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41

六、天堂由无数社群构

六、天堂由无数社群构成

41.无论在哪个天堂,天使都不住在一个地方,而是照他们所处的爱与信之良善的不同而分为大大小小的社群,处于相似良善的天使形成一个社群。在天堂,良善具有无限多样性,每位天使可以说就是他自己的良善。

注:无限多样性是存在的,从来没有哪两样事物是完全相同的(7236, 9002节)。所以,天堂具有无限多样性(684, 690, 3744, 5598, 7236节)。在天堂,无限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3744, 4005, 7236, 7833, 7836, 9002节)。这些多样性通过真理存在,各人的良善所来自的真理多种多样(3470, 3804, 4149, 6917, 7236节)。正因如此,天堂里的所有社群和一个社群里的所有天使都彼此不同(690, 3241, 3519, 3804, 3986,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然而,他们都凭来自主的爱合而为一(457, 3986节)。

属天的奥秘 #8717

8717.“所有大事

8717.“所有大事,叫他们都要呈到你这里”表一切皆从神直接发出的真理而存在。这从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摩西是指直接从神发出的真理(参看7010, 7382节);“所有大事,叫他们都要呈到他这里”表示一切皆从这真理而存在。从字义来看,似乎一切都要被呈到神性真理那里;但由于一切皆从主经由从祂发出的真理而来,因为生命完全源于祂,所以在内义上的意思不是指呈到真理这里,而是来自这真理。此中情形犹如前面关于流注的说明(3721, 5119, 5259, 5779, 6322节),即:流注行进的方向不是从外层到内层,而是从内层到外层。原因在于,一切外层的形成都是为了服务于内层,正如工具因服务于它们的主因,离开主因的工具因是死因。要知道,内义上的事物照着它们的真正性质来呈现,而不是照着它们显现在字义上的性质来呈现。
此处这事的真正性质是,主通过从祂自己发出的真理掌管一切事物,直至最具体的事物,但不是像世上的国王那样来掌管,而是像天堂和宇宙之神那样来掌管。世上的国王只是总体上负责一个国家,而他的首席大臣和各级官员则负责具体事务。神不是这样,因为神看到万物,自永恒就知道万物,提供万物直到永远,并从祂自己使万物保持在自己的秩序中。由此明显可知,与世上的国王不同,主不仅对整体有全面的照顾,还对万物有一个具体和个别的照顾。祂对事物的调节直接通过从祂自己发出的神之真理,间接通过天堂实现。不过,通过天堂的间接调节也等同于祂的直接调解;因为凡从天堂来的,皆经由天堂从祂而来。天上的天使不仅知道这是真的,还在自己里面觉察到这一点。关于主对事物的神性调节,或祂的提供在一切事物中运作,无论总体上还是具体地,事实上在一切事物中的最具体方面运作,无论它在一个人看来与这一点似乎多么不同(参看4329, 5122e, 5904e, 6058, 6481-6487, 6490, 6491节)。
不过,这个主题很难进入任何人的思维观念,最难进入那些信靠自己的精明之人的思维观念;因为他们将所发生的有益于他们的一切事都归因于他们自己,将其余的事都归因于运气或机遇,很少将它们归因于神的旨意。因此,他们将所发生的事归因于死因,而不是归因于活因。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他们的确会说这是神所做的,甚至说没有什么事不是祂做的;但很少有人,几乎没有人从心里相信这一点。那些以为一切幸福在于世俗和肉体事物,也就是说,在于重要的地位和财富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们相信唯独这些才是神性祝福。因此,当他们看到许多坏人大量拥有这些东西,而好人却不怎么拥有时,就从心里弃绝并否认神的旨意在任何具体事物中;却没有想到,被神祝福意味着永远幸福快乐,主将那些短暂存留的事物(相对来说,世俗事物就是短暂的)仅仅视为获得永恒事物的手段。所以主也为那些在世期间接受祂怜悯的善人提供诸如有助于他们永生幸福的那类事物。祂将财富和重要职位赋予那些不会受其伤害的人,拒绝将财富和重要职位给那些会受其伤害的人。然而,对后者来说,他们在世期间,祂赋予他们因少数事物,而非重要职位和财富而欢乐,并且比那些拥有财富和重要职位的人更满足的能力。

属天的奥秘 #4067

4067.“看哪,向

4067.“看哪,向他不如从前了”表对“雅各”所表良善的状态完全改变了;然而没有任何东西从那良善那里被夺走,除了与居间良善的结合外,它(即“雅各”所表之良善)所拥有的是它以前就拥有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向他不如从前了”表示对雅各,也就是“雅各”所表示的良善的状态完全改变了;这一点从前文也可以看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东西从拉班,也就是从“拉班”所表示的良善那里得来。相反,它所拥有的是它以前就拥有的。
为使人们能理解良善与真理以哪种方式存在于人里面,必须揭示某些几乎不为人知的事。的确,人们知道并承认一切良善和一切真理皆来自主;有些人还承认流注的存在,然而,这流注的性质却不为人知。由于这种无知,至少人们不会发自内心承认这一真理:人的周围有灵人和天使,他的内在人就居于他们中间,并由此被主统管;即便在谈到这一真理时,人们也几乎不相信它。来世有无数社群,这些社群被主照着良善与真理的一切属而有序排列和安置;处于对立面的社群则照着邪恶与虚假的一切属来排列和安置。它们被如此有序排列和安置,以致良善与真理的属,以及这属的种类,甚至不同种类,无不与这类天使社群相联结,或无不与天使社群相对应。而另一方面,邪恶与虚假的属,以及这属的种类,甚至不同种类,也无不与魔鬼社群相对应。每个人就其内层,即就其思维和情感而言,都在这类天使或魔鬼的社群当中,尽管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所思想和意愿的一切皆来自这一源头,以致若他所在的灵人或天使社群从他那里被夺走,他就会立刻丧失思维和意愿,甚至立刻倒下,彻底死亡。这就是人之状态的性质,尽管他以为他从自己那里拥有一切事物,或他自己是他所思想和所意愿一切的发出者,并且既没有地狱,也没有天堂,或者地狱离他很远,天堂也离他很远。
此外,人里面的良善在他看来似乎是某种简单物,或一个单一整体;而事实上,它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某种如此复杂的事物,以至于就连它的一般特征,他也绝无法探究明白。这同样适用于人里面的邪恶。人里面的良善如何,与他同在的天使社群就如何;人里面的邪恶如何,与他同在的恶灵社群就如何。这些社群都是人给自己召来的,也就是说,是他将自己置于这类灵人的社群中;因为同类与同类相联。例如:贪婪的人会给自己召来同样贪婪的灵人的社群;爱自己胜过别人、看不起别人的人会召来与他自己相似的人;而以报复为乐的人则会召来具有类似快乐的人等等。这些灵人与地狱相通,而此人就在他们中间,完全受他们控制,以致他不受自己支配,而是受他们支配;尽管他由于自己所享受的快乐、因而所拥有的自由而以为自己支配自己。相反,不贪婪,或不爱自己胜过别人,也没有看不起别人,不以报复为乐的人则住在具有类似心态的天使的社群中,并通过他们被主引领,事实上藉着他的自由而被引向他允许自己被引向的一切良善与真理。他在何等程度上允许自己被引向更内在、更完美的良善,就在何等程度上被转到更内在、更完美的天使社群中。其状态的改变无非是社群的改变。这一事实因我持续多年的经历而在我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因着这些经历对我来说,这种事已变得稀松平常,就像人从小就经历的稀松平常事一样。
由此明显可知人的重生是何情形,人借以被主从旧人状态转到新人状态的居间快乐和良善又是何情形,也就是说,这一切是藉着天使社群并通过这些社群的改变而实现的。居间良善与快乐无非是这类社群,主把它们运用于人,旨在通过它们把人引入属灵和属天的良善与真理中。一旦他被转入这些良善与真理,这些社群就被分离出去,而更内在、更完美的社群则与他相联。“拉班”所表示的居间良善并非表示别的,该良善的分离,也就是本章所论述的主题,也并非表示别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