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47.这清楚表明主在天堂同在的性质,即:祂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同在,就在从祂发出的良善与真理中;因此,在天使当中,祂住在自己的东西里面,如前所述(12节)。对主同在的这种感知就在他们的内层;他们的眼睛正是凭这些内层看见,因为视觉就是持续的感知,因而他们在自己之外看见主。这说明主在他们里面,他们在主里面是什么意思,正如主自己所说: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翰福音6:56)
“主的肉”表示神性良善,“主的血”表示神性真理。
注:在圣言中,“主的肉”表示祂的神性人身和爱之神性良善(3813, 7850, 9127, 10283节)。“主的血”表示神性真理和信之神圣(4735, 4978, 6978, 7317, 7326, 7846, 7850, 7877, 9127, 9393, 10026, 10033, 10152, 10210节)。
590.“后悔”与智慧有关,而“心中忧伤”与爱有关。若不参考存在于人身上的东西,也就是借助表象,这一点无法解释清楚。人的每个思维观念都包含来自理解力的某种东西和来自意愿的某种东西,也就是说,来自其思维的某种东西和来自其爱的某种东西。无论什么观念,若不从他的意愿或爱汲取某种东西,就不是一个观念,因为他只能出于他的意愿思考。思维和意愿之间存在一种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婚姻,以至于人的思维观念里面天生就有,或粘附着属于其意愿或爱的东西。从人的这种状态可以知道构成主怜悯的东西,即智慧与爱,或确切地说,似乎有可能对它们形成某种概念。故在先知书,尤其以赛亚书,对每个事物的双重表述几乎无处不在:一种表述包含属灵之物,另一种表述则包含属天之物。主怜悯的属灵一面是智慧,属天一面则是爱。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