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1.关于纯真,我与天使多有谈论,并被告知,纯真是一切良善的存在;因此,良善只有在拥有纯真在里面的情况下才是良善;其结果是,智慧只有在源于纯真的情况下才是智慧;爱、仁、信也一样。正因如此,若无纯真,没有人能进入天堂。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天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马可福音10:14-15;路加福音18:16-17)
在这段经文和在圣言的其它地方一样,“小孩子”表示纯真之人。主在马太福音(6:25-34)也描述了纯真的状态,不过,是以纯粹的对应来描述的。良善只有在拥有纯真在里面的情况下才是良善,因为一切良善皆来自主,而纯真就是愿意被主引导。我还被告知,唯有藉着纯真,真理才能与良善结合,良善才能与真理结合。因此,天使若没有纯真在里面,就不是天堂的天使,因为天堂不在任何人里面,除非良善与真理在他里面结合。这就是为何真理与良善的结合被称为天堂的婚姻,天堂的婚姻就是天堂。我又被告知,真正的婚姻之爱来源于纯真,因为它来源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丈夫与妻子的两个心智就是在这结合中;当该结合下降时,它表现为婚姻之爱,因为配偶双方就像他们的心智那样彼此恩爱。这就是婚姻之爱中孩子般的纯真嬉戏的源头。
注:一切爱之良善与信之真理若要成为良善与真理,必须拥有纯真在里面(2526, 2780, 3111, 3994, 6013, 7840, 9262, 10134节)。纯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本质要素(2780, 7840节)。若没有某种纯真,没有人被允许进入天堂(4797节)。真正的婚姻之爱就是纯真(2736节)。婚姻之爱在于意愿他人的意愿,因而是彼此和相互的(2731节)。享有婚姻之爱的人都一起住在生命的至内层(2732节)。两个心智的结合具有这样的效果,他们出于爱合为一体(10168—10169节)。婚姻之爱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那里获得自己的起源和本质(2728—2729节)。关于天使灵,凭借对良善与真理结合的概念,他们对是否存在朝向婚姻的真正倾向拥有一种感知(10756节)。婚姻之爱完全就像良善与真理的结合(1904, 2173, 2508, 2729, 3103, 3132, 3155, 3179—3180, 4358, 5807, 5835, 9206—9207, 9495, 9637节)。故在圣言中,“婚姻”表示诸如在天堂里,以及将要在教会中的那种良善与真理的婚姻(3132, 4434—4835节)。
5663.“是你们的神和你们父亲的神”表主的神性人身。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在圣言中,凡提到“神”或“耶和华”的地方,所指的是主,而非其他任何人(参看1343, 1736, 2921, 3035节);当经上说“你们的神和你们父亲的神”,也就是以色列,雅各和他儿子们的神时,它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尤表祂的神性属世层(3305, 4286, 4570节);因为“以色列”代表主的内层属世层,“雅各”代表主的外层属世层,“他的儿子们”代表存在于这属世层中的真理。
在圣言中,“神”和“耶和华”是指主;这一真理犹太教会不知道,当今的基督教会也不知道。基督教会之所以表示不知道,是因为它将神性分成了三个独立位格。但大洪水后的古教会,尤其大洪水前的上古教会,并不将“耶和华”和“神”理解为其他任何人,只理解为主,尤其理解为祂的神性人身。他们也知道住在主里面、主称之为祂的父的神性本身;然而,他们无法思想住在主里面的神性本身,只能思想祂的神性人身,因而无法与任何其他神性联结。因为这种联结通过思维,即理解力的活动,和情感,即意愿的活动,因而通过信和爱实现。当人思想神性本身时,他的思维可以说会迷失于无边无际的空间,从而消散。因此,联结不会产生。但是,当人思想作为神性人身的神性本身时,情况就不同了。古人还知道,他们若不与神性联结,就无法得救。
因此,古代的教会敬拜神性人身;耶和华也以神性人身向他们显现。神性人身就是天堂里的神性本身;因为天堂构成一个人,被称为大人,如此前各章末尾所示。在天堂,这神性本质上就是神性本身;但祂作为一个神性人存在于天堂中。这“人”就是主所取,使之在自己里面变成神性并与神性本身合而为一,正如祂自永恒就使之与祂合而为一的;因为祂自永恒就是一。祂之所以如此行,是因为舍此途人类无法得救。事实上,通过天堂,因而通过那里的神性人身本身,神性本身已不足以流入人类的心智;所以神性本身愿意通过祂在世上实际所取的人身,将神性人身与祂自己合而为一。这神性人身和神性本身就是主。
5835.“我父亲的灵魂与这童子的灵魂相连”表当有更紧密的联结时。这从“灵魂”的含义清楚可知,“灵魂”是指生命,因而“这一个的灵魂与另一个的灵魂相连”表示这一个的生命与另一个的生命紧密相连。因此,所表示的是有更紧密的联结,也就是说属灵良善,即“以色列”与源于这良善的真理,即“便雅悯”的更紧密的联结。至于良善及其真理联结如此紧密,如同这一个的灵魂与另一个的灵魂紧密相连,情况是这样:人的心智,即真实的人自己和人的生命所在之处,有两种官能,一种是给信之真理配的,另一种是给仁之良善配的。给信之真理配的官能被称为理解力,给仁之良善配的官能被称为意愿。为叫人能成为人,这两种官能必须构成一体。
但如今,这两种官能完全分开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人能理解某事是真的,却不能意愿它。因为人能在他的理解力中看到,十诫是真理,取自圣言的教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真理;事实上,他还能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去确认它们,甚至去传讲它们。然而,其意愿却与这些真理相悖,他的行为因此也是这样。由此明显可知,人里面的这两种官能是分开的。然而,它们是不可分开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知:当他进入来世时,如果它们分开,那么理解真理会把他提升到天堂,而意愿邪恶则会把他拽下地狱,从而使他悬在这二者之间。即便如此,构成他实际生命的意愿会把他拽下来,从而不可避免地把他带入地狱。因此,为防止这种事发生,这两种官能必须联结在一起。这种联结通过重生由主实现,即通过信之真理植入仁之良善实现。因为如此人就通过信之真理被赋予一个新的理解力,通过仁之良善被赋予一个新的意愿;这赋予他构成一个完整心智的两种官能。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