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4.天堂出自人类,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能看出来:天使的心智和人类的心智非常相似。这二者都享有理解、感知和意愿的能力,都是为接受天堂而形成的。事实上,人类的心智能像天使的心智那样变得智慧;它在世时没有获得如此智慧,是因为它处在尘世的肉体中,其属灵的心智在尘世肉体中以属世的方式思考。不过,当心智脱离肉体的束缚时,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它不再作属世的思考,而是作属灵的思考。当它作属灵的思考时,其思维是属世人所无法理解、不可言说的。这意味着它变得和天使一样智慧,这一切表明人的内在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灵,本质上就是一位天使(参看57节)。一旦脱离尘世的肉体,它和天使一样处于人形。天使都处于完美的人形(参看73-77节)。然而,当人的内在或内在人没有向上被打开,仅向下被打开时,尽管它脱离肉体后仍处于人形,但这人形是一个可怕的恶魔形式,因为它只能俯视地狱,不能仰望天堂。
注:人里面的生命层级和天堂一样多,死后它们照着人的生命被打开(3747, 9594节)。天堂在人里面(3884节)。过着爱与仁的生活之人拥有天使的智慧在里面,尽管当时它被隐藏起来,但他们死后会进入那智慧(2494节)。在圣言中,凡从主接受爱与信之良善的人都被称为天使(10528节)。
三十四、天堂通过圣言与人类的结合
303.出于内在理性思考的人都能看出,一切事物都通过居间物与一个首先者存在一个联系,凡不如此相联之物都会消散。因为他们在思考这一点时,就知道,任何事物都无法靠自己持续存在,而是需要先于它自身的某种事物,这意味着一切事物都要追溯到那一个首先者。他们还知道,与在先之物的联系,就像结果与其有效原因的联系,因为当有效原因被除去时,结果就会土崩瓦解。学者们因如此思考,于是便发现并声称,持续存在就是不断产生;因此,一切事物都从一个首先者那里拥有持续存在;它们因源于那首先者,故不断产生,也就是从它那里拥有持续存在。至于一切事物与在先之物,因而与作为一切事物源头的首先者的联系是何性质,则无法以三言两语来解释,因为这种联系变化多样。只能大体说,自然界与灵界存在一种联系,以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灵界的一切事物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关于这种对应关系,可参看103-115节;关于人的一切事物与天堂的一切事物存在一种联系,从而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可参看87-102节)。
1963.“亚伯兰是个八十六岁的人”表示在通过试探的争战所获得的属天良善方面,主的状态,或说主通过试探的争战所获得的属天良善的状态。这从“八十”、“六”和“十”的含义清楚可知:数字“八十”在它所涉及的事物上与“四十”差不多,这些数字都表示试探,如前所示(730, 862节);“六”是指争战,如前面所解释的(720, 737, 900节);“十”是指余剩,如前所述(576节)。对主来说,这些余剩就是祂所获得的属天良善,这些良善能使祂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参看1906e节)。这三个数字组成数字八十六,这个数字就包含三个数字的含义,并因此表示主通过试探的争战所获得的属天良善的状态;因为在圣言中,所有数字都表示真实事物(如前所示,482, 487, 575, 647, 648, 755, 813节)。表面上看,此处提到的数字似乎不可能具有这种含义,因为它们计算的是岁数,并且这些岁数出现在与亚伯兰有关的历史中。然而,凡写入圣言的,在抵达天使那里时,无不逐渐变成属灵意义和属天意义,因为天使只思想属灵和属天的观念。当世人阅读圣言时,天使不知道或不明白“八十六”是什么,也不关心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亚伯兰多大年纪。相反,当读到这个数字时,该数字所涉及的真实事物会立刻涌入他们的脑海。当读到其它所有词语时,它们也呈现为它们在内义上所解释的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