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4.天堂出自人类,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能看出来:天使的心智和人类的心智非常相似。这二者都享有理解、感知和意愿的能力,都是为接受天堂而形成的。事实上,人类的心智能像天使的心智那样变得智慧;它在世时没有获得如此智慧,是因为它处在尘世的肉体中,其属灵的心智在尘世肉体中以属世的方式思考。不过,当心智脱离肉体的束缚时,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它不再作属世的思考,而是作属灵的思考。当它作属灵的思考时,其思维是属世人所无法理解、不可言说的。这意味着它变得和天使一样智慧,这一切表明人的内在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灵,本质上就是一位天使(参看57节)。一旦脱离尘世的肉体,它和天使一样处于人形。天使都处于完美的人形(参看73-77节)。然而,当人的内在或内在人没有向上被打开,仅向下被打开时,尽管它脱离肉体后仍处于人形,但这人形是一个可怕的恶魔形式,因为它只能俯视地狱,不能仰望天堂。
注:人里面的生命层级和天堂一样多,死后它们照着人的生命被打开(3747, 9594节)。天堂在人里面(3884节)。过着爱与仁的生活之人拥有天使的智慧在里面,尽管当时它被隐藏起来,但他们死后会进入那智慧(2494节)。在圣言中,凡从主接受爱与信之良善的人都被称为天使(10528节)。
10472.“你知道这百姓,他们是专于作恶的”表这个民族的兴趣在于与神圣的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之物。这从“恶”和“罪”的含义清楚可知,“恶”和“罪”是指与神性的断绝、分离,以及对它的一种背离(参看4997, 5746, 5841, 9346节)。之所以说“与神圣的内在之物分离”,是因为当外在之物与内在之物分离时,它也与神圣之物分离;因为一个人里面的神圣之物居于他的内在。从天堂流入并与人同住,也就是经由 天堂来自主之物就被称为“神圣”。天堂流入一个人的内在,并经由这内在流入他的外在;因为人的内在是照着天堂的形像,因而是为了接受属于那里的属灵事物而被造的;外在是照着世界的形像,因而是为了接受属于那里的属世事物而被造的(9279, 10156节)。由此明显可知一个外在与内在分离的人是什么样,也就是说,他的兴趣只在于尘世、世俗和肉体事物。那些兴趣只在于这些事物的人不明白何为内在,因而也不明白何为关心天上的神性事物。他们以为,当他们去做那些构成教会的外在敬拜的事时,也就参与了神性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这种时候,要么他们从小就已习惯的肉体快乐主宰了他们的心智,要么他们可以在他人面前表现的世俗目的激励着他们,要么履行他们的职责所获得的利益或赢得的声望成为他们的动机。因此,他们对尘世、世俗和肉体事物感兴趣,对天上的神性事物不感兴趣。而那些兴趣在于来自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之人则不然。
9594.“你要作居所”表第二层或中间天堂。这从“居所”的含义清楚可知,“居所”当论及神性时,是指天堂,尤指中间或第二层天堂。众所周知,天堂有三层,即:至内层、中间层和最低层,或说第三层、第二层和第一层。所有这些天堂都由帐幕来代表:法版所在的柜子代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脸饼或陈设饼的桌子和灯台所在的居所代表中间层或第二层天堂;院子代表最低层或第一层天堂。天堂有三层的原因是,人里面有三个层级(因为死后成为天使的人构成天堂;天使并非来自其它源头,天堂也并非来自其它源头)。人生命的至内层级是为至内层天堂而存在的,其生命的中间层级是为中间天堂而存在的;最低层则是为最低层天堂而存在的。由于人就是这样,或就是如此形成的,并且天堂来自人类,所以天堂有三层。
人里面的生命的这三个层级是按连续阶段打开的。第一个层级通过照公平和公义生活而打开;第二个层级通过照取自圣言的信之真理,以及随之照对邻之仁的良善生活而打开;第三个层级则通过照相爱的良善和对主之爱的良善而打开。这些美德是手段,人里面生命的这三个层级,因而他里面的三层天堂按连续阶段通过它们打开。不过,要知道,一个人越远离生活中的良善,趋向生活中的邪恶,这些层级就越关闭,也就是说,他里面的天堂就越关闭;因为正如生活中的良善打开它们,生活的邪恶则关闭它们。正因如此,凡沉浸于邪恶的人都在天堂之外,因而在地狱中。还要知道,由于如前所述,天堂照着一个人生活中的良善而在他里面相继打开,所以在有些人里面,第一层天堂打开了,第二层天堂没有打开;在有些人里面,第二层天堂打开了,第三层天堂没有打开;第三层天堂只在那些处于源于对主之爱的生活良善之人里面打开。一个人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他照着天堂和世界的形像而被造(参看9279节所提到的地方)。
因此,有一个至内层天堂由法柜来代表,它是前一章论述的主题;有一个中间天堂由居所来代表,它是本章论述的主题;还有一个最低层天堂由院子来代表,它是下一章论述的主题。天堂被称为“神的居所”是由于以下事实:主的神性住在那里;因为构成天堂的,正是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事实上,这真理将生命赋予那里的天使。由于主与天使同住在来自祂自己的事物中(9338e节),所以天堂被称为“神的居所”,天使或天使社群是发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本身的接受者,这神性真理本身也被称为祂的“居所”;如在下列经文: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理;让它们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神那里。(诗篇43:3-4)
诗篇:
有一道河,它的支流使神的城,就是至高者的圣所欢喜。(诗篇46:4)
又:
他们亵渎你名的居所于地。(诗篇74:7)
又:
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诗篇84:1)
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事物尤其被称为祂的“居所”,天堂本身由此而被称为祂的“居所”,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诗篇:
他怎样向耶和华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许愿,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直等我为耶和华觅得地方,为雅各的大能者找到居所。看哪,我们听说祂在以法他,我们在森林的田野里找到祂;我们要进祂的居所。(诗篇132:2, 4-7)
“雅各的大能者”是指主的神性人身(6425节);找到祂的地方,即“以法他”是指祂出生所在的伯利恒(创世记35:19; 48:7; 弥迦书5:2; 马太福音2:4-6);“森林的田野”是指构成外邦人当中的教会的良善。
以西结书:
他们必住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的地上。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并子孙的子孙,都永远住在那里。我的仆人大卫必永远作他们的首领。并且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它必作与他们所立的永约。我也要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我的居所必在他们中间。(以西结书37:25-27)
“必作他们首领的大卫”表示主(1888节);“圣所”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因为神圣的一切皆来自祂,或说祂是一切神圣的源头(3210, 9229节);因此,祂的“居所”表示主所在的天堂和教会。
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带回雅各被掳去的帐棚,也必顾惜他的居所。城必建造在山丘上。(耶利米书30:18)
“带回雅各被掳去的帐棚”表示恢复被毁坏的外在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必顾惜他的居所”表示恢复内在教会的真理,“必建造在山丘上的城”表示关于真理的教义(2449, 2943, 3216, 4492, 4493节)。
至于主以哪种方式住在众天堂,这一点从前面关于主的说明可以看出来,即:主的神性人身是太阳,这太阳是天堂里的热和光的源头。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热是爱,而光是信。主由此而与那些从祂接受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同住,而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就是生命的热和光;祂同在的程度则取决于他们接受的程度。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