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04.人如此被造,以至于与主有一种联结和联系,但与天堂天使只有一种联合。人之所以与天使只有联合,没有联结,是因为就人心智的内层而言,人因着创造就像天使,具有相似的意愿和相似的理解力。因此,人若照着神性秩序生活,死后就变成天使,拥有和天使一样的智慧。故当谈到人与天堂的结合时,所指的是人与主的联结,以及人与天使的联合;因为天堂由于主的神性,而非纯属天使的任何事物而为天堂。构成天堂的,正是主的神性(参看7-12节)。
不过,人还有多出天使的一面,就是他不仅凭其内层活在灵界,同时还凭其外层活在自然界。其处于自然界的外层就是他的一切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切思维和想象;总体来说包括知识和学问,以及就品味世界而言它们的快乐和愉悦,还包括属于身体感官的众多乐趣,连同他的感觉本身,言语和行为。所有这些都是主的神性流注所终止于其中的最外层,因为神性流注不会停在半途,而是继续走到它的最外层。这一切表明神性秩序的最外层在人里面;它因是最外层,故也是基础和根基。
由于主的神性流注不会停在半途,而是继续走到它的最外层,如前所述,还由于它所经过的这中间部分就是天使天堂,而最外层在人里面,并且凡无关联之物都无法存在,故可推知,天堂与人类存在这样的联系和结合:一方从对方那里拥有其持续存在,脱离天堂的人类就像没有链环的链条,没有人类的天堂则像没有地基的房子。
注:任何事物都不是源于它自身,而是源于先于它自身之物,因而一切事物都源于一个首先者;它们还从它们所源出的那一位那里拥有持续存在,持续存在就是不断产生(2886, 2888, 3627—3628, 3648, 4523—4524, 6040, 6056节)。神性秩序不会停在半途,而是终止于最外层,这最外层就是人,因而神性秩序终止于人(634, 2853, 3632, 5897, 6239, 6451, 6465, 9215—9216, 9824, 9828, 9836, 9905, 10044, 10329, 10335, 10548节)。内层事物流入外在事物,甚至依次流入终端或最外层,并在那里取得形式,持续存在(634, 6239, 6465, 9215—9216节)。内层以同步秩序在最外层取得形式并持续存在(5897, 6451, 8603, 10099节)。故一切内层事物都靠一个首先者藉着一个末后者保持联结(9828节)。因此,力量和能力在最外层里面(9836节)。
5895.“不能耕种,不能收割”表在此期间将看不到良善和源于良善的任何真理。这从“耕种”和“收割”的含义清楚可知:“耕种”是指良善所作的准备,以接受真理,如下文所述;“收割”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收割的是正当收敛之时成熟的庄稼;因此,“收割”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在这真理产生之前,虽能看见真理,但它们是通向良善的真理,并非源于良善的真理。当人出于真理行动时,他的真理是通向良善的真理;但当他出于良善行动时,他的真理是源于良善的真理。之所以说“耕种”表示良善,是因为所耕之“田”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2971节),因而表示构成教会的良善(3310, 3317, 4982节)。因此,“耕种”是指良善所作的准备,以接受真理;此外,“耕牛”表示属世层里面的良善(2180, 2566, 2781节)。
正因“耕种”具有这种含义,所以在代表性教会,人们“不可并用牛、驴耕地”(申命记22:10)。如果没有某种更内在的原因,因而有一个存在于灵界的原因,人们永远不会被禁止这样做。否则,这二者一起耕地有什么害处呢?这样的律法在圣言中又有什么价值呢?更内在的原因,即存在于灵界的原因是,“牛耕”表示属世层里面的良善,“驴耕”表示那里的真理,“驴”表示包含在记忆知识中的真理,因而表示属世层里面的真理(参看5492, 5741节)。这条禁令背后更内在或属灵的原因是,天使对良善与真理不可能有一个分离的概念。这二者必须联结在一起,并构成一体。因此,天使不愿看见一头牛和一头驴来耕地。属天的天使甚至不愿思想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因为与他们同在的一切真理都存在于良善中;因此,对他们来说,真理就是良善。由于同样的原因,人们也“不可穿羊毛和细麻混合做成的衣服”(申命记22:11),因为“羊毛”表示良善,“细麻”表示真理。
“耕种”,以及“耙地”、“播种”和“收割”表示诸如属于良善及其真理的那类事物,或说与良善及其真理有关的那类活动,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何西阿书:
我要使以法莲骑马,犹大必耕田,雅各必为自己耙地。你们要为自己播种公义,就能收割慈爱。现今正是寻求耶和华的时候,你们要开垦荒地,等祂临到教导公义。(何西阿书10:11, 12)
“骑马”之所以论及以法莲,是因为“骑马”是指利用理解力;“以法莲”是指教会的理解力的恩赐;而“耕田”之所以论及犹大,是因为“犹大”是指教会的良善。
阿摩司书:
马岂能在磐石上奔跑?人岂能用牛耕种?你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茵陈。(阿摩司书6:12)
“马岂能在崖石上奔跑”表示信之真理会被理解吗?因为“磐石”在灵义是指信仰(参看创世记22章序言);而“马”表示理解的各项能力(2761, 2762, 3217, 5321节);“人岂能用牛耕种”表示他会行善吗?“牛”表示属世层中的良善(2180, 2566, 2781节)。这一切无法做到,这一事实由接下来的话来表示,即:“你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茵陈”。
路加福音: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加福音9:62)
这些话与主在马太福音中说的话意思一样:
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24:17, 18)
这些话的意思是:处于良善的,不可离开它,转而依靠属于信之教义的事物(参看3652节,那里解释了主所说的这些话)。因此,“手扶着犁的”是指处于良善的人;“向后看的”是指那时依靠信之教义事物,从而离弃良善的人。正因如此,以利亚不喜悦以利沙,因为以利沙蒙选召的时候在田里耕地,问他能否先亲吻父母;于是,以利亚说:
你回去吧,我向你做了什么呢?(列王纪上19:19-21)
“耕种”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除灭良善的邪恶,因而表示荒废;如耶利米书:
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耶利米书26:18;弥迦书3:12)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