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73

十、因此,每位天使都

十、因此,每位天使都显为一个完整的人形

73.我们在前面两章已经说明,天堂整体上类似一个人,天堂的每个社群同样类似一个人。从那里所阐述的一系列原因可推知,这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天使。由于天堂是最大形式的人,一个天堂社群是一个较小形式的人,故一位天使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人。因为在最完美的形式,如天堂的形式中,部分里面有整体的样式,整体里面有部分的样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堂是一个共享体。事实上,它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与每个人分享,每个人则接受他从这共享当中所得来的一切。一位天使就是一个接受的容器,并凭该容器而成为最小形式的天堂,如前面章节所说明的。而一个人只要接受天堂,也是一个容器、一个天堂和一位天使(参看57节)。这一点在启示录是如此描述的:

又量了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启示录21:17)

“耶路撒冷”在此表示主的教会,在更高意义上表示天堂;“城墙”表示真理,也就是抵御虚假与邪恶攻击的一道防线;“一百四十四”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良善与真理;“尺寸”表示品质;“人”表示一切良善与真理,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所在之处,因而表示天堂所在之处。一位天使因具有这些特征也是一个人,故经上说“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这就是这些话的灵义。若没有灵义,谁能理解“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是“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呢?

注:“耶路撒冷”表示教会(402, 3654, 9166节)。“城墙”表示抵御虚假与邪恶攻击的真理(6419节)。“十二”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真理与良善(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七十二”和“一百四十四”所表相同,因为144就是12与12的乘积(7973节)。在圣言中,一切数字皆表示事物(482, 487, 647, 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4495, 5265节)。乘出来的数和相乘得出这数的简单数具有相同的含义(5291, 5335, 5708, 7973节)。在圣言中,“尺寸”表示事物在真理与良善上的品质(3104, 9603节)。关于圣言的灵义或内义,可参看对《启示录》中白马的解释和《天堂教义》的附录。

属天的奥秘 #2953

2953.“你若愿意

2953.“你若愿意,请听我”表示更内层的流注,这从一系列对话清楚可知。“亚伯拉罕对以弗仑说话”表示流注,如刚才所述(2951节)。此处对话继续进行,亚伯拉罕的话,即“你若愿意,请听我”引起以弗仑的注意;所以这句话表示一种更内层的流注。内义具有这种性质:这些词和短语本身几乎什么都不是;但从整个思路流入的它们的意义却呈现出一种观念,事实上在天使面前呈现出一种属灵观念;外在意义或字义则为理解这种观念充当平台或对象。因为人的思维观念是天使的属灵思维的对象,或说人的思维观念触发天使的属灵思维。事实上,起到这种作用的人的思维观念主要来自圣言,因为圣言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词都具有一个灵义,或说表示某种事物。天使立刻就意识到这些形像来自圣言,因为圣言中的属灵和属天事物按其最适当、排列最完美的次序接踵而至;这些事物凭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的至内在意义而包含神圣之物在里面

属天的奥秘 #5115

5115.“好像发了

5115.“好像发了芽”表使重生得以实现的流注。这从“发了芽”或长叶,然后开花的含义清楚可知,“发了芽”或长叶,然后开花是重生的第一步。之所以表示流注,是因为当人正在重生时,属灵的生命就流入他,极像一棵树开始发芽时,通过太阳的热接受自己的生命。在圣言的各个地方,人的出生都被比作植物界的成员,尤其被比作树。如此作比的原因在于,整个植物界,以及动物界皆代表诸如存在于人里面的那类事物,因而代表诸如存在于主国度里面的那类事物。因为人是最小形式的天堂,这从各章末尾关于人与大人,也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可以看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何古人把人称作小宇宙;若对天上的状态知道得更多,他们还会称他为小天堂。因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参看2758,3483,4939节)。
  但正在新生,也就是正在被主重生的人尤其被称为天堂;因为那时,来自主的神性良善与真理,因而天堂被植入他。事实上,正在重生的人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开始;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种子”表示从良善所获得的真理。他也像一棵树那样长出叶子,然后开花,最后结果;因为他产出属于聪明的那类事物,这在圣言中以“叶子”来表示;然后产出属于智慧的那类事物,这以“开花”来表示;最后产出属于生活的那类事物,也就是行为上的爱与仁之良善,这在圣言中以“结果”来表示。这就是存在于一棵结出果实的树和一个正在重生的人之间的代表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如此之大,以至于只要对属灵的良善与真理有所了解,人就能凭一棵树获知重生的性质。由此可见,酒政所梦见的“葡萄树”以代表性的方式充分描述了就受理解力支配的感官能力而言,人重生的整个过程。该过程首先以三根枝子来描述,然后以发了芽、接着以开了花,后来以一挂一挂成熟的葡萄,最后以酒政把它们挤到法老的杯里,并递给他来描述。
  此外,经由天堂从主流入的梦从来都是照着代表出现的,也就是说,从来不是别的东西,只是基于代表的场景。因此,凡不知道自然界中这样或那样的事物代表什么的人,尤其完全没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皆为代表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以为这些代表纯粹是诸如人人在日常用语所用的那种对比。它们的确是对比;但它们是诸如相对应,因而当处于内层天堂的天使在谈论属于主国度的属灵或属天事物时,在灵人界实际呈现为可见物体的那种。关于梦,可参看前文(1122,1975,1977,1979-198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