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08.天堂通过圣言与那些在教会之外、没有圣言的地方之人也有一个联结;因为主的教会无处不在,就存在于凡承认神性并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当中。此外,像这样的人死后就会被天使教导,并接受神性真理。有关该主题的详细内容,可见于下文论述非基督徒的章节。
在主眼中,地上的普世教会类似一个人,和天堂一样(参看59-72节)。然而,圣言所在,并通过圣言认识主的教会就像这个人的心与肺。众所周知,全身的一切脏腑和肢体都通过各个经络从心肺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所以,在圣言所在的教会之外的人类也以同样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生命,并构成这个人的肢体。再者,天堂通过圣言与远处的人联结,好比光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神性之光在圣言中,主与天堂同在那里,远处的人则凭这同在而获得光明。不过,如果没有圣言,情况就不同了。这一点从前面关于“决定天堂的联系和交流的天堂形式”的阐述看得更清楚。但只有那些处于属灵之光的人才能理解这个奥秘,而那些仅处于属世之光的人并不明白。因为那些处于属灵之光的人能清楚看见那些仅处于属世之光的人看不见,或仅看作一个模糊实体的无数事物。
注:教会尤指圣言所在,并通过圣言认识主的地方,因而是出自天堂的神性真理被启示的地方(3857, 10761节)。主的教会存在于全世界所有照其宗教信仰活在良善的人当中(3263, 6637, 10765节)。凡照其宗教信仰活在良善中,并承认某种神性之物的人都被接纳,无论他们在哪里(2589-2604, 2861, 2863, 3263, 4190, 4197, 6700, 9256节);除了这些人外,所有婴孩也被主接纳,无论他们在哪里出生(2289-2309, 4792节)。
2288.“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表示主回到祂感知到这些事之前所处的状态。这从本章“亚伯拉罕”的代表和“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伯拉罕”是指处于人身或人性状态的主;“地方”是指状态,如第一卷所示(1273, 1378节)。因此,就内义而言,“回到自己的地方”在此表示回到祂以前所处的状态。主在世时有两种状态,即谦卑的状态和荣耀的状态,如前面所阐述和说明的(1999, 2098, 2159, 2265节)。其谦卑的状态出现在祂处于通过遗传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人身或人性之时;其荣耀的状态则出现在祂处于从祂的父耶和华那里所拥有的神性之时。或说当祂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人身或人性是至高无上的时,祂的状态是谦卑的;当祂从祂的父耶和华那里获得的神性是至高无上的时,祂的状态是荣耀的。祂完全脱去了前一种状态,即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人身或人性的状态。当祂离开这个世界,带上现在已经变成神性的人身或人性,并回到祂自永恒所在的神性本身(约翰福音17:5)时,祂就取得了一个神性人身;充满整个天堂的神圣活动就来自这二者。因此,主从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通过两者发出的神圣活动掌管整个宇宙。
来世小孩子的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