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7.由于这些是平安的起源,所以主被称为“和平的君”,并声称平安出自祂,在祂里面;天使被称为“平安的天使”,天堂也被称为“平安的居所”。如以下经文: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勇士、永恒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以赛亚书9:6-7)
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界所赐的。(约翰福音14:27)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约翰福音16:33)
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数记6:26)
和平的使者在痛苦哭泣,大路荒凉。(以赛亚书33:7-8)
公义的果效必是平安;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以赛亚书32:17-18)
圣言中的“平安”所指的,就是神性和天堂的平安;这一点从提及它的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如以赛亚书52:7; 54:10; 59:8;耶利米书16:5; 25:37; 29:11;哈该书2:9;撒迦利亚书8:12;诗篇37:37等)。由于“平安”表示主和天使,以及天堂的喜乐和良善的快乐,故“愿你平安”是古代打招呼的形式,至今仍在使用。主在吩咐祂所差遣的门徒时也确认了这一点,祂说:
无论进哪一家,先要说愿这一家平安;那里若有当得平安的人,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路加福音10:5-6)
主自己向使徒显现时,说:
愿你们平安。(约翰福音20:19, 21, 26)
当经上说“耶和华闻到怡神的香气”(如出埃及记29:18, 25, 41;利未记1:9, 13, 17; 2:2, 9; 6:8, 14; 23:12, 13, 18;民数记15:3, 7, 13; 28:6, 8, 13; 29:2, 6, 8, 13, 36)时,也是指平安的状态。“怡神的香气”在属天意义上表示对平安的感知。由于平安表示主里面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的合一,以及主与天堂并教会,以及天堂里的所有人和教会中接受祂的所有人的结合,所以安息日作为这些事的一个提醒而被设立,其名就表示安息或平安,它是教会最神圣的代表。由于同样的原因,主自称“安息日的主”(马太福音12:8;马可福音2:27, 28;路加福音6:5)。
注:在圣言中,“气味”表示照着所描述实体的爱与信的品质而对某种怡人或不怡人之物的感知(3577, 4626, 4628, 4748, 5621, 10292节)。“香气”在论及耶和华时,表示对平安的感知(925, 10054节)。这就是为何乳香,各种香气,以及油和油膏的香味会成为代表(925, 4748, 5621, 10177节)。“安息日”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里面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的合一;在内义上表示主的神性人身与天堂并教会的结合;一般来说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因而表示天堂的婚姻(8495, 10356, 10730节)。因此,“安息日的安息”表示这种合一的状态,因为那时主有了安息,平安和救赎由此临到天堂和大地;在相对意义上它表示主与人的结合,因为那时人有了平安和救赎(8494, 8510, 10360, 10367, 10370, 10374, 10668, 10730节)。
3579.“愿神赐你天上的甘露”表示从神性真理,“地上的肥土”表示从神性良善。这从“天上的甘露”和“肥土”的含义清楚可知:“天上的甘露”是指真理,如下文所述;“肥土”是指良善(353节);这两者在至高意义上都是神性,因为它们在至高意义上都论及主。至于真理的增多和良善的结实,情况是这样:当理性层流入属世层时,它把自己的良善以一种总体的形式呈现在属世层中;通过该良善在那里产生真理,方式几乎和生命在人体里面构筑纤维,并按照它们所发挥的功能而把它们组织成不同的形式差不多。这良善通过这些被组织成天堂秩序的真理产生进一步的良善,并通过该良善产生进一步的真理,也就是衍生物。对“真理从良善形成,良善进一步通过真理形成,真理通过良善再次被形成”拥有这样的属世观念是可能的;但除了来世的人外,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一个属灵观念,因为在来世,观念是从拥有聪明在里面的天堂之光形成的。
至于“甘露”表示真理,这也可从圣言中别的地方清楚看出来,如撒迦利亚书:
平安的种子,葡萄树必结果子,地必生出出产,天也必降甘露。(撒迦利亚书8:12)
这论及一个新教会。“葡萄树必结果子”表示教会的属灵元素,也就是信之真理,将产出良善;而“地必生出出产”表示教会的属天元素,也就是仁之良善,将产出真理;这些良善和真理就是“天所必降的甘露”。哈该书:
因为我的家荒废,所以你们上面的天就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产。(哈该书1:9-10)
被阻止的“天的甘露”和“地的土产”具有类似含义。
诗篇:
从黎明的子宫,你就有了你那出生的甘露。(诗篇110:3)
这论及主。“出生的甘露”表示爱的属天元素。摩西五经:
愿他的地蒙耶和华赐福,得天上的宝物、甘露,以及伏于下面的深处。(申命记33:13)
这论及约瑟。“天上的宝物”是指属灵事物(3166节),也就是“甘露”;“伏于下面的深处”是指属世事物。又:
以色列安然独居在雅各泉边,在五谷新酒之地,他的天也滴下甘露。(申命记33:28)
此处“天滴下的甘露”表示属灵事物,属灵事物与真理有关。
从真正意义上说,“甘露”是指出于一种纯真和平安状态的良善之真理,或说在一种纯真和平安的状态下从良善中生长出来的真理,因为当露水降下时的“早晨”或“黎明”表示这些纯真和平安的状态(参看2333, 2405, 2540, 2780节)。这也是为何天上的吗哪伴随着早晨降下的露水,如从摩西五经所清楚看到的:
早晨,营的四围有一层露水;那一层露水蒸发之后,看哪,旷野的表面出现了小圆物,细小像地上的白霜。(出埃及记16:13-14)
民数记:
夜间露水降在营上的时间,吗哪也降在它上面。(民数记11:9)
吗哪是天上的粮,故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因而表示与人同在的爱的属天元素,因为这属天元素源于主的神性(276, 680, 1798, 2165, 2177, 3464, 3478节)。在吗哪上面并与它一同降下的“露水”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真理,在相对意义上表示与人们同在的属灵真理;“早晨”是指这些良善和真理所处的平安状态(92, 93, 1726, 2780, 3170节)。
由于“甘露或露水”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或也可说,表示源于属天之物的属灵之物,所以在圣言中,属灵真理也被比作“甘露或露水”,因为表示属灵事物的事物也用来比喻这些属灵事物,如以赛亚书:
耶和华对我这样说,我要安静,在我的居所观看,如同光上的清热,又如收割炎热时的露云。(以赛亚书18:4)
何西阿书:
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犹大啊,我可向你怎样作呢?因为你们的圣洁,如同黎明的云雾,又如早晨速散的甘露。(何西阿书6:4; 13:3)
同一先知书:
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开放,扎根如黎巴嫩。(何西阿书14:5)
弥迦书:
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多民中间,如从耶和华那里降下的露水,又如甘霖降在草上。(弥迦书5:7)
诗篇: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头上,流到亚伦的衣襟上;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命定生命的赐福,直到永远。(诗篇133:2-3)
摩西五经:
我的教导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语要滴落如露,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申命记32:2)
此处“甘露”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的增多和良善通过真理的结实。由于甘露就是那每天早晨使田地和葡萄园结出果实的,所以接下来所提到的“五谷和新酒”表示良善和真理本身。
4748.“用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表内层属世真理。这从“骆驼”和“香料、乳香、没药”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总体上是指属于属世人、服务于属灵人的事物,具体是指属世人里面总的记忆知识(3048, 3071, 3114, 3143, 3145, 4156节);“香料、乳香、没药”是指与属世人里面与良善联结的内层属世真理,如下文所述。古人在举行神圣敬拜时会用到香味浓郁的芳香物质;他们从这些物质中获取乳香和香料;类似事物还与他们用来膏抹的油调和。但如今没有人知道为何使用这些香料,因为人们完全不知道古人在敬拜时所用的东西来源于天堂里的属灵和属天之物,并与它们相对应。人类已如此远离天堂的属灵和属天之物,并沉浸于属世、世俗和肉体之物,以致他住在模糊中,许多人则对任何属灵或属天之物的存在持否定态度。
在古人当中,乳香和香料之所以用在神圣仪式上,是因为“气味”对应于感知,“香味”,如各种香料所具有的芳香,对应于怡人和愉悦的感知,如对源于良善的真理,可源于仁的信之感知。事实上,彼此的对应是这样:在来世,每当主乐意时,感知本身在来世就转化为气味(可参看前面从经历所告知的内容,925, 1514, 1517-1519, 3577, 4624-4634节)。至于此处“香料、乳香、没药”具体表示什么,这可从提及它们的其它经文看出来。一般来说,它们表示属世人里面的内层真理,不过,是那些源于那里的良善的真理;因为真理凭自己无法构成属世人,但良善藉着真理能构成属世人。因此,其多样性取决于与良善联结的真理的品质,故而取决于良善的品质;因为良善从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
“基列”表示诸如属于感官、被称为愉悦的那种外层良善(4117, 4124节),而“埃及”在正面意义上表示记忆知识,也就是与该良善相对应或相一致的属世人的外在真理(1462节)。因此,从基列来,用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要带下埃及去的以实玛利人表示他们将其基于自己的记忆知识的内层真理带到“埃及”所表示的记忆知识;对此,容后再述。内层真理是基于外层真理,也就是记忆知识的结论;因为属世人的记忆知识是能针对内层真理得出结论,并由此识别它们的手段,就像有人从别人的面部表情和目光的闪烁,以及语气、举止和行为识别他的心智状态一样。
由于这类真理是人的属世层得以越发完善和纠正所借助的手段,所以医治被归因于这种香料;如耶利米书中的乳香:
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百姓为何不得痊愈呢?(耶利米书8:22)
同一先知书:
埃及的处女哪,可以上基列取乳香去;你虽多服药物,总是徒然,你必不得医治。(耶利米书46:11)
又:
巴比伦忽然倾覆毁坏,要为她哀号;为止她的疼痛,拿乳香或者可以治好。(耶利米书51:8)
与此类似的物品表示属灵事物,这明显可见于启示录:
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她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各样香木,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大理石的器皿,并肉桂,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细面,麦子,牲口,羊,马,车,并人的身体和灵魂。(启示录18:11-13)
这些物品绝不会被如此具体地列举出来,除非其中的每种物品都表示诸如在主的国度和教会中那类事物。否则,它们就是没有真正意义的词语。众所周知,“巴比伦”表示那些将对主的一切敬拜变成对自我的敬拜,因而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人。正因如此,他们的“货物”表示他们为了自我敬拜刻意而巧妙发明出来的东西,以及他们为了迎合自己而扭曲的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并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因此,这几节经文所提到的个别物品表示其发明的具体特征;“肉桂,香料,香膏,乳香”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但对他们来说,是歪曲的真理和出于邪恶的虚假。
类似事物可见于以西结书关于推罗货物的记载:
犹大和以色列地的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乳香兑换你的货物。(以西结书27:17)
此处“乳香”也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对不相信圣言内义的人来说,所有这些表述纯粹是词语,因而是里面什么也没有的器皿;而事实上,它们含有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在里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