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558

558a.此外,人越

558a.此外,人越处于天堂之爱(这爱在于喜爱功用和良善,当为了教会、国家、人类社会和同胞而提供它们时,会发自内心感到快乐),就越被主引导,因为这爱是有主在其中并来自主的爱。相反,人越陷入自我之爱(这爱在于为自己的缘故发挥功用、提供良善),就越被自己引导;人越被自己引导,就越不被主引导。由此可知,人越爱自己,就越远离神性,因而越远离天堂。被人的自我引导,就是被人自己的东西引导;而人自己的东西无非是邪恶。因为人与生俱来的邪恶就在于爱自己胜过神,爱世界胜过天堂。每当人在他所行的良善中专注于自己的时候,他就专注于自己、远离良善;而非专注于良善、远离自己;于是他在其良善中表现出自己的形像,而非神性的形像;这一事实也通过经历向我证明了。有些恶灵的居所在北方和南方之间的中部地区,就在天堂的下面;他们特别擅长引诱正直的灵人陷入自我形像,因而陷入各种邪恶。他们通过引诱正直灵人思想自己,或公开通过赞扬的话和恭敬,或暗中将其注意力转向自己而如此行。他们越能得逞,就越将正直灵人的脸转离天堂,也越模糊他们的理解力,把邪恶从他们自己的东西中召唤出来。

注:人通过遗传从父母那里所得的自我形像无非是稠密的邪恶(210, 215, 731, 876, 987, 1047, 2307—2308, 3518, 3701, 3812, 8480, 8550, 10283—10284, 10286, 10731节)。人的自我中心就在于爱自己胜过神,爱世界胜过天堂;当为了自己,也就是人自己的自我时,与自己相比,视其邻舍如无物;因此,它就是爱自己,是对自己和世界的爱(694, 731, 4317, 5660节)。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占据主导地位时,一切邪恶便从这些爱流出(1307—1308, 1321, 1594, 1691, 3413, 7255, 7376, 7488—7489, 8318, 9335, 9348, 10038, 10742节)。这些邪恶就是蔑视他人、敌视、仇恨、报复、残忍和欺骗(6667, 7370, 7374, 9348, 10038, 10742节)。一切虚假皆从这些邪恶流出(1047, 10283—10284, 10286节)。

558b.自我之爱是对邻之爱的对立面,这一点从二者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来。陷入自我之爱的人对邻人的爱始于自我,因为他声称,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邻舍;这爱从他,如同从中心发出,直达所有与他构成一体的人,并随着他们凭爱与他结合的程度削弱而递减。所有圈子之外的人都被他视为一文不值,而那些反对圈子成员及其邪恶的人则被他视为仇敌,无论这些人的秉性如何,无论他们是否智慧、正直、诚实或公正。但对邻舍的属灵之爱却始于主,从祂,如同从中心发出,直达所有凭爱和信与祂结合的人,并照其爱和信的品质发出。由此可以看出,始于人的对邻之爱就是始于主的对邻之爱的对立面。前者从邪恶发出,因为它从人自己的东西发出;而后者从良善发出,因为它从主发出,而主是良善本身。由此还可以看出,从人及其自我形像发出的对邻之爱是属肉体的;而从主发出的对邻之爱是属天堂的。一言以蔽之,当人沉迷于自我之爱时,这爱便构成头,天堂之爱却构成脚,他则站在天堂之爱上面。如果这爱不服侍他,他就把它踩在脚下。这就是被投入地狱的人看上去仿佛头向下朝向地狱,脚向上朝向天堂的原因(参看548节)。

注:人若不知道何为对邻之爱,会以为人人都是邻舍,要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行善(6704节)。他们还相信人人都是自己的邻舍,因而对邻之爱始于自我(6933节)。爱自己胜过一切,因而被自我之爱掌管的人也使得对邻之爱始于自己(6710节)。解释了每个人成为自己邻舍的方式(6933-6938节)。然而,那些系基督徒并爱神胜过一切的人使得对邻之爱始于主,因为当爱主胜过一切(6706, 6711, 6819, 6824节)。邻舍的不同种类和来自主的良善的不同种类一样多,要照着各人状态的品质以不同的方式向各人行善,这是基督徒的谨慎问题(6707, 6709, 6711, 6818节)。这种不同数不胜数;因此,知道何谓邻舍的古人将仁爱行为分门别类,并赋予它们不同的名称,由此知道每个人在哪方面是一个邻舍,当以哪种方式谨慎地向每个人行善(2417, 6628, 6705, 7259-7262节)。古代教会的教义是对邻之仁的教义,这是他们智慧的源头(2417, 2385, 3419—3420, 4844, 6628节)。

天堂与地狱 #111

111.植物界的事物

111.植物界的事物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总的来说,花园对应于天堂的聪明和智慧;因此,天堂被称为“神的园”和“伊甸园”,人们称其为“天上的乐园”。树木照其种类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和认知相对应,这些感知和认知产生聪明和智慧。因此,拥有对应知识的古人在树林中举行神圣敬拜。出于同样的原因,树在圣言中经常被提及,如葡萄树、橄榄树、香柏树等等;教会和人被比作它们,他们所行的善事被比作果实。此外,从树上,尤其从田间谷物所得的食物,与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相对应,因为这些情感滋养属灵生命,正如地上的食物滋养属世生命。因此,一般来说,饼与对一切良善的情感相对应,因为它尤其是维持生命的食物,还因为饼代表所有食物。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对应,主自称生命的粮或饼;饼在犹太教会有神圣的功用,因为它们被摆在会幕的桌子上,称作陈设饼。通过祭物和燔祭来举行的一切神性敬拜也被称为饼。另外,由于这种对应关系,在基督教会,最神圣的敬拜行为就是提供饼和酒的圣餐。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应的性质。

注:“园子”和“乐园或伊甸园”出于对应而表示聪明和智慧(100, 108节);从经历可得知(3220节)。在圣言中,拥有一种对应关系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同样的含义(2896, 2987, 2989, 2990, 2991, 3002, 3225节)。“树”表示感知和认知(103, 2163, 2682, 2722, 2972, 7692节)。因此,古人在林子里的树底下根据它们的对应举行神性敬拜(2722, 4552节)。天堂的流注进入植物界的成员,如进入树木和植物(3648节)。“食物”出于对应而表示诸如滋养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3114, 4459, 4792, 4976,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5915, 6277, 8562, 9003节)。“饼”表示滋养人的属灵生命的一切良善(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 10686节)。摆在会幕桌子上的饼具有同样的含义(3478, 9545节)。一般来说,祭物被称为饼(2165节)。因此,饼包含一切食物(2165节)。所以,它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的食物(276, 680, 2165, 2177, 3478, 6118, 8410节)。

属天的奥秘 #5576

5576.“饥荒很严

5576.“饥荒很严重”表由于属灵事物的匮乏所造成的荒凉。这从“饥荒”的含义清楚可知,“饥荒”是指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的缺乏(参看3364, 5277, 5279, 5281, 5300节),因而是指荒凉(5360, 5376, 5415节)。由于荒凉来自属灵事物的短缺,进而匮乏,所以“饥荒”也具有这种含义。在灵界或天堂,饥饿不是因肉体食物而饥饿,因为天使并不吃物质食物,也就是人在世上为肉体所带的食物。确切地说,这是因诸如滋养其心智的那类食物的饥饿。这种食物被称为属灵食物,在于理解何为真理,对何为良善有智慧的洞察。说来奇妙,天使被这种食物滋养。
  这一点因以下事实而向我清楚显明:在天堂,死去的小孩子在聪明的真理和智慧的良善上接受教导后,就不再显为小孩子,而是看似成人;这一切取决于他们在良善与真理上的增长。天使以属灵食物为滋养也从这一事实向我清楚显明:天使不断渴望聪明和智慧的事物。到了晚上,也就是当他们经历他们缺乏他们所渴望的东西的状态时,与其它状态相比,这种状态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幸福。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只渴求和渴望新的曙光降临到他们身上,回到充满具有聪明和智慧的幸福生活中。
  理解真理、意愿良善就是属灵的食物;凡反思这个问题的人也能看出这一点。当人在享受滋养肉体的物质食物时,若同时心情愉快,并谈论适宜的话题,那么滋养肉体的物质食物就会变得更有营养。这表明喂养灵魂的属灵食物与喂养肉体的物质食物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这一点从渴望以构成知识、聪明和智慧的观念来充实自己头脑之人的经历进一步明显看出来。他若被剥夺了这些,便开始感到难过和沮丧,就像遭遇饥荒的人那样渴望返回他的属灵食物,从而滋养他的灵魂。
  属灵的食物滋养灵魂,犹如物质食物滋养肉体;如在摩西五经: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人活着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3;马太福音4:4)
  一般来说,“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一切智慧的真理,尤指圣言;圣言是智慧观念的基础和源头。约翰福音: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约翰福音6:27)
  显然,这“食物”就是从主发出的智慧之真理。
  由此也可知主在同一章所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翰福音6:55)
  也就是说,主的“肉”是指神性良善(3813节),祂的“血”是指神性真理(4735节)。因为当主将祂的整个人身变成神性时,祂的肉无非是神性良善,祂的血无非是神性真理。必须明白,神性里面没有任何物质的东西;因此,在至高意义上,也就是当论及主时,“食物”指的是指向拯救人类的神性之爱的良善。这食物就是主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所表示的:
  耶稣说对门徒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约翰福音4:32, 34)
  “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是指拯救人类;成就这一切的神性属性就是神性之爱。由此可见“饥荒”在灵义上表示什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