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4.此外,一切完美皆朝内层增长,朝外层下降。因为内层越接近神性,本身就越纯粹;而外层离神性越远,本身就越粗糙。天使的完美在于聪明、智慧、爱和一切良善,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切幸福,而不在于脱离这些的幸福,因为脱离它们的幸福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由于在至内层天堂天使里面,内层在第三层被打开,所以他们的完美远远超越中间层天堂天使的完美,因为后者的内层在第二层被打开。同样,这些天使的完美远胜最外层天堂天使的完美。
注:内层之所以更加完美,是因为它更接近神性(3405, 5146,5147节)。内在成千上万的事物作为一个总体事物出现在外在里面(5707节)。人越从外在被提升向内层,就越进入光明,因而进入聪明;这种提升就像从云层上升到晴空(4598, 6183, 6313节)。
5688.“你们向我所说那最小的兄弟就是这位吗”表在他们所有人之后出生的,这也是他们所十分清楚的。这从“最小的兄弟”和“你们向我所说的”的含义清楚可知:“最小的兄弟”是指在他们所有人之后出生的那位,如下文所述;“你们向我所说的”是指他们所察觉到的。因为“说”表示所察觉到的事,因而表示已十分清楚的事,如刚才所述(5687节)。便雅悯在此之所以被称为他们的“最小的兄弟”(事实上,他的确是),也就是在他们所有人之后出生的那位,或论出生最小的那位,是因为就灵义而言,“便雅悯”所代表的居间层同样是最后到来的。居间层在人里面是最后生的,因为当人在经历属灵的出生,也就是正在重生时,他的理性层,即内在人,首先被主重生,然后他的属世层重生,理性层是主用来使属世层重生的手段(参看3286, 3288, 3321, 3493, 4612节)。由于居间层源于这二者,也就是说,既源于已经变得属灵或变新的理性层,也源于属世层,还由于居间层无法源于属世层,除非这属世层也变新,所以居间层只能在以后的阶段出生,并且仅在属世层重生的程度内出生。
在圣言中,关于雅各的儿子们所记载的一切事都是按着神的旨意发生的,以便能写下关于他们及其后代的圣言。这圣言要包含天上的事物在里面,并在至高意义上包含神性事物,这些儿子在实际生活中就代表这些事物。便雅悯也是这种情况,他是最后出生的,故代表内在与外在之间,也就是主在世时所拥有的属灵层的属天层,与也是主所拥有,并要使之变成神性的属世层之间的居间层。
关于约瑟和他兄弟所记载的一切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之人身的荣耀,也就是主如何在自己里面将这人身变成神性。这一切就是至内在意义上所代表的,因为就其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是最为神圣的,还因为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都包含能进入天使智慧的东西在里面;因为众所周知,天使的智慧远远超越人的智慧,以致人几乎无法理解其丝毫。天使的幸福本身就在于圣言的一切细节皆与主有关,或说指向主;因为他们住在主里面。此外,主之人身的荣耀就是人重生的模式;这就是为何人的重生与主的荣耀同时呈现在圣言的内义中。人的重生及其相关的无数奥秘还进入天使的智慧,并照着天使将这些奥秘投入其功用,也就是关注人的改造而给他们带来幸福。
5146.“最上面的筐子里”表意愿部分的至内层。这从“筐子”和“最上面”的含义清楚可知:“筐子”是指意愿部分或意愿层级,如前所述(5144节);“最上面”是指至内层或至内在部分(2148,3084,4599节)。“最上面”之所以表示至内层或至内在部分,是因为对身处空间的世人来说,内层事物看似高层事物,外层事物看似低层事物。但当抛弃空间的观念时,如在天堂,以及人的内层思维里的情形,高低或高度与深度的观念也被抛弃了;因为高度与深度属于空间观念。事实上,在内层天堂,甚至连对内层事物和外层事物的观念也没有,因为即便这种观念也有空间元素附着在上面。确切地说,内层天堂里有对更完美或不怎么完美的状态的观念;内层事物所处的状态比外层事物的更完美,因为内层事物离神性更近,外层事物离神性更远。这就是为何最上面的或最高的表示最内在的。
然而,没有人能理解内层与外层的关系,除非他了解层级(对此,参看3691,4154,5114,5145节)。人对内层,因而更完美的东西没有其它概念,只是以为它是某种纯度不断增加的事物,能被分解得更细。但是,纯净和粗糙有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层级,这不仅是由于它的扩张和收缩,还由于它的限制,以及相似或不相似元素的引入。对于诸如关于人之内层的这种观念,人绝无可能避免这样的观点:外层与内层连续一致,因而与它们完全行如一体。然而,如果关于层级的正确观念得以形成,人就有可能明白内层与外层如何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并且它们如此不同,以致内层离开外层也能存在并持续存在,而外层绝离不开内层。人也能明白内层与外层的对应关系的性质,以及外层如何代表内层。这解释了为何除了假设之外,学者们无法探究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的问题。事实上,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认为生命属于身体,因此当他们的身体死亡时,他们的内层也会死亡,因为这些人与身体紧密贴合起来。而事实上,唯独外层会死亡,内层依然存活,并继续生活下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