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289

289.由于神性平安

289.由于神性平安源于主与天堂的结合,尤其源于每位天使里面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所以当天使处于爱的状态时,他们就处于平安的状态;因为那时良善与真理在他们里面结合起来。天使的状态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参看154-160节)。正在重生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一旦良善与真理在他里面结合(这种情形尤其发生在试探之后),他便进入由天堂的平安所产生的快乐状态。这种平安好比春天的早晨或黎明,那时,一旦黑夜过去,地上的万物便因太阳升起而开始重获新生;从天而降的甘露将绿叶的芳香传到四面八方,春天的温暖使草地肥沃,并将愉悦注入人的心灵。这是因为,春天的早晨或黎明对应于天堂天使的平安状态(参看155节)。

注:良善与真理在正重生之人里面的结合是在平安的状态下实现的(3696, 8517节)。天堂的平安状态就像地上的早晨或春天的状态(1726, 2780, 5662节)。

属天的奥秘 #9125

9125.“贼挖洞若

9125.“贼挖洞若被抓”表如果并不清楚良善或真理正在被夺走。这从“挖洞”和“贼”的含义清楚可知:“挖洞”是指邪恶暗中行凶,当论及贼时,是指通过邪恶所生的虚假夺走良善或真理,以至于没有被发现,如下文所述;“贼”是指夺走良善和真理的人(参看5135, 8906, 9018, 9020节),在抽象意义上是指被夺走的真理或良善。之所以说“在抽象意义上”,是因为看见圣言内义的天使从人那里抽象出来思考(5225, 5287, 5434, 8343, 8985, 9007节)。就内义而言,圣言也以属灵的真实事物为对象,而不是以世俗物体为对象,不缩向人物和地方。
  至于“挖洞”表示邪恶暗中行凶,当论及贼时,是指通过邪恶所生的虚假夺走良善或真理,以至于没有被发现,这一切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此处在挖洞犯罪的小偷和下一节所说的太阳升起后犯罪的小偷之间作了区分。“挖洞”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提到它的经文清楚看出来,如耶利米书:
  并且你的衣襟上有无辜穷灵魂的血,我不是因挖洞发现这些事,它们在各处都有。(耶利米书2:34)
  这论及各种污秽的爱和由这些爱所产生的邪恶;“我不是因挖洞发现这些事”表示不是通过暗中调查发现它们;故经上说“它们在各处都有”,也就是说,它们随处可见。以西结书:
  祂领我到院门口,我在那里观看,见墙上有个洞。祂对我说,你来挖墙。我一挖墙,见有一门。(以西结书8:7-8)
  这论及以色列家暗中所行的可憎之事;“挖墙”表示暗中进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阿摩司书:
  他们虽然挖透阴间,我的手必取出他们来;虽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们来。(阿摩司书9:2)
  “挖透阴间”表示把自己藏在那里,因而藏在邪恶所生的虚假当中;“阴间”(即地狱)是指邪恶所生的虚假,因为这虚假在那里掌权。那里的虚假被称为“黑暗”,他们把自己藏在这黑暗里,躲避天堂之光;因为他们逃避天堂之光,这光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约伯记:
  奸夫的眼等候黄昏,说,必无眼能见我,就把脸蒙蔽。盗贼在黑暗里挖穿屋子,白天为自己作标记;他们不认识光明;他们看早晨如死荫,因为他们认识死荫的惊骇。(约伯记24:15-17)
  此处“挖穿屋子”明显表示暗中掠夺他人财物;因为经上说“在黑暗里挖穿屋子”;他等候黄昏,不叫眼晴看见他;他把脸蒙蔽;不认识光明;以及他们看早晨如死荫。
  “挖穿屋子”表示暗中夺走他人财物,这种用法起源于来世的代表。在来世,当天使们在谈论暗中毁灭良善的虚假时,这种毁灭在较低的层面,就是天使所谈论的东西以可见的形像显现的地方来代表时,就表现为挖墙。另一方面,当天使们在谈论真理靠近良善,并与它结合时,这种靠近就表现为一道敞开的门,人们可从这门进入。这就是为何出于神性说话,就是照着存在于天堂中的代表,照着对应说话的主在约翰福音中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约翰福音10:1-2)
  路加福音:
  这一点,是你们知道的:家主若知道贼什么时候来,就必警醒,不容他的房屋被挖透。(路加福音12:39)
  此处“贼”是指通过虚假摧毁信之良善的人;“挖透房屋”是指暗中摧毁,因为这是在家主没有警醒的时候进行的。也正因如此,“像贼一样来”是指暗中来,因为他不是从门,而是从别处来的。如在启示录:
  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那里,你也决不能知道。(启示录3:3)
  又:
  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儆醒的,有福了。(启示录16:15)
  “来像贼一样”表示暗中、出乎意料地来。经上之所以用这种方式论及主,是因为它的意思是说,人里面的门因邪恶所生的虚假而关闭。
  

属天的奥秘 #5662

5662.“他说,你

5662.“他说,你们平安,不要害怕”表一切安好,让他们不要绝望。这从“平安”和“不要害怕”的含义清楚可知:“平安”是指一切安好,如下文所述;“不要害怕”是指让他们不要绝望。因为内义论述的主题是状态的变化,即:他们不再凭自己的能力获得真理,并通过真理获得良善;但主仍赐予他们真理。他们因以为如此他们就会丧失其自我,因而丧失自由,进而丧失生活的全部快乐,故陷入绝望;这从之前发生的事明显看出来。正因如此,“不要害怕”在此表示让他们不要绝望;因为害怕是由种种原因造成的(参看5647节),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含义。
  “平安”之所以表示一切安好,是因为平安是至内在的核心,因而是在天上每一个事物中占主导地位的东西。事实上,在天上占主导地位的平安就像地上的春天,或黎明。当春天或黎明来临时,打动人感觉的,不是那时所发生的可感知的变化,而是普遍盛行的愉悦;它流入所感知的一切事物,不仅使感知本身充满这种愉悦,还使每一个物体也充满愉悦。如今,几乎没有人知道圣言中所提到的“平安”是什么意思,如在祝福时:
  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民数记6:26)
  以及其它地方。几乎人人都以为平安就在于避开敌人的安全,以及家里和同伴之间的安宁。然而,此处所指的,并不是这种平安,乃是无限超越它的另一种平安,即刚才所描述的那种天上的平安。没有人能被赐予这种平安,除非他被主引导,住在主里面,也就是住在天堂里,主是天堂全部中的全部。因为当源于爱自己爱世界的欲望被除去时,天上的平安就会流入。这些欲望会夺走平安,因为它们侵扰人的内层,最终使他认为安息就在于不安,平安就在于烦恼,因为他的快乐在于恶欲。只要人受制于这些欲望,他绝无可能知道何为平安;事实上,在此其间,他以为这种平安一文不值,什么也不是。若有人说,当源于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被除去时,这种平安是可以感觉到的,他就会嘲笑这种观念,因为他认为平安在于邪恶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平安的对立面。
  由于这就是平安的性质,即它是一切幸福和祝福至内在的核心,因而是在每一个事物中普遍占主导地位的,所以古人常说“愿你平安”,意思是愿一切安好;或问人们是否“有平安”,意思是他们一切还好吗?关于平安,可参看前面的阐述和说明,即:在天堂,平安就像地上的春天和黎明(1726, 2780节)。平安在至高意义上就是主,在代表意义上则是主的国,以及从至内在感染良善的主之神性(3780, 4681节)。一切不安都是由于邪恶与虚假,而平安则是由于良善与真理(317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