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70.地狱之火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故也是这些爱的一切欲望,因为欲望是爱的延续。凡人所爱的,他就不断贪求。地狱之火也是快乐,因为当人得到他所爱或贪求的东西时,就会感到快乐。人内心的快乐并没有其它源头。所以,地狱之火是从这两种爱,如从它的源头所涌出的欲望和快乐。从这些爱所流出的邪恶就是蔑视他人、敌对、对那些不支持他们之人的敌意、嫉妒、仇恨、报复,以及由此而来的野蛮和残忍。在神性方面,他们否认,随之蔑视、嘲笑和贬损教会的神圣事物。死后,当人成为灵时,这些邪恶就会变成反对这些神圣事物的怒气和仇恨(参看562节)。此外,由于这些邪恶不断呼出对那些被他们视为敌人,并对其充满仇恨和报复之人的毁灭和杀戮,所以其生命的快乐是意欲毁灭和杀戮,并尽可能地如此行,也就是意欲行恶、造成伤害、施以残忍。
这就是圣言中论述恶人和地狱之处的“火”所表示的,我在此从中引用一些经文加以证明:
各人是假冒为善的,是行恶的,并且各人的口都说愚妄的话。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森林中着起来,就旋转上腾,成为烟柱。百姓成为火柴,无人怜爱兄弟。(以赛亚书9:17-19)
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日头要变为黑暗。(约珥书2:30-31)
大地成为烧着的石油,昼夜总不熄灭,烟气永远上腾。(以赛亚书34:9-10)
看哪,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那要来的日子,必把他们烧尽。(玛拉基书4:1)
巴比伦成了鬼魔的住处。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她燃烧的烟往上冒,直到世世代代。(启示录18:2,18;19:3)
他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无底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坑的烟昏暗了。(启示录9:2)
有火、有烟、有硫磺,从马的口中出来。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灾杀了人的三分之一部分。(启示录9:17-18)
若有人拜兽,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斟在神愤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9-10)
第四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日头上,叫日头能用火以热烤人。人被大热所烤。(启示录16:8,9)
他们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19:20;20:14,15;21:8)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马太福音3:10;路加福音3:9)
人子要差遣祂的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祂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马太福音13:41-42,50)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诅咒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马太福音25:41)
他们将被送到那永火里去,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太福音18:8-9;马可福音9:43-49)
财主在地狱对亚伯拉罕说,他在阴间受痛苦。(路加福音16:24)
在这些和其它许多经文中,“火”表示属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欲望,由此而来的“烟”表示出于邪恶的虚假。
启示录21
1.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2.我约翰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
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天上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祂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4.神要擦去他们眼上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5.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对我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
6.祂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和俄梅戛;是初和终。我要将生命水的泉源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
7.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
8.惟有胆怯的、不忠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9.拿着七个金香瓶、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来同我说话,说,你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示你。
10.我在灵里被那天使带到一座又大又高的山上,他将那大城,就是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耶路撒冷指示我。
11.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石,明如水晶。
12.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又有名字写在上头,就是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名字。
13.东边有三门,北边有三门,南边有三门,西边有三门。
14.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
15.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
16.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大。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长、宽、高都是一样。
17.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18.墙的构造是碧玉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
19.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
20.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
21.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
22.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
23.那城不需要日月照耀它,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它,又有羔羊为城的灯。24.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
25.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他们必将列族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
26.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
灵义
整章内容
本章论述了最后审判之后天堂与教会的状态;此后,新教会将通过新天堂而存在于地上,并单单敬拜主(1-8节)。它与主的结合(9,10节)。描述了它出于圣言的聪明(11节);因而它的教义(12-21);以及它的所有性质(22-26节)。
各节内容
第1节.“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表一个新天堂由主通过基督徒形成,如今被称作基督天堂,那些敬拜主,并照其圣言中的诫命生活,因而拥有仁与信的人就在该天堂;所有基督徒的婴孩也在这里(876节)。“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表不是由主,而是由那些从基督教界进入灵界的人所形成的天堂,这些天堂在最后审判之日都被驱散了(877节)。“海也不再有了”表由最初建立教会以来的基督徒所组成的天堂外在同样被驱散,不过这要等到那些写在主生命册上的人从那里被接出去,并得救之后(878节)。
第2节.“我约翰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表在前教会终结时,主要建立新教会,新教会和新天堂要在教义和生活的神性真理上相联(879-880节)。“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表新教会通过圣言与主结合(881节)。
第3节.“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天上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表主出于爱讲说并宣告好消息,以便祂自己将以其神性人身与世人同在(882节)。“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祂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表主的结合,该结合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在主里面,主在他们里面(883节)。
第4节.“神要擦去他们眼上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表主将拿走他们心灵的一切悲伤,以及对罚入地狱、来自地狱的邪恶与虚假并它们所导致的试探的恐惧,他们必不记起它们,因为那使他们受尽苦难的龙已经被逐出去了(844-845节)。
第5节.“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对我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表最后审判完成后,主确认关于新天堂和新教会的一切(886节)。
第6节.“祂又对我说,都成了”表这是神性真理(887节)。“我是阿拉法和俄梅戛;是初和终”表主是天地之神,天上和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祂所造的,由祂的圣治掌管并照圣治成就(888节)。“我要将生命水的泉源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表赐给那些出于属灵的功用而渴慕真理的人,即主将从祂自己通过圣言把有助于这种功用的一切都赐给他们(889节)。
第7节.“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表那些战胜自己里面的邪恶,也就是魔鬼,并且当受到巴比伦人和龙们的试探时没有屈服的人将进入天堂,在那里住在主里面,主也住在他们里面(890节)。
第8节.“惟有胆怯的、不忠的、可憎的”表那些没有处于信,也没有处于仁,因而陷入各种邪恶的人(891节)。“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表所有无视十诫,没有避开其中所提到如罪的任何邪恶,因而活在它们当中的人(892节)。“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表他们拥有地狱,就是对虚假的爱和对邪恶的欲望所在之地(893节)。“这是第二次的死”表罚入地狱(894节)。
第9节.“拿着七个金香瓶、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来同我说话,说,你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示你”表来自主出于天堂至内层的流注和显明,是关于新教会的,新教会将通过圣言与主结合(895节)。
第10节.“我在灵里被那天使带到一座又大又高的山上,他将那大城,就是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耶路撒冷指示我”表约翰被提到第三层天堂,他的视觉被打开了,主的新教会教义以城的形式显现在他面前(896节)。
第11节.“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石,明如水晶”表在新教会,圣言将被理解,因为它将凭其灵义而变得透明(897节)。
第12节.“有高大的墙”表新教会的教义所来自的字义中的圣言(898节)。“有十二个门”表其中对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人凭这些认知被引入新教会(899节)。“门上有十二位天使,又有名字写在上头,就是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名字”表天上的神性真理与良善,也就是在这些认知里面的教会的神性真理与良善,它们会守卫,防止有人进入,除非他凭来自主的衍生物而在它们里面(900节)。
第13节.“东边有三门,北边有三门,南边有三门,西边有三门”表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其中就有来自主出于天堂的属灵生命,被引入新教会也是凭着它们,这些认知是为了那些或多或少处于爱或对良善的情感之人,也为了那些或多或少处于智慧或对真理的情感之人(901节)。
第14节.“城墙有十二根基”表字义中的圣言包含新教会教义的全部事物(902节)。“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表来自圣言关于主和照其诫命生活的教义的全部事物(903节)。
第15节.“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表主将理解和认识主的新教会在教义及其引入真理,以及它们所源自圣言上的性质的能力赐给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904节)。
第16节.“城是四方的”表它里面的公正(905节)。“长宽一样大”表在新教会,良善与真理如本质与形式那样合而为一(906节)。“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长、宽、高都是一样”表新教会出于教义的性质被显示,即其一切事物皆源于爱之良善(907, 908节)。
第17节.“又量了城墙,共有一百四十四肘”表显示新教会中圣言的性质,其一切真理和良善皆源于圣言(909节)。“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表新教会的性质,即它与天堂合而为一(910节)。
第18节.“墙的构造是碧玉的”表对新教会的人来说,圣言字义中的一切神性真理因灵义中的神性真理而透明(911节)。“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表因而新教会的全部就是与来自主出于天堂的光一起流入的爱之良善(912节)。
第19,20节.“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表取自圣言字义的新耶路撒冷教义的全部事物在那里的人当中将照着接受而显现在光中(914节)。“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表在那些直接靠近主,并通过避恶如罪照十诫生活的人当中,源于圣言字义的该教义井然有序的全部事物,因为是这些人而非其他人处于爱神爱邻教义,爱神爱邻是宗教信仰的两大根基(915节)。
第21节.“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表对主的承认和认知将对源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结合为一体,并引入新教会(916节)。“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表新教会及其教义的一切事物在形式上是与来自主出于天堂的光一起流入的爱之良善(917节)。
第22节.“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表新教会不会有任何脱离内在之物的外在之物,因为在其神性人身中的主自己就是那被靠近、敬拜和爱慕的独一无二者,新教会的一切事物皆来自祂的神性人身 (918节)。
第23节.“那城不需要日月照耀它,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它,又有羔羊为城的灯”表新教会之人不会处于自我之爱和自己的聪明,因而不会单单处于属世之光,还将处于唯独来自主出于神性真理的属灵之光(919节)。
第24节.“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表所有处于生活的良善,并信主的人都将在那里照神性真理生活,并在自己里面从内在看到它们,如同肉眼看到物体那样(920节)。“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表所有处于源自属灵良善的智慧之真理的人都将在那里称谢主,并将他们所具有的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都归给祂(921节)。
第25节.“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表那些处于来自主源于爱之良善的真理之人不断被接进新耶路撒冷,因为那里没有任何信之虚假(922节)。“他们必将列族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表那些进去的人将带来称谢、承认和信仰,即主是天地之神,教会的一切真理和宗教的一切良善皆来自祂(923节)。
第26节.“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表那些玷污圣言的良善,歪曲圣言的真理,并出于确认,因而也出于虚假作恶的人无一被接进主的新教会(924节)。“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表除了那些信主并照其圣言中的诫命生活之人外,其他人都不会被接进新教会,也就是新耶路撒冷。
诠 释
876.启21:1.“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表一个新天堂由主通过基督徒形成,如今被称作基督天堂,那些敬拜主,并照其圣言中的诫命生活,因而拥有仁与信的人就在该天堂;所有基督徒的婴孩也在这里。“新天”和“新地”不是指肉眼所见的属世天堂,和世人所居的属世大地,而是指属灵的天堂,和该天堂之地,也就是天使所在之地。谁都明白并承认,所指的是这个天堂,以及该天堂之地,只要他在阅读圣言时,能在某种程度上从纯属世和物质观念中退出。显然,所指的是天使天堂,因为在接下来的这一节,经上说他“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这句话的意思是教会降下来,而不是说什么耶路撒冷降下来;地上的教会由主那里从天使天堂而降,因为天堂天使和地上的世人在教会的一切事物上都合而为一(626节)。由此可见,那些出于这些话,以及本节接下来的话为自己捏造关于世界毁灭、万物更新教条的人曾经或现在的想法何等属世和物质化。
启示录前面,尤其14、15章有几次论述了这个新天堂。它之所以被称作基督天堂,是因为它不同于古天堂(ancient heavens),古天堂由主降世前的教会之人构成。这些古天堂在基督天堂之上;因为天堂就像广袤的穹苍,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每个天堂自身也被划分为三层天堂,即:至内层或第三层天,中间层或第二层天,最低层或第一层天,这个新天堂也是如此。我曾看见他们,并与他们交谈。自最初建立基督教会以来所有敬拜主,照其圣言中的诫命生活,因而从主通过圣言处于仁,同时处于信,由此未处于死信,而是处于活信的人都在这个新天堂。关于该天堂的各种事物,可参看前文(612, 613, 626, 631, 659, 661, 845, 846, 856节)。所有基督徒的婴孩也在这个新天堂,因为天使一直以教会的两大基本要素,即对主是天地之神的承认和遵行十诫的生活来教育他们。
417.对此,我补充这则记事:
我在灵界看见两群羊,一群山羊,一群绵羊。我在想他们是谁,因为我知道,灵界所看到的动物并非动物,而是那里的人之情感和相应思维的对应。于是我往前走近,当靠近时,动物的样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并且显明:组成山羊群的,是那些确认唯信称义的人;组成绵羊群的,则是那些认为仁与信为一,正如良善与真理为一的人。
然后,我与那些看似山羊的人对话,说:“你们为何这样聚集?”他们主要是神职人员,曾以学识上的名声为荣耀,因为他们知道唯信称义的奥秘。他们说,他们聚集起来是要召开一次会议,因为他们听说保罗的话,即“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律法行为”(罗马书3:28)没有得到正确理解,其实保罗在此所说的“律法行为”是指摩西律法为犹太人所定的行为。我们也可从保罗对彼得所说的话清楚看出来,他指责犹太化,尽管彼得也知道没有人因律法的行为而称义(加拉太书2:14-16);而且,保罗还对信的律法与行为的律法(罗马书3:27)、犹太人与外邦人(罗马书3:29,9:24;加拉太书2:14,15)、受割礼与未受割礼的(罗马书2:25-27;3:30;4:9,19等)作了区分,受割礼的是指犹太教徒,和其它地方一样;他还用下列这些话作了总结:
这样,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罗马书3:31)
他所说的这些话都在罗马书(3:27-31)的一系列经文中;在前一章他还说:
原来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罗马书2:13)
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马书2:6)
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哥林多后书5:10)
此外他还说了许多其它事;由此明显可知,保罗拒绝无好行为之信,正如雅各书中所言(雅各书2:17-26)。
保罗所指的是摩西律法为犹太人所定的行为,我们可通过以下考虑进一步来证实:在摩西五经中,为犹太人制定的所有典章律例都被称为“律法”,因而都是“律法的行为”。我们从以下经文发现这一事实:
素祭的条例乃是这样。(利未记6:14,18等)
赎愆祭的条例乃是如此。(利未记7:1)
平安祭的条例乃是这样。(利未记7:11等)
这就是燔祭、素祭、赎罪祭、赎愆祭和平安祭的条例。(利未记7:37)
这是走兽和飞鸟的条例。(利未记11:46等)
这条例是为生育的妇人,无论是生男生女。(利未记12:7)
这就是大麻风灾病的条例。(利未记13:59;14:2,54,57)
这是患漏症的条例。(利未记15:32)
这是疑恨的条例。(民数记5:29,30)
这是拿细耳人的条例。(民数记6:13,21)
这是洁净的条例。(民数记19:14)
这是关于红母牛的条例。(民数记19:2)
为王定的条例。(申命记17:15-19)
实际上,整个摩西五经被称为“律法书”(申命记31:9,11-12,26;路加福音2:22;24:44;约翰福音1:45;7:22-23;8:5及其它地方)。对此,他们还补充说,他们在保罗书信中看到,要照十诫的律法生活,凭仁爱,也就是对邻之爱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8-11), 因而不是凭唯信。他们声称这就是他们被召集的原因。
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便退后;然后从远处看,他们又看似山羊了,时而躺卧,时而站起,但他们背对着绵羊群。他们在深入思考时,似乎躺下了;得出结论时,似乎站起来了。不过,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额上的角,惊奇地发现,它们的角有时向前向上伸,有时弯向后背,最后完全转向后背。就在这时,他们突然都转向绵羊群,但仍是山羊的外形。于是,我再次接近他们,询问发生何事。他们回答说,他们已经得出结论:唯有信产生仁爱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好行为,正如树结果子那样。这时,头顶上一阵电闪雷鸣。随即一位天使出现在两群羊之间,他对着绵羊群喊叫:“别听他们的!他们仍未从先前的信中退出,就是信父神为了儿子的缘故而施怜悯;这样的信不是对主之信;信也不是树,人才是树;唯有悔改并注目于主,你们才会有信;在此之前的信并非信,里头没有丝毫生命。”然后,角弯向后背的山羊想靠近绵羊。但站在他们之间的天使将绵羊一分为二,并对左边的绵羊说:“加入山羊行列吧!只是我告诉你们,豺狼就要来,把他们掳走,而你们也难以幸免。”
不过,绵羊分成两群,并且左边那群听到天使的警告后,他们都面面相觑,说:“我们还是和先前的同伴谈谈吧。”于是,左手边的羊群对右手边的说:“你们为何离弃我们的牧人?信与仁不是为一,正如树与果为一吗?树经由枝延伸到果。倘若折断那连接树和果子的枝子,那果子不也就没有了吗?问问我们的牧师是不是这样。”于是,他们就问牧师,牧师们环顾其余的人,而其余的人向牧师使眼色,暗示那些人说的不错。于是,牧师就回答说的确如此,因为信靠果子得以保全;但他们不会说,信延续到果子里。
接着,右边绵羊群中的牧师有一位起身说:“他们对你们回答说是这样,但对自己的同伴却说不是这样;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于是他们又问:“那他们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教导的,不是他们所想的?”他回答说:“不!他们认为,人为了得救或永生所行的仁之善,也就是所谓的好行为,根本就不是善,乃是恶,因为人想靠自己的行为拯救自己,将那唯一救主的功与义据为己有;人能在其中感觉到自己意愿的一切好行为都是如此。所以他们自己声称来自人的好行为不受祝福,反受诅咒,说这样的人配下地狱,不配上天堂。”
但左边的羊群说:“你错怪他们了。他们不是在我们面前明明地传讲仁及其行为吗?他们还将这行为称为信的行为。”他回答说:“你们不明白他们的讲道;只有在场的神职人员才会留意和明白。他们只想到道德的仁爱,及其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良善,将这些称为信之良善,然而它们根本就不是。因为无神论者同样能做出这些善行,并且形式上一模一样。所以,他们一致声称:没有人能靠任何行为得救,唯有靠着信。我们用类比来说明这一点:一棵苹果树结出苹果;但如果一个人为了得救而行善,就好比这树通过延伸结出那些苹果,那么这些苹果就会从内腐烂,生满虫子。他们还说,葡萄树能结葡萄;但如果人真得行出属灵的良善,就像葡萄树结出葡萄那样,那么他只会产出野葡萄。”
然后,他们又问:“他们的仁之善或行为,也就是信的果子,是怎样的性质?”他回答说:“它们是看不见的,来自圣灵、在人的里头,人对此一无所知。”但他们说:“即便人对此一无所知,也定然有某种联结吧,要不然,它们怎能被称为信的行为呢?或许那时,那些不可察觉的良善通过某种间接的流注被注入到人的自愿行为中,比如通过意愿的某种情感、志向、灵感、激励和奋发;通过思考时的一点默示和由此而来的劝诫、悔罪、因而通过良知,以及由此而来的或像小孩子或像智者那样遵行十诫和圣言的一股冲动和顺从,或通过具有类似性质某种其它东西。”
但这位牧师回答说:“不!就算他们声称通过这类方法会产生联结,因为好行为是因着信,他们在讲道时仍会以这种方式充满这些话,即:最终结果是,它们不是从信发出的;然而,有些人会坚持这类行为是信的迹象,而不是信与仁结合的纽带。有的通过圣言设想出一种联结。”这时他们说:“当人自发自愿地照着圣言行事时,不就有了联结吗?”但他回答说:“他们并非此意,而是唯独将其归因于聆听圣言,因此并非归因于对圣言的理解,唯恐有什么东西会通过理解力明明地进入人的思维和意愿。他们断言,人里面但凡自发自愿之物都是邀功的,人在属灵的事上和木头一样,不能开始、意愿、思考、理解、相信、运作和配合任何事。不过,若圣灵通过信流入讲道者的话语中,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这些是口的行动,而非身体的行动;同样因为人凭信与神行动,却凭仁与人行动。”
但当他们中的一员听到说这种联结仅仅通过聆听圣言,而不用理解圣言就能成就时,愤慨地说:“难道这就是唯独靠着圣灵而理解圣言的方法?而人在会众中却别过脸去,或像一根柱子那样坐着充耳不闻,或睡着了,或仅仅通过圣言书卷的发散物就行了。还有比这更荒唐的吗?”此后,右边羊群中有一个人在判断力上胜过其余人,他请求大家听他一言,说:“我曾听一个人说:‘我种了一个葡萄园。如今我要喝这葡萄酒,直到一醉方休。’但另一人问他:‘你用自己的右手端起自己的酒杯来喝吗?’他回答说:‘不!是用看不见的手和看不见的酒杯。’另一人则回应:‘那你肯定醉不了。’”稍后这人又说:“恳请你们听我说。我跟你们说,当从所理解的圣言饮用葡萄酒。主就是圣言,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圣言不是出自主吗?主不是因此而在其中吗?那么,你们若通过圣言行善,不就是通过主、通过祂的话和旨意行善吗?若你们同时仰望主,祂还会引领你们,使你们行善,祂也会透过你们去行善,以致你们如同凭自己行善。奉王的话和旨意去办事时,有谁会说:‘我是照着自己的话或命令、按我自己的意愿这样做的?’”说完这番话,他转向那些神职人员说:“你们这些神的仆人啊,不要将羊群引入歧途。”
听到这些话,左边绵羊群大部分退出来,加入右边的绵羊群。这时,一些神职人员还说:“这些话我们闻所未闻。我们是牧人,不能撇下这些绵羊。”于是,他们也随同退出来,并说:“此人所言极是。凡通过圣言、因而通过主、照祂的话和旨意行事的人,谁会说:‘我是出于自己做这一切的呢?’照王的话和旨意行事的人,谁会说:‘我是出于自己做这一切的呢?’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何一直找不到教会团体所承认的信与行为的结合,这乃是天意。它不可能被找到,因为这种结合无法给出;事实上,他们的信不是对主之信,因为主就是圣言,因而它也不是来自圣言的信。”但其余的牧师却离开了,边挥帽子边喊:“唯有信!唯有信!唯信长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