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65.至于尘世之爱,它反对天堂之爱的强烈程度不如自我之爱,因为它里面没有隐藏那么多的邪恶。尘世之爱在于想千方百计地将他人的财富转到自己那里,把心思放在财富上,允许世界吸引他,将他引离属灵之爱,也就是对邻之爱,进而引离天堂和神性。这爱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人爱财是为了获得升迁,而这仅仅因为他们喜欢升迁。有人是为了财富而喜欢升迁和高位。有人爱财是为了财富所提供的种种世间快乐。有人爱财纯粹是为了财富本身,这就是贪婪,诸如此类。求财的目的被称为财富的功用;目的或功用赋予爱以品质;因为爱的品质取决于所关注的目的;其它一切事物都作为手段而服务于它。
3.在教会中,那些否认主,只承认父,且确认这种信仰的人都在天堂之外;他们因不能接受来自唯独敬拜主的天堂的任何流注,故逐渐丧失在任何事上思考真理的能力,最终变得如同哑巴,要么说话愚蠢,手臂来回摇摆,仿佛关节缺乏力量。同样,那些如苏西尼派那样否认主的神性,只承认祂的人性之人,也在天堂之外。他们被带到前面向右一点,被下放到深渊,因而完全与来自基督教界的其他人隔离。最终,那些声称信一位不可见的神性,称其为宇宙的灵魂,万物皆源于这灵魂,并拒绝对主的一切信之人发现,他们根本不信任何神;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位不可见的神性就是自然界在其最初法则中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无法成为信与爱的对象,因为它不是思维的对象。这等人就被纳入所谓的自然主义者之列。而那些出生在教会之外,被称为异教徒之人的情况与之不同;这些人以后再予以论述。
注:无法以任何观念来领悟的一位神性,无法通过信仰被接受(4733,5110, 5663, 6982, 6996, 7004, 7211, 9356, 9359, 9972, 10067, 1026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