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239.“你在他们以后所生的后裔”表以后所生的内层真理与良善。这从“后裔”和“他们以后”的含义清楚可知:“后裔”是指属于信与仁的事物(参看613, 2020, 2584节),因而是指真理与良善;“他们以后”是指以后所生的内层事物。之所以表示内层事物,是因为以后从内在所生的事物更为内在。事实上,以前所生的那些事物相继作为手段或方法而服务于内在,以便产生以后所生的更为内在的事物,因为内在逐渐将属世层提升到自己这里。
这一点从构成人里面理解力的一切的产生明显看出来;因为人一开始是感官的,或说在感官层面,后来变得越来越内在,直到他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解力。通过信与仁所实现的新一代或新生与此类似。正因如此,人是逐渐得以完善的(参看前面关于当人正在重生时,逐渐提升到内层的说明,6183节)。
在圣言中,“后裔(经上或译为族类、后代、世代、代、出身、出世、出生)”表示属于信与仁的事物,这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所指的是属灵的出生,而非其它出生。在诗篇,所表示的也是这种后裔:
他们必大大地害怕,因为神在义人的族类中。(诗篇14:5)
“义人的族类”表示从良善流出的真理,因为“义人”论及良善。以赛亚书:
他们必不徒然劳碌,也不在惊恐中生产后代。因为他们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种。(以赛亚书65:23)
又:
谁做成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呢?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以赛亚书41:4)
以西结书:
你的根源,你的出身,是在迦南地;你父亲是亚摩利人,你母亲是赫人。论到你出世的景况,在你出生的日子没有为你断脐带,也没有用水洗你,好使我看见。(以西结书16:3, 4)
这段经文论及耶路撒冷的可憎,很明显,“出生”或“后代”表示灵义上的出生或后代。
以赛亚书:
像永恒之日、不朽的世代兴起一样。(以赛亚书51:9)
“永恒之日”表示上古教会的状态和时间。之所以用“永恒”来论及上古教会,是因为这个教会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该良善因直接从主流出,故被称为“永恒”;“不朽的世代”表示源于这良善的良善。
与此类似的事也出现在摩西五经中:
你当追想永恒之日,思念代代之年。(申命记32:7)
此处“永恒之日”表示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的状态和时间,该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代代之年”表示大洪水后古教会的状态和时间,该教会是一个属灵教会;此处论述的是这些教会。
约珥书:
犹大必存到永远,耶路撒冷必存到代代。(约珥书3:20)
“永远”在此论及犹大,是因为“犹大”代表属天教会(3881节);“代代”论及耶路撒冷,是因为“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402节)。
以赛亚书:
惟有我的公义永远长存,我的救恩直到代代。(以赛亚书51:8)
此处“永远”论及爱之良善,因为“公义”论及这良善(612, 2235节);“代代”论及信之良善。
诗篇:
你的国是万世永恒的国;你的统治代代长存。(诗篇145:13)
此处意思也一样;因为除非“永恒”论及属天之物,“代代”论及属灵之物,否则只提及其中一个就行了;用这二者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重复。
属于信之状态的事物也由以下律法来表示:私生子直到十代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命记23:2);亚扪人或是摩押人甚至直到十代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命记23:3),以东人和埃及人第三代可以入耶和华的会(申命记23:8)。在十诫中,同样表示与信之状态有关的事物,在那里,经上说:恨耶和华神的,祂必追讨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的罪(出埃及记20:5)。
“后裔(经上或译为族类、后代、世代、代、出身、出世、出生)”之所以表示属于信与仁的事物,是因为就灵义而言,所指的是与重生有关的事物,或已经重生的人,而非别的出生。在圣言中,“生产”、“生育”、“怀孕”也一样;这些词表示信与仁的生产、生育和怀孕(1145, 1255, 3860, 3868, 4668, 5160, 5598节)。
2333.“清早起来再赶路”表示以这种方式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强化,这从“清早起来”和“再赶路”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清早或早晨”表示主的国度和凡属主国度之物,因而主要表示爱与仁的良善,这可从圣言(19:5)得以证实;而“路”表示真理(参看627节)。由此可推知,他们在他家里过夜后(这表示他们住在与他同在的仁之良善中),要“清早起来赶路”(这表示他们以这种方式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强化)。
从这些话,如同从其它话一样清楚看出,内义,尤其圣言历史部分的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因而如何难以看见。内义无法清楚显现,除非每个词的含义都照其在圣言中的一贯含义被解释出来。因此,当字义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或观念时,内义只显现为某种完全模糊而黑暗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内义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或观念时,字义同样显得模糊,事实上在天使看来如同没有。因为天使不再像世人那样拥有世俗和肉体的思维或观念,而是拥有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当世人所阅读的圣言上升到天使所在的气场,也就是上升到天堂时,字义上的这些话就会奇迹般地转变为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这种转变取决于属灵事物与世俗事物并属天事物与肉体事物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最恒定不变的,但其性质要等到圣言中的这些词、名字和数字的内义被解释出来时才能被揭示出来。
为了解这种对应关系的性质,换句话说,了解当世俗和肉体的思维或观念被提升到天堂时,它们如何过渡为相对应的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以“清早”和“路”为例。当世人读到“清早或早晨”,如此处“清早起来”这个短语时,天使不会形成一天当中的任何早晨的概念,而是形成灵义上的早晨的概念。这种概念类似下面这些话,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磐石,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撒母耳记下23:3-4)
但以理书:
圣者对我说,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但以理书8:14, 26)
因此,天使感知到的是主,或祂的国度,或爱与仁的属天事物,而不是“早晨”;事实上,他们的感知照着一个人所读的圣言中的故事情节或一系列事物而呈现多样化。
同样,当一个人读到“路(经上或译为道)”这个词,如此处“赶路”时,他们无法形成路的任何概念,而是形成另一种属灵或属天的概念,也就是说,就像约翰福音书中的路,在那里主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约翰福音14:6)
诗篇:
耶和华啊,将你使我认识你的路,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的路。(诗篇25:4-5)
以赛亚书:
使祂认识领悟之道。(以赛亚书40:14)
天使感知到的是真理,而非“路或道”,无论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都是如此。事实上,天使不再关心历史细节,因为这类细节与他们的思维或观念完全不相容。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感知到诸如属于主及其国度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在内义上以美妙的阵列和优雅的顺序一个紧跟着一个。为此,为叫天使也能从圣言中受益,其中的一切历史细节都具有代表性,每个词都表示这类事物。这种特征是圣言所独有的,使得圣言不同于或胜过其它一切著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