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0.我有时与天使谈论圣言,并告诉他们说,圣言因其平淡无奇的风格而被某些人轻视。他们对圣言的内义一无所知,故而不相信其中隐藏着这种智慧。天使说,就字义而言,圣言的风格纵然显得平淡无奇,但在品质上却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神性智慧不仅隐藏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中,还隐藏在每句话中;这智慧在天堂闪耀。天使很想宣称,这智慧是天堂之光,因为它是神性真理;而在天堂闪耀的,正是神性真理(参看132节)。他们补充说,若没有这种圣言,地球人中间就不会有天堂之光,也就不会有天堂与他们的任何联结;因为天堂之光在世人当中的量决定了联结,并因此决定了世人通过圣言获得神性真理的启示的程度。人们之所以不知道藉由圣言属灵之义与属世之义的对应的这种联结存在,是因为地球人对天使的属灵思维和言语,以及它如何不同于世人的属世思维和言语一无所知;人若不知道这一点,绝无可能知道何为内义,因而不可能知道这内义使得这种联结成为可能。他们还说,如果这种意义为人所知,并且人在阅读圣言时照着它的某种知识来思考,他就会进入内在智慧,与天堂联结得更紧密,因为他以这种方式进入类似天使观念的观念。
4545.“也要自洁,更换衣裳”表要披上圣洁。这从“洁”或“洁净”和“更换衣裳”的含义清楚可知:“洁”或“洁净”是指成圣,如下文所述;“更换衣裳”是指披上,在此是指披上神圣真理;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衣服”表示真理。很明显,“更换衣裳”是教会中所公认的一种代表,至于它代表什么,若不知道“衣服”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参看2576节),则没有人能知道。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对虚假的弃绝,和在属世层里面良善对真理的整理,故经上提到这一事实:雅各吩咐他们更换衣裳。
“更换衣裳”是代表要披上神圣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锡安啊,你要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52:1节)
由于“锡安”是指属天教会,“耶路撒冷”是指属灵教会,并且由于属天教会就是那凭对主之爱而居于良善的,属灵教会则是那属信与仁而居于真理的,故“力量”论及锡安,“衣服”论及耶路撒冷。当穿上这些时,这二者就都“洁净”了。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应声并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你看,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要给你穿上更换的衣服。(撒迦利亚书3:3-4节)
从这段经文也明显可知,“脱去衣服,穿上更换的衣服”代表从虚假中洁净,因为经上说“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换衣服,并且经上也是这么说他们,这种说法在圣言各处有所提及,因为不同的代表通过这些更换来展现。
由于换衣服代表这类事物,故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新殿在内义上表示一个新教会),经上说:
祭司进去出了圣所的时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放下他们供职的衣服,因为那些衣服是圣的。要穿上别的衣服,才可以走近属民的事物。(以西结书42:14节)
又: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当脱下供职的衣服,放在圣屋内,穿上别的衣服,不可使民因自己的衣服成圣。(以西结书44:19节)
谁都能看出,先知在本章,以及本章前后各章描述的新殿和圣城不是指什么新殿,也不是指一座新城和一个新地,因为经上提及的是正在被重新引入的祭祀和宗教仪式,而事实上,这些东西是要被废除的。经上还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以及这些支派如何在自己当中分地为业;而事实上,他们被分散了,从未回到那地。由此明显可知,那些章节所提到的宗教仪式表示构成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亚伦供职、献燔祭时换衣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摩西五经:
当他献燔祭时,穿上细麻布衣服和细麻布裤子,把灰倒在坛的旁边。随后要脱去这衣服,穿上别的衣服,把灰拿到营外洁净的地方。(利未记6:9-12节)
他献燔祭时,必须这样行。
“洁净”表示成圣,这一点从被吩咐洁净可以看出来,如他们要洗身体和衣服,洒除污秽的水。凡对属灵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人因这类事而成圣。事实上,罪孽或罪过与人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相干呢?然而,有时人们会说,他们洁净自己后,就会成为圣洁。由此也明显可知,吩咐以色列人执行的这类宗教仪式若不凭着它们代表神圣事物,毫无神圣可言;因而那些充当代表的人不会由此变成神圣人物。正是他们所代表并从他们这些实际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圣洁,激发了与他们同在的灵人的情感,并由此激发了天上天使的情感(4307节)。
因为人类必须与天堂相联,好叫人类能持续存在;这种联系通过教会实现。否则,人类就会变得如同野兽,缺乏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约束;因而所有人都会肆无忌惮地去毁灭别人,并灭绝彼此。由于在以色列人那个时代,藉由教会的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故主规定,要以奇迹般的方式通过代表实现一种联系。洗和洁净的仪式就代表成圣,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祂对摩西说:
叫他们今天明天分别为圣,又叫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出埃及记19:10, 11节)
以西结书: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从一切污秽中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弃掉你们的一切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中间。(以西结书36:25-26节)
此处很明显,“洒清水”代表心的洁净,因此“洁净”是指成圣。
3464.“将他们挖井的事告诉他,对他说,我们找到水了”表示通过这些事物或教义所获得的内层真理。这从“井”和“水”的含义清楚可知:“井”是指圣言(3424节);“水”是指真理(2702节),也就是取自圣言的真理。因此,“将他们挖井的事告诉他”表示关于圣言,就是教义事物的源头;“对他说,我们找到水了”表示它们,即教义事物包含内层真理。如前所述(3451-3452节),取自圣言字义的一切教义事物都包含内层真理,因为圣言的字义就像一口有水的井,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内义,这内义也存在于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中。
至于取自圣言字义的教义事物,情况是这样:当一个人拥有它们,同时照之生活时,一种对应关系就存在于他自己里面。因为当他意识到外层真理时,与他同在的天使就意识到内层真理;他以这种方式通过教义事物与天堂相通,但这取决于他生活中的良善。例如,在领受圣餐时,如果他简单地出于“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这句话来思想主,那么与他同在的天使就会思想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因为对主之爱对应于主的身体和饼,而对邻之仁对应于血和酒(1798, 2165, 2177, 2187节)。由于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一种情感就从天堂通过天使流入那时这个人所处的神圣状态,他照着他生活中的良善来接受这情感。
事实上,天使们与每个人一起住在他生命的情感中,因而住在对他生活所依照的教义事物的情感中,从不住在与他的生活不一致的教义事物中。如果他的生活与教义事物不一致,如他的情感是利用教义事物为自己获取地位和财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天使就会退离,地狱灵则住在这情感中。这些恶灵要么向他灌输对支持自我和世界的教义事物的确认,从而灌输一种虚假说服,或一种说服性信仰(这种虚假说服,或说服性信仰是这样:他根本不关心一件事是真还是假,只要人们的注意力被引向他自己,或它能迷惑其他人的心智即可),要么就夺走一切信,在这种情况下,挂在他嘴上的教义只是这些爱之火所激发和调制的声音而已。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