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356

356.那些通过知识

356.那些通过知识和科学获得聪明和智慧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将一切事物都用来服务于他们的生活,同时承认神性,热爱圣言,过着既属灵又道德的生活(对此,参看319节)。对这种人来说,学问只是变得智慧、佐证信仰的一种手段。我发觉,甚至看见其心智的内层对光是透明的,这光呈亮白、火红,或天蓝色,如同晶莹剔透的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这取决于他们从其学问所获得的对支持神性和神性真理的确认。真正的聪明与智慧在灵界显为可见时,就具有这种表象。这种表象源于天堂之光;而天堂之光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也就是一切聪明与智慧的源头(参看126-133节)。这光所聚焦的层面就是心智的内层,像色彩那样的细微变化便存在于这个层面;这些变化是由通过诸如自然界中的那类事物,也就是通过学问而对神性真理的确认产生的。因为人的心智内层探究属世记忆的事物,可以说用属天之爱的火熬炼其中支持它的事物,把它们提取出来,并净化它们,直到它们变成属灵的观念。只要活在肉身,人就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既作属灵的思考,也作属世的思考,却没有注意其属灵的思维,只注意其属世的思维。然而,一旦进入灵界,他就意识不到他在世时的属世思维,只知道他的属灵思维了。人的状态就是这样发生变化的。

这一切清楚表明,人正是通过知识和学问而变得属灵,这些也是变得智慧的手段,但这仅适用于那些在信仰和生活上承认神性的人。这些人也先于其他人被接入天堂,在那里住在那些在中央的人当中(43节),因为比起其他人,他们更处于光明。在天堂,他们就是“发光如同穹苍的光”、“发光如星”的聪明和智慧人;而那里的简单人则是那些承认神性,热爱圣言,也过着属灵和道德的生活,但其心智内层并未通过知识和学问获得充分发展的人。人的心智就像土壤,其品质取决于它如何被耕种。

注:在天堂可以看到最美丽的色彩(1053, 1624节)。天堂里的色彩出自那里的光,是那光的修改或变化(1042—1043, 1053, 1624, 3993, 4530, 4742, 4922节)。它们是源于良善的真理之表象,表示诸如属于聪明和智慧的那类事物(4530, 4677, 4922, 9466节)。

关于知识的不同类型(摘自《属天的奥秘》)

人要在知识上充分接受教导,因为他通过知识学习思考,然后理解何为真理与良善,最终变得智慧(129, 1450—1451, 1453, 1548, 1802节)。知识构成人的文明、道德生活,以及属灵生活得以建立并基于其上的首要事物或根基;要本着运用它们的目的来学习它们(1489, 3310节)。真正的知识打开通往内在人的道路,然后照着功用将内在人与外在人联结起来(1563, 1616节)。理性官能通过知识出生(1895, 1900, 3086节)。但不是通过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对将它们付诸于功用的情感出生(1895节)。

既有向神性真理敞开的知识,也有不向神性真理敞开的知识(5213节)。要除灭空洞的知识(1489, 1492, 1499, 1581节)。知识若以爱自己爱世界为目的,并强化这些爱,使人远离爱神爱邻,就是“空洞的”,因为这类知识关闭内在人,甚至关闭到人不能从天堂接受任何事物的地步(1563, 1600节)。知识既是变得智慧的手段,也是变得疯狂的手段,内在人通过它们要么被打开,要么被关闭,因而理性功能要么被发展,要么被摧毁(4156, 8628, 9922节)。

如果人以善用为目的,尤其以关注永生的功用为目的,那么内在人就通过知识被打开,并逐渐得以完善(3086节)。然后,来自属灵人的属天、属灵事物就会触及属世人中的知识,并选取凡适合之物(1495节)。这时,主便经由内在人从属世人里面的知识当中提取出凡对属天生命有用之物(1895—1896, 1900—1902, 5871, 5874, 5901节)。而不适合或反对的知识则被抛到一边,并被逐出(5871, 5886, 5889节)。

内在人的视觉从外在人的知识中只拣选那些与它的爱相一致的事物(9394节)。在内在人看来,属于爱的事物在中央,住在光明中;而不属于爱的事物在周边,住在模糊中(6068, 6084节)。适合的知识逐渐被植入人的爱,可以说居于人的爱(6325节)。人若生在对邻之爱中,就会生在聪明中;但他因生在对自我和尘世之爱中,故生在完全的无知中(6323, 6325节)。知识、聪明和智慧是对神之爱和对邻之爱的孩子(1226, 2049, 2116节)。

变得智慧是一回事,理解是另一回事,知道同样是另一回事,而行动又是一回事;尽管如此,在那些拥有属灵生命的人里面,这些依次到来,共存于行动或行为中(10331节)。此外,知道是一回事,承认是另一回事,有信仰又是一回事(896节)。

属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知识处于尘世之光,而已变成信与爱之真理,并由此获得生命的真理处于天堂之光(5212节)。已获得属灵生命的真理通过属世观念被理解(5510节)。属灵的流注从内在人或属灵人进入外在人或属世人里面的知识(1940, 8005节)。知识是容器,可以说是属于内在人的良善与真理的器皿(1469, 1496, 3068, 5489, 6004, 6023, 6052, 6071, 6077, 7770, 9922节)。知识就像镜子,内在人的真理与良善显现在其中,如同在一个形像中(5201节)。它们一起在那里,如同在它们的最外面(5373, 5874, 5886, 5901, 6004, 6023, 6052, 6071节)。

流注是属灵的,而非物质的;也就是说,流注从内在人进入外在人,因而进入外在人的知识;而非从外在人进入内在人,因而不是从外在人的知识进入信之真理(3219, 5119, 5259, 5427—5428, 5478, 6322, 9110节)。人必须从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的真理开始,必须先承认这些真理,然后才可以请教知识(6047节)。因此,对那些以肯定态度对待信之真理的人来说,运用知识理智地确认它们是可以的,但对那些以否定态度对待它们的人来说,是不可以的(2568, 2588, 4760, 6047节)。若不通过知识信服,就不相信神性真理的人永远都不会相信(2094, 2832节)。从知识进入信之真理违反秩序(10236节)。那些如此行的人在天堂和教会的事上变得疯狂(128—130节)。他们陷入邪恶的虚假(232—233, 6047节)。在来世,他们在思想属灵的事时,好像喝醉了(1072节)。关于这种人的性质的详情(196节)。实例说明,若通过知识进入属灵事物,就无法理解它们(233, 2094, 2196, 2203, 2209节)。在属灵的事上,许多有学问的人比简单人更疯狂,因为他们持否定态度,并通过在他们眼前不断丰富的知识确认这种否定(4760, 8629节)。

那些基于反对信之真理的知识进行推理的人推理起来十分敏锐,因为他们基于因不容易被驱散而迷惑并说服人的感官幻觉进行推理(5700节)。何为感官幻觉及其性质(5084, 5094, 6400, 6948节)。那些不明白真理的人,以及那些陷入邪恶的人都能推理信之真理与良善,却不明白它们(4214节)。只是确认教义不是聪明,在确认它之前就看出它是不是真理才是聪明(4741, 6047节)。

死后,除为了理解力和生活通过知识所吸收的东西外,事实知识或记忆知识没什么用处(2480节)。死后,一切知识都会保留下来,只是变得沉寂(2476-2479, 2481-2486节)。

对恶人来说,知识就是虚假,因为它们被用于邪恶;而对善人来说,这些知识是真理,因为它们被用于良善(6917节)。对恶人来说,真实的知识并不真实,无论当他们讲出来时,这些知识看上去如何真实,因为它们里面有邪恶(10331节)。

灵人所拥有的对知识那种欲望的例子(1974节)。天使对知识和智慧拥有一种无限的渴望,因为学问、聪明和智慧是属灵的食物(3114, 4459, 4792, 4976,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6277, 8562, 9003节)。古人的知识是对应和代表的知识,他们藉由这种知识得以进入属灵事物的知识;但如今这种知识完全被抹去了(4749, 4844, 4964—4965节)。

要理解属灵真理,就必须知道以下普遍原则:

1.宇宙万物皆可追溯到良善与真理,以及它们为成为某种事物的结合,因而可追溯到爱与信,以及它们的结合。

2.人拥有理解力和意愿;理解力是真理的容器,意愿是良善的容器;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可追溯到这二者及其结合,正如一切事物都可追溯到真理与良善及其结合。

3.有一个内在人和一个外在人,这二者如天堂与尘世那样彼此有别,然而,此人若要成为真正的人,它们必须成为一体。

4.内在人处于天堂之光,外在人处于尘世之光;天堂之光就是神性真理本身,是一切聪明的源头。

5.内在人中的事物和外在人中的事物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因此从这边来的事物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显现在那边,并且如此不同以致若不通过对应的知识,它们就无法区分。人若不知道这些和许多其它事,在属灵、属天层面只能理解并形成不和谐的观念。这意味着没有这些普遍原则,属世人的知识几乎不能服务于理性人的理解力和成长。这一切清楚表明知识是多么必要。

属天的奥秘 #9396

9396.“然后,他

9396.“然后,他拿起约书来”表与天堂里的圣言结合的文字上的圣言。这从“书”和“约”的含义清楚可知:“书”是指整体上的圣言,如下文所述;“约”是指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 8767, 8778节)。“约书”在此表示主从西乃山上所说的一切话,因为刚才第4节经文说“摩西将耶和华的一切话都写下来”。因此,从狭义上说,“约书”表示在西乃山上揭示给摩西的圣言,而从广义上说,则表示整体上的圣言,因为这是主所揭示的神性真理。由于主通过这真理与教会成员结合,故这真理也由“约书”来表示;因为“约”是指结合。
  但如今没有人知道主通过圣言与教会成员结合是何性质,因为现在天堂关闭了。当今几乎没有人与天使或灵人交谈,由此知道他们如何理解圣言。但这是古人,尤其大多数上古之人所熟知的;因为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在他们当中是很平常的事。这是因为在古时,尤其在上古时代,人们更内在,因为他们在灵里面思考,几乎从身体抽离出来;而现代人更外在,在身体里面思考,几乎从灵抽离出来。正因如此,天堂似乎远离了人类,因为当内在人能从身体抽离出来时,天堂便与内在人联系,而不是直接与外在人联系。这解释了为何主通过圣言与人结合的性质如今不为人知。
  那些基于身体用感官所感知的东西,而不是基于灵用感官所感知到的东西进行思考的人,必以为圣言在天上的含义和在世上的一样,也就是和字义一样。若有人说,圣言在天上的含义就像内在人的思维,摆脱了物质观念,也就是摆脱了世俗、肉体和尘世的观念,这话在今天会被视为一种荒谬的悖论;若有人说,圣言在天上的含义不同于在世上或字面上的含义,犹如天上的乐园不同于地上的乐园,或天上的饮食不同于地上的饮食,则尤其如此。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这种区别何等之大,即:天上的乐园是聪明和智慧;天上的食物是爱和仁的一切良善;天上喝的东西是植根于该良善的一切信之真理。如今,如果听说,当圣言提到乐园、园子或葡萄园时,天上的人不会感知为一个乐园、园子,或葡萄园,而是感知为诸如属于来自主的聪明和智慧的那类事物,或当提到食物与喝的,如饼、肉、酒或水时,天上的人会感知为诸如属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那类事物;并且对圣言的这种感知不是由于对它话的解释,也不是由于以对比的方式看到它们,而是由于对应关系,并且这是他们圣言的实际和真实的感知,因为属于智慧和聪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天上事物或美德就实实在在地对应于世上的这些事物,有谁不会感到大为震惊呢?内在人以同样的方式被造来对应于外在人;因此,居于内在人的天堂也是如此被造来对应于居于外在人的世界。一般来说,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此前的解释已经处处说明,圣言在天上是照着对应关系被理解和感知的,并且这层含义就是内义。
  人若明白刚才所说的这些话,就能知道并在某种程度上发觉,人通过圣言与天堂结合,并通过天堂与主结合;没有圣言,这种结合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些问题,可参看前面多次的说明(2143, 7153, 7381, 8920, 9094e, 9212e, 9216e, 9357等节)。由此清楚可知为何摩西拿起约书,在百姓面前诵读,然后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看哪,立约的血”。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天上,“祭物的血”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地球上的圣言(9393节)。由于“约”表示结合,还由于结合是通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实现的,所以属于来自主的神性真理,或属于圣言的一切都被称为“约”,如写有十诫的石版,包含在摩西五经中的典章、律例和其它一切事物,以及总体上包含在旧约和新约中的一切事物。
  写有十诫的石版被称为约,这一点可见于下列经文:
  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句话,写在石版上。(出埃及记34:28)
  申命记:
  我上了山,要领受石版,就是耶和华与你们立约的版。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就是约版,交给我。我从山上下来,山被火烧着;两块约版在我两手之中。(申命记9:9, 11, 15)
  又:
  耶和华将所吩咐你们当遵行的约指示你们,就是十句话,并将这些话写在两块石版上。你们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们神与你们所立的约。(申命记4:13, 23)
  由于这两块石版被放在会幕中间,也就是最里面的柜子中,所以这柜子被称为“约柜”(民数记10:33; 14:44; 申命记10:8; 31:9, 25, 26; 约书亚记3:3, 6, 8, 11, 14, 17; 4:7, 9, 18; 6:6, 8; 8:33; 士师记20:27; 撒母耳记上4:3-5; 撒母耳记下15:24; 列王纪上3:15; 6:19; 8:1, 6; 耶利米书3:16)。
  摩西五经被称为“约书”,这一点从大祭司希勒家在殿里发现它们明显看出来;对此,我们在列王纪中读到:
  大祭司希勒家在耶和华殿里发现了律法书。他们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发现的约书上的一切话在他们耳边诵读。(列王纪下22:8; 23:2)
  旧约圣言被称为“约”,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那些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地方、有名号,比有儿女更好。(以赛亚书56:4, 5)
  耶利米书:
  当听这约的话,不听从我吩咐你们列祖的这约之话的人,必受咒诅。你们要听从我的声音,照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去行。(耶利米书11:2, 4)
  诗篇:
  对遵守耶和华的约和祂法度的人,耶和华的一切道路都是怜悯和真理。
  又:
  耶和华的怜悯临到敬畏祂的人,从亘古到永远;祂的公义也归于子子孙孙,就是那些遵守祂的约,记念祂的诫命的人。(诗篇103:17, 18)
  又:
  他们不遵守神的约,不肯行在祂的律法中。(诗篇78:10)
  此处“神的约”被称为神的“律法”。从广泛意义上说,“律法”表示整部圣言,从不怎么广泛的意义上说,表示圣言的历史部分,从狭义上说,表示摩西所写的圣言,从最狭义上说,表示十诫(参看6752节)。
  新约圣言也被称为“约”,这一点可见于耶利米书:
  看哪,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中间,写在他们心上。(耶利米书31:31, 33)
  “以色列家”表示属灵教会;“犹大家”表示属天教会。诗篇:
  我也要立祂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我与祂立的约必坚立。我必不渎犯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话。(诗篇89:27, 28, 34)
  这论及主。“我与祂立的约必坚立”表示神性本身与神性人身的合一,因而也表示圣言,因为主的神性人身就是成了肉身,也就是成为人的圣言(约翰福音1:1-3, 14)。
  神性真理或圣言是一个约或结合的原因是,圣言是来自主的神性,因而就是主自己;正因如此,当人接受圣言时,主自己就被接受了。由此明显可知,主正是通过圣言与人结合;由于主与人结合,故天堂也与人结合,因为天堂凭从主,因而从神性发出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天堂。这解释了为何说天上的人“在主里面”。神性与那些爱主并遵守祂圣言的人结合,这一事实可见于约翰福音(14:23)。
  由此可见“立约的血”表示主通过圣言经由天堂与人结合。在撒迦利亚书也是:
  我必从以法莲剪除战车、从耶路撒冷剪除战马,争战的弓也必剪除。祂必向列族讲和平,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你也如此,我因与你立约的血,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撒迦利亚书9:10, 11)
  人若对内义一无所知,在这些几节经文中可能看不见任何东西,只会想到诸如包含在字义中的那类事物;也就是说,只会想到战车要从以法莲被剪除,战马从耶路撒冷被剪除,争战的弓也要剪除,最后就是“立约的血”是指主的宝血,那些被埋在罪中的人将因宝血而得释放;还以各种方式来解释那些被掳而囚在无水之坑里的人究竟是指谁。但是,人若知道圣言的内义,就会明白,此处论述的是神性真理,这真理在荒废或荒凉,也就是不再被人在信仰和内心上接受之后,就将通过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之真理得以恢复;因此,那些相信并遵行它的人将通过它与主自己结合。这一切从这几节经文中几个词的内义看得更清楚,如:“战车”是指教会的教义(2760, 5321, 5945, 8215节);“以法莲”是指教会被启示的理解力(5354, 6222, 6238节);“马”是指对圣言的理解(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534, 8029, 8146, 8148节);“耶路撒冷”是指属灵教会(2117, 3654, 9166节);“弓”是指真理的教义(2686, 2709节);“争战”是指涉及真理的争战或冲突(1664, 2686, 8295节)。
  从这些含义明显可知,“从以法莲剪除战车、从耶路撒冷剪除战马,争战的弓也必剪除”表示就教会对神之真理的一切理解而言,神之真理的荒废;“被掳而囚在无水之坑里的人因立约的血而被释放出来”表示通过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所实现的恢复。“血”表示神性真理真理,“约”表示结合,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说明;“被掳而囚在坑里的人”表示那些通过主的降世而得救的属灵教会成员(参看6854节)。经上之所以说“无水的坑”,是因为“水”表示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 7307, 8137, 8138, 8568, 9323节)。
  

属天的奥秘 #6068

6068.“看哪,他

6068.“看哪,他们正在歌珊地”表它们在记忆知识所在的属世层的中间。这从“歌珊”的含义清楚可知,“歌珊”是指属世层的中间或至内在部分(参看5910, 6028, 6031节)。至于它们在属世层的中间,情况是这样:一旦教会的良善与真理,也就是教会从主的圣言所接受的东西在属世层中得到承认,并以信仰被接受,它们就会占据那里的中间位置。因为那些直接被关注的事物在中间,而那些没有直接被关注的事物则在边缘。因此,那些在中间的事物看得很清楚,而那些在边缘的事物则看得很模糊。
  其中的情形与眼睛的看见是一样的。眼睛直接看到的物体在中间,也就是在中心,看得很清楚;而眼睛没有直接看到的物体在边缘,远离中间,看得很模糊。因为内眼,也就是理性心智,从天堂之光获得自己的视觉;它观看在它自己之外的属世层中的那些事物,也就是记忆知识,犹如肉眼观看在它自己之外的物体或物体的整个领域。内在视觉指向给予最大快乐并接近内心的事物,它将自己的注意力直接集中在它们上面,就像外在视觉专注于它的物体领域中同样令人快乐的事物。因此,内在视觉专注于最与此人所在的真理并良善一致的记忆知识。那时,对此人来说,这些记忆知识就在中间。内在视觉观看记忆知识的原因是,它是属灵的,因而将其注意力指向属灵事物,从而指向记忆知识,因为这些是属灵视域的对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