,当这个儿子出生时,他就一百岁了。这个奥秘是,通过这些经历,他可以代表主的神性本质与其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事实上,代表祂的内在人,也就是耶和华,与其理性人的合一。
9278.“六日你要作工”表劳碌和争战的状态,就是当人处于必须与内在事物结合的外在事物或快乐之时。这从“六日”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七日之前的“六日”是指劳碌和争战的状态(参看737, 900, 8510, 8888, 8975节),在此其间的劳碌和争战由他们在六日内所要做的“工”来表示。六日内所作的“工”和第七日的“休息”表示在重生期间,一个人在第一个状态和第二个状态下所经历的事,以及他在重生之后所经历的事。关于一个人在重生期间的第一和第二个状态,可参看前文(9274节);关于他重生之后所经历的事(9213节)。这些事之所以发生,是为了叫外在事物能与内在事物结合起来;因为有一个外在人,它也被称为必属世人;还有一个内在人,它也被称为属灵人。外在人与世界相通,内在人与天堂相通。
神性秩序要求,天堂当统治与人同在的世界,而不是世界统治与他同在的天堂;因为当天堂统治一个人时,就是主在统治他;而当世界统治一个人时,就是地狱在统治他。人生来就爱世界爱自己胜过天堂和主;由于这是神性秩序的对立面,所以必须通过重生翻转过来。当爱属于天堂和主的事物胜过属于世界和自我的事物时,这种翻转就实现了。这就是一个重生之人,以及一个在天堂里的人会经历两种相互交替的状态的原因,在其中一种状态下,外在事物占上风,在另一种状态下,内在事物占上风;因为通过这种状态的交替,外在事物被如此安排以至于与内在事物一致;最终从属于它们。
当外在事物占上风时,人经历劳碌和争战;因为他沉浸在品味世界一种生命中,地狱从四面八方进入该生命,不断努力进行侵扰,甚至对与此人同在的天堂事物实施掌控;但主不断保护并解救他。这就是七天之中必须要作工的“六日”所表示的劳碌和争战的原因。然而,当内在人占上风时,因他与主同在天堂,所以这时劳碌和争战止息,他享受和平与安宁,结合也是在这种和平与安宁中进行的。这些祝福就是“第七日”所表示的。人的内层是照着天堂的形像被造的,他的外层照着世界的形像被造的;因此,人就是天堂和世界的一个缩影,按古人的称呼,就是一个小宇宙(参看6057节)。正因如此,根据神性秩序,经由天堂而来的主当统治与人同在的世界,绝不可反过来。
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当外在事物占上风时,人所经历的劳碌和争战是何性质,即:这时他对世界是热的,对天堂是冷的,或说被世界所激动,对天堂漠不关心,除非天堂在他看来如同世界。但此时他用来看见的光如此昏暗,或说他处于如此的阴影之中,以致他只会以为:外在事物流入内在事物;因此,眼睛凭自己看见,耳朵凭自己听见;所看见或听见的东西产生思维,塑造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于是,他全凭自己就能信神爱神,因而从世界来看天堂。他无法轻易地被引离这种幻觉,除非他从外在事物被提升至内在事物,从而被提升至天堂之光。这时,他才开始发觉,属于与他同在的世界的事物,因而属于肉体及其感官的事物,通过来自天堂,也就是从主经由天堂而来的流注看见并行动,根本不是凭它们自己。由此明显可知为何感官人以为他生命的一切皆来自世界和自然界;没有地狱,也没有天堂;最终以为没有神。结果,就他自己而言,他嘲笑教会的一切事物;但关系到简单人,他完全支持教会,认为除法律之外,这也是束缚他们的一个手段。
由此可知,外在事物占上风,同时内在事物不占上风是什么情况;当外在事物占上风时,人对属于天堂、属于主的事物感觉冷淡,漠不关心,只在昏暗的光中来看它们。由此也可知,到底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智慧的人,就是那些处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之人,因为他们是来自天堂的智慧的接受者;还可知到底谁是最愚蠢、最疯狂的,就是那些未处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之人,因为世界是他们知识的唯一源头。他们当中那些利用世俗知识坚决反对教会真理和良善的人比其他人更疯狂、愚蠢,无论他们多么以为自己在聪明智慧上胜过他人;他们将基于教义的真理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称为简单人。而在天使眼里,这些人的简单却是智慧;死后,他们被主提升至天使的智慧。
主在马太福音中也教导,情况就是这样:
所以我用比喻来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马太福音13:13)
约翰福音:
我要差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约翰福音14:17, 19)
“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表示世人不会以内心的信仰来承认主,因为属于世界的外在事物会模糊祂。既然如此,那么还有谁会拜祂为天地之主呢(马太福音18:18)?然而,所有在天堂里的人,因而所有处于内在事物的人都视主为他们唯一的神。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