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6.主不仅在其灵的层面,还在其身体层面复活,因为祂在世时荣耀了祂的整个人身,也就是使它变成神性。事实上,祂从父所得的灵魂本质上是神性本身,而祂的身体则变成灵魂,也就是父的形像,因而也是神性。这就是为何祂不同于其他任何人,是在灵和身体这两个层面上复活的。祂向门徒显示了这一点,门徒看见祂时,以为看见的是一个灵,而主却说:
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灵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36-39)
主以这种方式指出,祂既在灵的层面,也在身体层面是一个人。
注:人仅在灵的层面复活(10593—10594节)。唯独主也在其身体层面复活(1729, 2083, 5078, 10825节)。
8861.“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表为天上和地上之人的神之真理。这从“耶和华吩咐的话”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吩咐的话”是指神之真理,因为神所说的话无非是真理。也正因如此,神之真理被称为“圣言”,“圣言”就是主,正如约翰福音中(1:1)所说的,因为当主在世时,祂就是神性真理本身,后来等到祂得了荣耀,就变成神性良善;从这时起,一切神性真理皆从祂发出。这神性真理作为光来到天使面前,这光还光照我们的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
这种内在视觉因看不到属世事物,而是看到属灵事物,故以真理为它的对象。在属灵的理解层面,它以被称为信之真理的属灵真理为它的对象。但在属世的理解层面,它以涉及一个人作为公民的角色的真理,也就是与公正有关的真理,以及涉及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的角色的真理,也就是与品行或信誉有关的真理,最后以属世真理,也就是由外在感官,尤其视觉所感知到的对象所形成的结论为它的对象。由此可见真理遵循哪种次序,所有真理,无论集合在一起的,还是单个的,都来源于神之真理,神之真理是万物的内在初始。此外,它们所在的形式也来源于同一源头,因为这些形式被造来接受并包含它们。这一切表明当如何理解约翰福音(1:1-3)中的这一教导:万物是藉着圣言造的;因为神之真理是至高无上的本质实体,是独一的真正实质,万物都皆通过这实体、实质而产生。
5079.“他们的主埃及王”表它们,即“酒政”和“膳长”所表示的外在感官事物,或身体感官事物,与属世人的新状态相反。这从“埃及王”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王”是指总体的记忆知识(参看1164,1165,1186,1462,4749,4964,4966节)。由于“王”是民族的头,故“埃及王”和“埃及”的含义相同,在凡提及民族的王,无论哪个民族的其它地方意思也一样(4789节)。由于“埃及王”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所以他也表示属世人;事实上,一切记忆知识都是属世人的真理(4967节)。“主”表示属世人的良善本身(4973节)。之所以在此表示属世人的新状态,是因为前一章论述了属世层的内层,它们已变新,或就论述主的至高意义而言,它们已得荣耀;而本章论述了属世层的内层,它们要被带入与这些内层的和谐一致中。“他们的主埃及王”表示已变新的属世层的内层,或也可说,属世人的新状态;“酒政”和“膳长”表示未被带入次序,因而违背次序的外层。
属世层有内层和外层之分,属世层的内层是指记忆知识和对它们的情感,而属世层的外层是指这两种感官觉知,如前所述(5077节)。当人死去时,他会将属世层的这些外层留在身后;将属世层的内层带入来世,在那里这些内层作为一个层面服务于属灵和属天之物。因为当人死去时,除了他的骨肉外,他什么也没失去,而是将他所行、所说、所思的一切都保留在记忆中,并保有一切属世情感和渴望,因而保有属世层的一切内层。他不需要属世层的外层,因为他看不见尘世中的任何事物,听不见尘世中的任何声音,也闻不见、尝不到,或摸不到尘世中的任何东西,只有诸如来世中的事物除外。诚然,来世的事物在很大程度上看似和尘世的相似,其实并不一样,因为它们含有活物在里面,诸如适合自然界的那些事物却没有活物在里面。因为来世的每一个事物,其开始和存续都仰赖灵界的太阳,也就是主;因此它含有活物在里面;而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其开始和存续却仰赖自然界的太阳,也就是物质之火,因此它没有活物在里面。它的起源唯独在于灵界,也就是通过灵界在于主,这一事实赋予它含有生命在里面的表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