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41

六、天堂由无数社群构

六、天堂由无数社群构成

41.无论在哪个天堂,天使都不住在一个地方,而是照他们所处的爱与信之良善的不同而分为大大小小的社群,处于相似良善的天使形成一个社群。在天堂,良善具有无限多样性,每位天使可以说就是他自己的良善。

注:无限多样性是存在的,从来没有哪两样事物是完全相同的(7236, 9002节)。所以,天堂具有无限多样性(684, 690, 3744, 5598, 7236节)。在天堂,无限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3744, 4005, 7236, 7833, 7836, 9002节)。这些多样性通过真理存在,各人的良善所来自的真理多种多样(3470, 3804, 4149, 6917, 7236节)。正因如此,天堂里的所有社群和一个社群里的所有天使都彼此不同(690, 3241, 3519, 3804, 3986,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然而,他们都凭来自主的爱合而为一(457, 3986节)。

属天的奥秘 #4700

4700.“他父亲就

4700.“他父亲就责备他,对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表愤慨。这从“责备”的含义清楚可知,“责备”是指愤慨,尤其因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真理的宣告,这种宣告由“作梦”来表示(4682, 4693, 4695节)。“约瑟的父亲和哥哥”在此表示来源于古代宗教的犹太教。犹太教的外在大部分类似于古教会的外在。然而,外在里面有一个内在,是那些属于古教会之人的情形,而非那些属于犹太教之人的情形。因为犹太人不承认任何内在,无论过去还是今日。然而,尽管他们不承认内在,但仍有某种内在之物存在。这外在及其内在在此被称为“父亲”,没有内在的外在则被称为“哥哥”。这就解释了接下来的这两句话:“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这头一句话表示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的憎恶,后一句话表示真理仍存留在他们的宗教中。
基督教会的情形差不多也是这样。在那里,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在领受圣餐,吃饼喝酒时,只想到他们应当这样做,因为这是命令,并且教会一直遵守。其中有些人也认为饼和酒是神圣的,但并不认为饼和酒含有神圣之物是因为“饼”对应于天上爱与仁的神圣,“酒”对应于天上仁与信的神圣(3464, 3735节)。而那些既处于外在,同时也处于内在敬拜的人并不尊崇饼和酒,而是尊崇这些所代表的主;爱、仁与信的神圣皆源于祂。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教义,而是出于被他们融入生活的爱、仁与信。

属天的奥秘 #4005

4005.“当日,拉

4005.“当日,拉班把有纹的、有点的公山羊都挑出来”表那些散布于邪恶与虚假当中并与其混杂的良善之真理被单独挑出来,它们属于“拉班”所表示的良善。这从“挑出来”、“公山羊”、“纹”和“斑”的含义清楚可知:“挑出来”是指单独挑出来;“公山羊”是指良善之真理,如下文所述;“纹”(party-colored)是指散布于邪恶当中并与其混杂的事物,也如下所述;“斑”是指散布于虚假当中并与其混杂的事物,如前所述。此处之所以先提及“公山羊”,然后提及“母山羊”,是因为“公山羊”表示良善之真理,“母山羊”表示真理之良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如前所述(3995节)。
在圣言中,公和母被仔细区分开来,这一点从祭物和燔祭明显看出来,因为经上明确规定了当献的是公羔羊还是母羔羊,是母山羊还是公山羊,是母绵羊还是公绵羊等等。由此清楚可知,公表示一种事物,母则表示另一种事物。一般来说,“公”表示真理,“母”表示良善。故此处“公山羊”表示良善之真理,随后提到的“母山羊”表示与这些真理结合的良善。公与母之间的这种区别也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他把有纹的公山羊挑出来,而不像母山羊那样,把有点的挑出来;因为“纹”表示散布于邪恶当中并与其混杂的真理;而“点”(speckled)表示散布于邪恶当中并与其混杂的良善(3993节)。准确来说,与邪恶混杂的真理属于理解或认知,而与邪恶混杂的良善属于意愿。这就是二者彼此间的区别。它们都出自“拉班”所表示的良善,这一点从公山羊和母山羊都取自拉班羊群的事实明显可知。因为在圣言中,“羊群”表示良善与真理,或也可说,表示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因而表示那些属于主教会的人。
这个奥秘无法进一步予以解释,因为它无法清晰呈现给尚未在良善与真理上得到指教,同时得到启示的心智。事实上,人必须知道何为 良善之真理,源它们的是哪种良善,以及这一事实:如此众多的各种事物是从此处拉班所代表的这种良善当中单独挑出来的。对这些事一无所知的人不知道每种良善都包含无数事物,事实上所包含的事物如此众多,以致连最有学问的人也几乎无法将它们分门别类。因为既有通过真理所获得的良善,以及由这些良善所生的真理;也有反过来又通过这些真理所获得的良善;还有从良善所生的真理,这些真理也是以一个系列而存在的。既有与邪恶混杂的良善,也有与虚假混杂的真理,如前所述(3993节);它们的这种混杂和相互调和如此各异,并且多种多样,以至于数不胜数。它们也照着人们所经历的一切生命状态而各异,而生命的这些状态一般照着这些人的年纪,尤其照着他们的各种情感而各异。由此可在某种程度上明白,如此众多的各种事物能从“拉班”的良善中被挑选出来;其中有一些与雅各的儿子们所表示的真理联结;有一些则被留下;其它的便源于这些留下的。不过,如前所述,这些事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无法被理解,除非心智在良善与真理上得到指教,同时得到启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