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30

30.属于内在心智和

30.属于内在心智和外在心智的人之内层也处于类似秩序。人有一个至内在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和一个最外在部分。因为当人被造时,神性秩序的一切事物都汇集在他里面,以便他在形式上变成神性秩序,因而成为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故就其内层而言,人与天堂相联,死后便进入天堂,照着他在世时对主的神性良善与真理的接受而进入至内层天堂天使,或中间层天堂天使,或最外层天堂天使当中。

注:神性秩序的一切事物都汇集在人里面,人通过创造在形式上成为神性秩序(3628,4219,4220,4223,4523,4524,5114,5168,6013,6057,6605,6626,9706,10156,10472节)。在人里面,内在人照着天堂的形像而形成,外在人照着世界的形像而形成,这就是为何古人称人为小宇宙(3628,4523,5115,6013,6057,9279,9706,10156,10472节)。因此,就其内层而言,人通过创造而成为具有最大天堂形像的最小形式的天堂;当人被主新造或重生时,也变成这样的天堂(911,1900,1928,3624-3631,3634,3884,4041,4279,4523,4524,4625,6013,6057,9279,9632)。

属天的奥秘 #7831

7831.“本月初十

7831.“本月初十”表内层启动的状态。这从“初十”的含义清楚可知,“初十”(即“日”)是指内层的状态。因为“日”表示状态(23, 487, 488, 493, 575, 893, 1738, 2788, 3462, 3785, 4850, 5672节),“十”表示余剩(576, 1906, 2284节),也就是被主储存在人之内层的真理和良善(1050, 1906, 2284, 5135, 5897, 7560, 7564节)。由于余剩在内层中,人通过它们得到预备,并开始接受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所以“初十日”在此表示内层启示的状态。人通过余剩重生,从而通过它们开始接受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的流注(参看5342, 5898, 6156节);人也通过它们与天堂接触(7560节),因为这些良善和真理来自主,而非来自人(7564节)。“月”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状态(3814节),因而表示释放的整个状态,逾越节整体上表示释放。由此明显可知,“本月初十日”表示内层启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即内层启动的状态,从这个月的初十日持续到该月的十四日;在这些日子里,逾越节羔羊要留着。“逾越节羔羊”表示纯真的良善,它是至内在的;因此,在此期间,这种至内在的良善,连同它所居住的内层要与诸如玷污它的那类事物隔绝,并远离它们。这种状态就是内层启动的状态,也就是预备接受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流注的状态。这就是包含在这些话中的神圣含义;因为若没有这种神圣含义深藏在它们里面,经上就不会吩咐要在本月初十日取逾越节的动物,还要留到十四日;也不会吩咐之后要在在两个傍晚之间把它宰了;要必须用火烤,断不可用水煮;不可剩下一点留到早晨;要把剩下的用火烧了;它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以及其它细节。凡深思这些要求的人都能知道,它们必涉及迄今为止谁也不知道的神圣事物;这些神圣事物是属教会和天堂,与神性有关的属灵事物,而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从神性降下来的。
  

属天的奥秘 #5168

5168.“正如约瑟

5168.“正如约瑟向他们所解的”表正如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所预言的。这从“解”的含义和“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解”是指阐明梦里面所包含的东西,或它里面的东西,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参看5093,5105,5107,5141节),因而是指预言;“约瑟”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5086,5087,5106节)。至于此处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即属于理解力部分的感官印象被保留下来,而属于意愿部分的感官印象被抛弃,可参看前文(5157节)。
  就本章的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外层属世层的顺服,它必须变得顺服,以便它能作为一个层面服务于内层属世层(5165节)。事实上,除非它变得顺服,否则内层真理与良善,因而拥有属灵和属天之物在里面的内层思维,就没有任何能使它们在那里被表现出来的地方;它们显现在外层属世层中,如同显现在自己的脸上,或一面镜子中。因此,若这种顺服不存在,人就无法拥有任何内层思维,甚至没有任何信仰,因为理解这类事物的能力,无论强弱,并不存在,因而对它们的洞察力也不存在。只有一样东西能使属世层变得顺服,并将它带入对应的状态,那就是拥有纯真在里面的良善;在圣言中,这良善被称为“仁爱”。感官印象和记忆知识只是良善能流入其中,在里面以可见形式呈现自身,并为了一切功用而使自己变得可获得的手段。但是,如果这良善不在记忆知识中,那么这些记忆知识即便由真正的信之真理构成,也不过是脱落的污垢当中的鳞屑。
  至于外层事物如何凭借记忆知识和信之真理通过良善被恢复次序,并被带入与内层事物的对应关系中,这在如今不像以前一样能被人理解。不能被人理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如今,仁爱在教会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教会的末期已经到了,因此对认识这类事物的情感并不存在。正因如此,当提及在里面或在感官事物之上的东西时,因而当阐述具有天使智慧的东西时,一种厌恶就会立刻出现。然而,由于这类事物就包含在内义中(因为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完全适合天使的智慧),并且圣言的内义现已得到解释,所以它们必须被阐明,无论它们看似离感官事物何等遥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