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004.“你不要怕下埃及去”表属世真理及其所属一切必须被引入教会所知的记忆知识。这从雅各的代表,以及“下去”和“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雅各,即被吩咐要下埃及去的人,是指属世真理,如刚才所述(6001节);“下去”是指被引入,因为能代表这种引入,雅各与属于他的一切都下埃及去;“埃及”是指教会所知的记忆知识(1462, 4749, 4964, 4966节)。
至于被引入教会所知的记忆知识的真理,情况是这样:那时,教会的记忆知识就是其仪式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因为教会的一切仪式皆源于这些代表和符号,帮助教会成员理解仁之教义的记忆知识也是如此。他从这些记忆知识得知穷人、穷乏的、患难的、困苦的、受压迫的、寡妇、孤儿、寄居的、坐监的、赤身露体的、患病的、饥饿的、口渴的、瘸腿的、瞎眼的、聋子、残废的,以及他们将邻舍所分成的许多其它种类都是指谁。他们通过这种区分教导当如何实行仁爱。这就是那时其记忆知识的样子。但如今,这些记忆知识完全被抹去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当圣言提及上述人时,几乎没有人知道别的,只知道他们是字面上所指的人,如当提及“寡妇”时,就是指字面上的寡妇,当提及“寄居的”时,就是指字面上的“寄居的”,当提及“坐监的”时,就是指字面上的“坐监的”,等等。此处所提及的这类记忆知识在埃及蓬勃发展;这就是为何“埃及”表示记忆知识。属世真理,即“雅各”需要被引入这类记忆知识,这一点由雅各和他一切所有的都下埃及去来代表。
当真理被聚集到这类记忆知识中,以至于存在于它们里面时,就说真理被引入记忆知识。成就这一切是为了当一个记忆知识进入思维时,被聚集到它里面的真理同时被忆起。例如,当想起一个“寄居的”时,鉴于“寄居的”表示那些将要接受教导的人,故向这类人实行仁爱的各种方法就会立刻涌入脑海,也就是说,真理会涌入脑海。当想到其他人时,情况也一样。当记忆知识充满这些真理时,凡基于这些知识的思维就会扩散并传播得越来越广,同时抵达天堂的众多社群。事实上,这样的记忆知识因由包含在它自己里面的如此众多的真理构成,故在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展开。不过,它们必须是在它们里面的真理。
内层事物要聚集到外层事物中,或也可说,在先之物要聚集到在后之物中,因而最终一切在先之物都要聚集到最后和最低之物中,并与之共存,这也是神性秩序的一个基本特征。整个自然界都是这种情况。若非如此,没有人能完全重生;因为通过真理在记忆知识里面的这样一种聚集,内层事物与外层事物一致存在,并行如一体;否则,它们就不一致。如果它们不一致,此人就无法处于良善,因为他缺乏诚意。此外,记忆知识所居之光与人的肉体视觉所居的低劣之光几乎完全相同。这种低劣之光具有这种性质:它若不从里面被真理之光光照,就会导致虚假,尤其导致从感官幻觉或谬误所产生的虚假,还导致虚假所产生的邪恶。这一事实从关于各章末尾所讲述的流注的经历可以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