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30

30.属于内在心智和

30.属于内在心智和外在心智的人之内层也处于类似秩序。人有一个至内在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和一个最外在部分。因为当人被造时,神性秩序的一切事物都汇集在他里面,以便他在形式上变成神性秩序,因而成为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故就其内层而言,人与天堂相联,死后便进入天堂,照着他在世时对主的神性良善与真理的接受而进入至内层天堂天使,或中间层天堂天使,或最外层天堂天使当中。

注:神性秩序的一切事物都汇集在人里面,人通过创造在形式上成为神性秩序(3628,4219,4220,4223,4523,4524,5114,5168,6013,6057,6605,6626,9706,10156,10472节)。在人里面,内在人照着天堂的形像而形成,外在人照着世界的形像而形成,这就是为何古人称人为小宇宙(3628,4523,5115,6013,6057,9279,9706,10156,10472节)。因此,就其内层而言,人通过创造而成为具有最大天堂形像的最小形式的天堂;当人被主新造或重生时,也变成这样的天堂(911,1900,1928,3624-3631,3634,3884,4041,4279,4523,4524,4625,6013,6057,9279,9632)。

属天的奥秘 #4112

4112.“雅各也窃

4112.“雅各也窃取了亚兰人拉班的心”表就良善而言,拉班所表状态的改变。这从“窃取”和“心”的含义,以及“拉班”的代表清楚可知:“窃取”是指夺走被珍视和神圣之物,因而是指改变状态,如刚才所述(4111节);“心”是指从意愿发出之物,当这意愿渴望良善时,“心”就表示良善(参看2930, 3313, 3888, 3889节);“拉班”是指中间或居间良善,现正被分离。由于它正被分离,故拉班现在被称为“亚兰人”,下一节(31:24)也一样;因为“亚兰人拉班”和前面一样,表示不含任何神性良善与真理在里面的那种良善。之所以表示这种良善,是因为亚兰或叙利亚与迦南地隔着一条幼发拉底河,因而是在迦南地之外,而迦南地在内义上表示主的国度,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参看4108节)。
“亚兰”或“叙利亚”尤表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参看1232, 1234, 3051, 3249, 3664, 3680节)。它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古才会也在那里,它的余民很长时间仍继续留在那里;这一点从巴兰明显看出来,他就来自那个地区,认识耶和华,并预言关于主的事。但偶像崇拜在那里兴起,并且亚伯兰从那里被召出来,代表性的教会建在迦南地之后,“亚兰”或“叙利亚”就成了教会之外的地区,或脱离教会之地,因而远离构成主国度事物之地的代表。不过,它仍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经上之所以说雅各“窃取了拉班的心,没告诉他就逃走了”,是因为刚才论述的是就真理而言,状态的改变,而此处论述的是就良善而言,状态的改变。在圣言中,经上论述真理时,也会论述良善,因为天上的婚姻,即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就存在于圣言的每一个细节中(683, 793, 801, 2516, 2712节)。

属天的奥秘 #10472

10472.“你知道

10472.“你知道这百姓,他们是专于作恶的”表这个民族的兴趣在于与神圣的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之物。这从“恶”和“罪”的含义清楚可知,“恶”和“罪”是指与神性的断绝、分离,以及对它的一种背离(参看4997, 5746, 5841, 9346节)。之所以说“与神圣的内在之物分离”,是因为当外在之物与内在之物分离时,它也与神圣之物分离;因为一个人里面的神圣之物居于他的内在。从天堂流入并与人同住,也就是经由 天堂来自主之物就被称为“神圣”。天堂流入一个人的内在,并经由这内在流入他的外在;因为人的内在是照着天堂的形像,因而是为了接受属于那里的属灵事物而被造的;外在是照着世界的形像,因而是为了接受属于那里的属世事物而被造的(9279, 10156节)。由此明显可知一个外在与内在分离的人是什么样,也就是说,他的兴趣只在于尘世、世俗和肉体事物。那些兴趣只在于这些事物的人不明白何为内在,因而也不明白何为关心天上的神性事物。他们以为,当他们去做那些构成教会的外在敬拜的事时,也就参与了神性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这种时候,要么他们从小就已习惯的肉体快乐主宰了他们的心智,要么他们可以在他人面前表现的世俗目的激励着他们,要么履行他们的职责所获得的利益或赢得的声望成为他们的动机。因此,他们对尘世、世俗和肉体事物感兴趣,对天上的神性事物不感兴趣。而那些兴趣在于来自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之人则不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