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05.然而,人已经切断了与天堂的这种联系,因为他通过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而将其外层转离天堂,将它们转向世界和自我,由此将自己推离,以致他无法再充当天堂的一个基础和根基;于是,主便提供了一个服务的媒介,以取代天堂的这个基础和根基,维持天堂与人类的联结。这个媒介就是圣言。至于圣言如何起到这种媒介作用,这在《属天的奥秘》一书的许多地方有所说明,所有相关材料都被收集在《白马》这本小册子和《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一书的附录中,下面的脚注引用了这些参考资料当中的一些内容。
注: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8783节)。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事物,也就是内层事物所终止于其中并立于其上的最外层,就像房子立于地基之上(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节)。为了具有这种性质,圣言纯由对应写成(1404, 1408—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节)。圣言因在字义上具有这种性质,故是属灵和属天意义的容器(9407节)。它既适合世人,同时也适合天使(1769-1772, 1887, 2143, 2157, 2275, 2333, 2395, 2540—2541, 2547, 2553, 7381, 8862, 10322节)。它就是那使天与地合而为一的,或说是那联结天与地的(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9396, 10375节)。主与人通过圣言藉着内义联结(10375节)。这种联结藉着圣言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因此,圣言远比其它所有著作奇妙得多(10632-10634节)。由于圣言已经写就,所以主通过圣言向人说话(10290节)。教会,就是圣言所在并通过圣言得以认识主的地方,相对于那些在教会之外,没有圣言、不知道主的人来说,就像人里面的心肺相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这些部位靠心肺,如同靠其生命的源头那样存活(637, 931, 2054, 2853节)。在主眼中,地上的整个教会如同一个人(7396, 9276节)。因此,若非地球上有一个教会,也就是圣言所在,并通过圣言认识主的地方,人类必灭亡(468, 637, 931, 4545, 10452节)。
5078.“膳长”表在身体里面那些受意愿部分支配的事物当中。这从“膳长”的含义清楚可知,“膳长”是指受内在人的意愿部分支配的外在或身体感官。“膳长”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用作食物或用来吃的一切,如饼,一般的固体食物,或“膳长”所做的一切都与良善,因而与意愿有关;因为一切良善皆喂养意愿,正如一切真理皆喂养理解力,如刚才所述(5077节)。“饼”表示属天之物或良善(1798,2165,2177,3478,3735,3813,4211,4217,4735,4976节)。
本章在此处和接下来的几节之所以在内义上论述这两种外在感官能力,是因为前一章所论述的主题是主,以及祂如何荣耀祂的属世层的内层,或使它变成神性,故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主,以及祂如何荣耀祂的属世层的外层,或使它变成神性。准确来说,属世层的外层被称为身体事物,或这两种感官能力连同它们的接受肢体和器官,因为这些接受者连同这些能力构成被称为身体的事物,如前所示(5077节)。主使构成其身体的一切,包括它的感官能力及其接受肢体和器官,都变成神性;这也解释了为何祂带着祂的身体从坟墓里复活,复活后告诉祂的门徒:
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是我自己;摸我看看!灵无肉无骨,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39)
当今属教会的绝大多数人以为每个人在末日都要复活,并且那时与他的身体一同复活。这种观点如此普遍,以致根据教义,几乎没有人相信别的。但这种观点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属世人以为唯独身体是生命的拥有者。因此,他若不相信身体会再次接受生命,就会完全否认复活。但这个问题的真相是这样:人死后随即复活;那时他觉得自己似乎如在世时那样处于自己的身体,具有一样的脸、肢体、臂、手、脚、胸、腹和腰,以致当看见并触摸自己时,他说,他和在世时一样是一个人。然而,他所看、所摸的,不是他在世时携带的外在,而是构成真正的这个人的内在。内在才是那拥有生命在里面的,但在它的周围或它的每一个部分之外拥有外在;它凭这外在能存在于世界,并能以正确的方式行动,履行它的功能。
尘世肉体部分不再对他有用。他在另一个世界拥有他在那里所拥有的那种身体所适合的其它功能、其它力量和能力。他用自己的眼睛看见这具身体,不是用他在世时的肉眼,而是用他现在另一个世界所拥有的眼睛。它们是其内在人的眼睛,他之前靠内在人的眼睛通过肉眼来看见世俗和尘世物体。他也触摸并感受那身体,不是用手,或他在世上被赋予的触觉,而是用他在另一个世界被赋予,并置于他在世上的触觉背后的手和触觉。此外,在那个世界,每种感觉都更敏锐、更完美,因为它属于从外在人当中被释放出来的内在人。内在处于更完美的状态;因为正是它赋予外在以感觉能力;但当它进入外在起作用时,如在世时的情形,这种感觉能力就会钝化并模糊。而且,内在的感官觉知是一种对内在之物的觉知,外在的感官觉知是一种对外在之物的觉知。正因如此,人们死后能看见彼此,并照其内层在社群里相聚。为叫我确定这一点,我蒙允许触摸灵人本身,并常常与他们谈论这个话题(参看322,1630,4622节)。
死后的人(那时,他们被称为灵人,若过着良善的生活,就被称为天使)对教会成员以为他要等到世界毁灭的末日才会看见永生,那时他会再度披上早已抛弃的尘土;然而,属教会的人知道他死后会复活。因为当有人死去时,谁不会说,他的灵魂或灵上天堂或下地狱?谈到自己死去的孩子时,谁不会说他们上天堂了?谁不会安慰得了绝症的人或被判处死刑的人说,他很快就会进入来世?陷入死亡之痛,并为此作好准备的人不会相信别的。事实上,对人死后复活的这种信仰使得许多人声称,他们有权柄将其他人从咒诅之地释放出来,让他们上天堂,并为他们的灵魂作弥撒。谁不知道主对犯人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3);还有祂指着财主和拉撒路所说的话,前者被下入地狱,后者被天使带进天堂(路加福音16:22-23)?谁不知道主关于复活的教导,祂说: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路加福音20:38)?
当出于他的灵思考和说话时,他便知道这些事,并如此思考和说话。但当出于他的教义思考和说话时,说法则迥然不同,即:他要等到末日才会复活。而事实上,每个人的末日就在他死亡之际,也是对他的审判之时,如许多人所宣称的那样。至于何谓“我的皮肉灭绝之后得见神”(约伯记19:25,26),可参看前文(3540e节)。说这些话是为了叫人们知道,没有人在他在世时所披的肉体中复活;唯独主如此复活,这是因为祂在世时荣耀了祂的身体,或使它变成神性。
4545.“也要自洁,更换衣裳”表要披上圣洁。这从“洁”或“洁净”和“更换衣裳”的含义清楚可知:“洁”或“洁净”是指成圣,如下文所述;“更换衣裳”是指披上,在此是指披上神圣真理;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衣服”表示真理。很明显,“更换衣裳”是教会中所公认的一种代表,至于它代表什么,若不知道“衣服”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参看2576节),则没有人能知道。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对虚假的弃绝,和在属世层里面良善对真理的整理,故经上提到这一事实:雅各吩咐他们更换衣裳。
“更换衣裳”是代表要披上神圣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锡安啊,你要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52:1节)
由于“锡安”是指属天教会,“耶路撒冷”是指属灵教会,并且由于属天教会就是那凭对主之爱而居于良善的,属灵教会则是那属信与仁而居于真理的,故“力量”论及锡安,“衣服”论及耶路撒冷。当穿上这些时,这二者就都“洁净”了。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应声并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你看,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要给你穿上更换的衣服。(撒迦利亚书3:3-4节)
从这段经文也明显可知,“脱去衣服,穿上更换的衣服”代表从虚假中洁净,因为经上说“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换衣服,并且经上也是这么说他们,这种说法在圣言各处有所提及,因为不同的代表通过这些更换来展现。
由于换衣服代表这类事物,故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新殿在内义上表示一个新教会),经上说:
祭司进去出了圣所的时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放下他们供职的衣服,因为那些衣服是圣的。要穿上别的衣服,才可以走近属民的事物。(以西结书42:14节)
又: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当脱下供职的衣服,放在圣屋内,穿上别的衣服,不可使民因自己的衣服成圣。(以西结书44:19节)
谁都能看出,先知在本章,以及本章前后各章描述的新殿和圣城不是指什么新殿,也不是指一座新城和一个新地,因为经上提及的是正在被重新引入的祭祀和宗教仪式,而事实上,这些东西是要被废除的。经上还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以及这些支派如何在自己当中分地为业;而事实上,他们被分散了,从未回到那地。由此明显可知,那些章节所提到的宗教仪式表示构成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亚伦供职、献燔祭时换衣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摩西五经:
当他献燔祭时,穿上细麻布衣服和细麻布裤子,把灰倒在坛的旁边。随后要脱去这衣服,穿上别的衣服,把灰拿到营外洁净的地方。(利未记6:9-12节)
他献燔祭时,必须这样行。
“洁净”表示成圣,这一点从被吩咐洁净可以看出来,如他们要洗身体和衣服,洒除污秽的水。凡对属灵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人因这类事而成圣。事实上,罪孽或罪过与人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相干呢?然而,有时人们会说,他们洁净自己后,就会成为圣洁。由此也明显可知,吩咐以色列人执行的这类宗教仪式若不凭着它们代表神圣事物,毫无神圣可言;因而那些充当代表的人不会由此变成神圣人物。正是他们所代表并从他们这些实际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圣洁,激发了与他们同在的灵人的情感,并由此激发了天上天使的情感(4307节)。
因为人类必须与天堂相联,好叫人类能持续存在;这种联系通过教会实现。否则,人类就会变得如同野兽,缺乏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约束;因而所有人都会肆无忌惮地去毁灭别人,并灭绝彼此。由于在以色列人那个时代,藉由教会的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故主规定,要以奇迹般的方式通过代表实现一种联系。洗和洁净的仪式就代表成圣,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祂对摩西说:
叫他们今天明天分别为圣,又叫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出埃及记19:10, 11节)
以西结书: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从一切污秽中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弃掉你们的一切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中间。(以西结书36:25-26节)
此处很明显,“洒清水”代表心的洁净,因此“洁净”是指成圣。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