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1.关于纯真,我与天使多有谈论,并被告知,纯真是一切良善的存在;因此,良善只有在拥有纯真在里面的情况下才是良善;其结果是,智慧只有在源于纯真的情况下才是智慧;爱、仁、信也一样。正因如此,若无纯真,没有人能进入天堂。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天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马可福音10:14-15;路加福音18:16-17)
在这段经文和在圣言的其它地方一样,“小孩子”表示纯真之人。主在马太福音(6:25-34)也描述了纯真的状态,不过,是以纯粹的对应来描述的。良善只有在拥有纯真在里面的情况下才是良善,因为一切良善皆来自主,而纯真就是愿意被主引导。我还被告知,唯有藉着纯真,真理才能与良善结合,良善才能与真理结合。因此,天使若没有纯真在里面,就不是天堂的天使,因为天堂不在任何人里面,除非良善与真理在他里面结合。这就是为何真理与良善的结合被称为天堂的婚姻,天堂的婚姻就是天堂。我又被告知,真正的婚姻之爱来源于纯真,因为它来源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丈夫与妻子的两个心智就是在这结合中;当该结合下降时,它表现为婚姻之爱,因为配偶双方就像他们的心智那样彼此恩爱。这就是婚姻之爱中孩子般的纯真嬉戏的源头。
注:一切爱之良善与信之真理若要成为良善与真理,必须拥有纯真在里面(2526, 2780, 3111, 3994, 6013, 7840, 9262, 10134节)。纯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本质要素(2780, 7840节)。若没有某种纯真,没有人被允许进入天堂(4797节)。真正的婚姻之爱就是纯真(2736节)。婚姻之爱在于意愿他人的意愿,因而是彼此和相互的(2731节)。享有婚姻之爱的人都一起住在生命的至内层(2732节)。两个心智的结合具有这样的效果,他们出于爱合为一体(10168—10169节)。婚姻之爱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那里获得自己的起源和本质(2728—2729节)。关于天使灵,凭借对良善与真理结合的概念,他们对是否存在朝向婚姻的真正倾向拥有一种感知(10756节)。婚姻之爱完全就像良善与真理的结合(1904, 2173, 2508, 2729, 3103, 3132, 3155, 3179—3180, 4358, 5807, 5835, 9206—9207, 9495, 9637节)。故在圣言中,“婚姻”表示诸如在天堂里,以及将要在教会中的那种良善与真理的婚姻(3132, 4434—4835节)。
2861.“这些话以后”表示与教会里的人有关的事已经完成。这从“话”的含义清楚可知,“话”是指真实事物。在原文,真实事物被称为“话”;因此,“这些话以后”表示这些事完成以后。从前面22:13到本节论述的主题一直是属灵人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拯救,特别是教会里那些拥有良善之人的拯救。他们才是那些能成为真正属灵的人,因为他们拥有圣言,从而拥有信之真理。一个人正是通过与生活之良善结合的教义之真理而变得属灵。这是一切属灵品质的源头。但教会之外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没有圣言,因而没有信之真理,所以只要活在世上,尽管处于仁之良善,却仍不是真正属灵的,直到他们被教导信之真理。由于绝大多数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世上不能被教导,所以按照主的旨意和怜悯,那些彼此过着仁爱和顺服生活的人在来世接受教导;那时,他们很容易接受信之真理,并变得属灵。这就是外邦人在来世的状态和命运(参看2589-2604节)。
由于前面论述了教会里那些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拯救的人,所以接下来直到本章结尾论述教会之外那些被拯救的人。这些人由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与他的妻子密迦及妾流玛所生的儿子来表示。这也是遵循思维的顺序。凡不了解圣言内义的人都会以为,因考虑到成为以撒妻子的利百加,还考虑到彼土利,他的两个孙女利亚和拉结成为雅各的妻子,这些话仅仅涉及他拉的家谱。而事实上,如前面频繁阐述和说明的,圣言中的所有名字都表示真实事物(1224, 1264, 1876, 1888节)。除非它们表示真实事物,否则圣言就不是神性,而是世俗的。由此也清楚可知,接下来的这些话在思路上涉及主的属灵教会,不过是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当中的教会。该教会可追溯到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那里,以表示那些凭良善而处于兄弟情谊的人,如下文所示(2863节)。
5807.“他父亲疼爱他”表这真理拥有与来自属世层的属灵良善的联结。这从“疼爱”的含义,以及以色列和便雅悯的代表清楚可知:“疼爱”是指联结,如下文所述;以色列,即此处那“疼爱他”的,是指来自属世层的属灵良善(参看4286, 4598节);便雅悯,即“父亲疼爱”的,是指新真理,如前所述(5804, 5806节)。该真理与那良善的联结就是“他父亲疼爱他”所表示的。那良善不可能与这真理联结,因为这真理就来源于那良善。这真理与良善之间的联结就像父亲与儿子之间的联结,还像心智的意愿与其理解力之间的联结;因为一切良善都在意愿中有一席之地,一切真理都在理解力中有一席之地。当意愿意愿良善时,该良善就被植入理解力,在那里照着良善的品质取得形式;这形式就是真理。由于新真理以这种方式生出,故显而易见,它必须与那良善联结。
关于爱是联结,要知道,爱是属灵的联结,因为它是两个人心智的联结,也就是两个人思维和意愿的联结。由此明显可知,就本身而言,爱纯粹是属灵的,它的属世对应物就是相伴和那种亲密无间的快乐。爱本质上是由状态的变化和构成人类心智的形式或实质的差别所产生的和谐。这种和谐若来源于天堂的形式,就是天堂之爱。由此可见,爱不可能来源于任何其它东西,唯来源于从主所领受的真正的神性之爱。这意味着爱就是流入形式,并如此排列它们,以致它们的状态变化和它们的差别可存在于天堂的和谐中的神性。
但与此对立的爱,即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不是联结,而是分离。诚然,它们看似联结;但这是因为只要一个人在谋取利益、获得重要地位,或报复和迫害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方面与另一个人合作,他们就会视对方与自己为一体。但是,一旦一方不再偏向另一方,向他示好,他们就会分离。天堂之爱则不然。这爱完全反对、讨厌为了自我而向别人行善;相反,它行善是为了居于别人里面,且别人从主那里所领受的良善,因而是为了主自己,就是那良善的源头。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