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因此,每位天使都显为一个完整的人形
73.我们在前面两章已经说明,天堂整体上类似一个人,天堂的每个社群同样类似一个人。从那里所阐述的一系列原因可推知,这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天使。由于天堂是最大形式的人,一个天堂社群是一个较小形式的人,故一位天使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人。因为在最完美的形式,如天堂的形式中,部分里面有整体的样式,整体里面有部分的样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堂是一个共享体。事实上,它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与每个人分享,每个人则接受他从这共享当中所得来的一切。一位天使就是一个接受的容器,并凭该容器而成为最小形式的天堂,如前面章节所说明的。而一个人只要接受天堂,也是一个容器、一个天堂和一位天使(参看57节)。这一点在启示录是如此描述的:
又量了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启示录21:17)
“耶路撒冷”在此表示主的教会,在更高意义上表示天堂;“城墙”表示真理,也就是抵御虚假与邪恶攻击的一道防线;“一百四十四”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良善与真理;“尺寸”表示品质;“人”表示一切良善与真理,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所在之处,因而表示天堂所在之处。一位天使因具有这些特征也是一个人,故经上说“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这就是这些话的灵义。若没有灵义,谁能理解“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是“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呢?
注:“耶路撒冷”表示教会(402, 3654, 9166节)。“城墙”表示抵御虚假与邪恶攻击的真理(6419节)。“十二”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真理与良善(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七十二”和“一百四十四”所表相同,因为144就是12与12的乘积(7973节)。在圣言中,一切数字皆表示事物(482, 487, 647, 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4495, 5265节)。乘出来的数和相乘得出这数的简单数具有相同的含义(5291, 5335, 5708, 7973节)。在圣言中,“尺寸”表示事物在真理与良善上的品质(3104, 9603节)。关于圣言的灵义或内义,可参看对《启示录》中白马的解释和《天堂教义》的附录。
9406.“祂脚下”表最低层的含义,即字义本身。这从“脚”的含义清楚可知,“脚”是指属世事物(参看2162, 3147, 3761, 3986, 4280, 4938-4952节),因此,脚下或脚底是指自然界的最低层事物。此处“脚下”之所以表示圣言最低层的含义,即字义,是因为这些话论及来自主且就是主的神性真理或圣言,这从前文可以看出来。神之真理或圣言的最低层,就是诸如存在于字义,也就是属世意义中的圣言,因为它面向属世人。字义包含一个内义在里面,内义相对来说是属灵和属天的,这一点从迄今为止关于圣言的一切说明清楚看出来。不过,一个人越世俗和肉体化,就越不明白这一点,因为他不允许自己被提升到属灵之光中,从那里看到圣言是何性质,即:圣言在字面上是属世的,在内义上是属灵的。事实上,从灵界,或天堂之光能看到低层事物,直至最低层事物的性质,但反过来不行(9401e节);由此可见,圣言在字面上就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
由于圣言在字面上是属世的,而“脚”表示属世事物,所以圣言的最低层,和教会的最低层一样,被称为“耶和华的脚踏之地”,也被称为“祂的脚凳”,以及相对来说“云”和“昏暗”,如以赛亚书:
你的城门要时常开放,昼夜不关,使人把列族的军队带来归你,他们的王也必在仪仗中被引来。黎巴嫩的荣耀,就是松树、杉树、黄杨树,都必来归你。为要修饰我圣所之地,我也要使我脚踏之地得荣耀。(以赛亚书60:11, 13)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祂的国度和教会。“列族的军队”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的人;“王”表示那些处于信之真理的人。“列族”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的人(参看1259, 1328, 1416, 1849, 4574, 6005节);“王”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1672, 2015, 2069, 3009,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黎巴嫩的荣耀”或香柏树是指属灵良善和真理;“松树、杉树、黄杨树”是指相对应的属世良善和真理;“圣所之地”是指天堂和教会,以及圣言;“脚踏之地”是指最低层的天堂和教会,以及圣言。在此之所以也表示圣言,是因为天堂之为天堂,教会之为教会,凭的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教会和天堂的神性真理是圣言。这也解释为何会幕最里面的部分,就是盛有律法的约柜所在之处,被称为“圣所”,因为“律法”就是圣言(6752节)。同一先知书:
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以赛亚书66:1)
诗篇:
你们当尊崇耶和华我们的神,在祂脚凳前敬拜;祂本为圣!在祂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祂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诗篇99:5-7)
他们要敬拜的“耶和华脚凳”是指最低层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圣言。“摩西和亚伦”在代表意义上是指圣言(参看7089, 7382, 9373, 9374节);“云”是指字面上的圣言,或最低层的神性真理(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 4060, 4391, 5922, 6343e, 6752, 8106, 8781节);由此明显可知“在云柱中说话”表示什么。
又:
我们听说祂在以法他,我们在森林的田野找到祂。我们要进祂的居所,在祂脚凳前下拜。(诗篇132:6, 7)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以及祂自己在圣言中的显示;“以法他找到祂”表示在圣言的属灵-属天意义中找到祂(4585, 4594节);“在森林的田野”是指在圣言的属世意义或字义中(3220, 9011e节);“脚凳”表示存在于圣言最低层的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又:
耶和华使天下垂,幽暗在祂脚下。祂以黑暗为藏身之处,就是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因祂面前的光辉,祂的厚云行过。(诗篇18:9, 11, 12)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在圣言中的降临和同在;“祂脚下的幽暗”表示圣言的字义,“水的黑暗和天空的厚云”也是。“祂以黑暗为藏身之处”表示这层意义含有诸如存在于天上的神性真理在自己里面;“因祂面前的光辉,祂的厚云行过”表示因主的同在,那时,诸如存在于天上、在其荣耀中的内义显现。那鸿书:
耶和华的路在狂风暴雨中,云彩为祂脚下的尘土。(那鸿书1:3)
此处“云彩”也表示字义上的圣言,也由“耶和华的路所在的狂风暴雨”来表示。
当诸如在天上的神之真理从实际的字义中向一个人闪耀时,这层意义就被描述为“脚”,这脚明亮“如擦亮的铜那么闪耀”;在但以理书也是如此:
我举目观看,看哪,有一人身穿细麻衣,腰束乌法的黄金带。祂身体如水苍玉,面貌如闪电的形状,眼目如火把,手臂和脚如擦亮的铜那么闪耀,说话的声音如大众的声音。(但以理书10:5-6)
此处“身穿细麻衣的一人”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由于所表示的是主,所以也表示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在天堂和教会的主自己;“手臂和脚如擦亮的铜那么闪耀”,以及“说话的声音如大众的声音”表示在最低层的神之真理或主;在以西结书(1:7)所表相同。
但以理书中尼布甲尼撒所见的像也表示就对于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接受而言,地球上的教会的相继状态:
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和臂是银的,腹和股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彼此不相合。从岩石凿出的石头把铁、泥、铜、银、金砸得粉碎。(但以理书2:32-35, 43)
就对于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接受而言,教会的第一个状态是“精金”,因为“金”表示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113, 1551, 1552, 5658, 8932节);“银”表示第二个状态,因为“银”表示属灵良善,也就是对主之信和对邻之仁的良善(参看1551, 2954, 5658, 7999节);“铜”表示第三个状态,也就是属世良善(425, 1551节);“铁”表示第四个状态,也就是属世真理(425, 426节);“泥”表示与真理和良善不一致的虚假。“从岩石凿出的石头把铁、铜、银、金砸得粉碎”表示当圣言的字义被用来强化或确认虚假和邪恶时,就接受来自圣言的真理而言,教会的毁灭。当教会处于最后状态时,这种事就会发生;此时,教会不再处于任何天堂之爱,只处于世俗和肉体之爱。当主降世时,就犹太民族当中对圣言的接受而言,圣言就是这个样子。在现代大多数人当中,圣言也是这个样子。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圣言里面有什么内在之物;即便被告知内在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他们也不会接受。然而,在“黄金”所表示的上古时代,人们在圣言的字义中看不见别的,只看见天上的事物,几乎从文字中抽象出来,或说几乎与文字无关。由此可见,“以色列的神”和在“脚下”所看到的东西表示最低层意义,也就是字义上的圣言。
3858.由于接下来的几节论述的主题是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并且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并以他们为祖,故此处预先说明支派是什么意思,为何有十二个。至今无人知道其中所隐藏的奥秘,因为人们一直以为,圣言的历史纯粹是历史,除了讨论神圣事物时能用来当例子外,再没有更多神性之物在里面。因此,他们还以为,这十二支派无非表示以色列人被划分为众多民族或普通宗族,而事实上,这些支派包含神性之物。也就是说,这些支派表示信与爱的众多普遍划分,因而表示构成主在天上和地上国度的事物。每个支派则具有表示某种普遍划分。不过,至于准确来说,各个支派分别表示什么,这从接下来的几节明显可知,这几节论述了雅各的儿子们,这些支派就是以他儿子们的名字命名的。总的来说,这十二支派表示构成真理与良善,或信与爱的教义的一切事物;这些(也就是真理与良善,或信与爱)构成主的国度;因为真理或信的事物本质上就是那里思维的全部,良善或爱的事物本质上是情感的全部。并且由于犹太教会的建立是为了它可以代表主的国度,故那百姓被划分为十二支派就表示主国度的这些事。这是此前从未披露的一个奥秘。
“十二”表示总体上的全部事物,如前所示(577, 2089, 2129, 2130, 3272节);而“支派”表示真理与良善,或信与爱的事物,因此“十二支派”表示这些的全部事物。在分别描述“十二支派”之前,它们的这层含义在此通过圣言来证明。启示录:
圣城新耶路撒冷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门上又写着以色列人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他用苇子量那城,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启示录 21:12, 14, 16-17, 21)
“圣城”,或新耶路撒冷表示主的新教会,这一点从这段描述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此前几章描述了教会在终结之前会是何状态;这一章则论述了一个新教会。因此,“门”、“城墙”和“根基”无非表示构成教会的事物,就是仁与信的事物,因为这些构成教会。
谁都能由此看出,上述经文频繁提到的“十二”,以及“支派”,还有“使徒”并非指十二、支派或使徒,“十二”是指在一个整体中的全部事物(参看577, 2089, 2129, 2130, 3272节)。“一百四十四”这个数字也一样,因为这个数字是十二乘十二。由于“十二”表示全部事物,故显然,“十二支派”表示构成教会的全部事物;这些事物就是真理与良善,或信与爱,如前所述。“十二使徒”同样如此,他们也代表教会的全部事物,也就是信与爱的全部事物(参看2129, 3354, 3488, 3857节)。因此,这个数字被称为“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以此表示真理与良善的一个状态。因为“尺寸”表示状态(参看3104节);“人”表示构成教会之物,这一点从有关“人”(man)这个含义的论述明显可知(478, 479, 565, 768, 1871, 1894节),并且从以下事实也能看出来,即:主的国度被称作大人,它被如此称呼凭的是出自主的良善与真理。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各章节的末尾(3624-3649, 3741-3750节)。“天使”也有同样的含义(参看1705, 1754, 1925, 2821, 3039节)。
和启示录一样,旧约的先知书所论述的新耶路撒冷同样表示主的新教会,如以赛亚书(65:18-19等);撒迦利亚书(14章);尤其以西结书(40-48章),在那里,新耶路撒冷、新殿和新地在内义上描述了主在天上的国度,以及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以西结书的这些章节比别处更清楚地表明“地”、“耶路撒冷”和“圣殿”,以及它们里面的一切事物是什么意思,还有“十二支派”表示什么。因为这些章节所论述的主题就是那地和那地的居民照着各支派的划分,以及那城和城墙,根基、门和属于那里圣殿的一切事物。我们在此只能从这些章节引用关于支派的内容:
主耶和华说,这是你们按以色列十二支派分地为业的地界。你们要按着以色列的支派分这地。要拈阄分这地为业,归与自己和你们中间寄居的外人。他们在以色列支派中要同你们拈阄分得产业。(以西结书47:13, 21-23)
至于这地:
这地在以色列中必归王为业;我所立的王必不再欺压我的民,他们却要按支派将地分给以色列家。(以西结书45:8)
关于这产业,以及它们如何分配给那里也以名字所提及的各个支派,可参看以西结书(48:1等)。关于以以色列的支派命名的城门,可参看同一章(48:31-34)。
很明显,那里所说的“支派”不是指支派,因为那时,十个支派早已分散到世界各地,并且后来也没有回来。他也不可能回来,因为他们已然变成外邦人了。然而,每个支派都提到了,以及他们应如何分这地,各自的地界是哪份,即:但支派的地界是哪份(48:2);亚设支派的地界是哪份(48:3);拿弗他利,玛拿西,以法莲,流便,犹大的地界又是哪份;利未人的产业;便雅悯,西缅,以萨迦,西布伦,迦得的地界是哪份(48:4-29)。另外,该章还声明那城有十二个城门,按以色列支派的名字命名:北面有三门,即流便门、犹大门、利未门;东面有三门,即约瑟门、便雅悯门、但门;南面有三门,即西缅门、以萨迦门、西布伦门;西面有三门,即迦得门、亚设门、拿弗他利门(48: 31-34)。由此明显可知,“十二支派”表示属于主国度的全部事物,或信与爱的全部事物,因为如前所述,这些构成主的国度。
“十二支派”因表示主国度的一切事物,故也以其营地和起行而代表该国度。对此,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他们要按着各支派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在东边,有犹大、以萨迦、西布伦;在南边,有流便、西缅、迦得;在西边,有以法莲、玛拿西、便雅悯;在北边,有但、亚设、拿弗他利;他们就这样安营起行(民数记2章)。他们在这一切事上都代表主的国度,这一点从巴兰的预言中很明显地看出来:
巴兰举目,看见以色列人照着支派居住,神的灵就临到他身上。他便题起诗歌说,雅各啊,你的会幕何等华美!以色列啊,你的居所何其华丽!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木,如水边的香柏树。(民数记24: 2, 3, 5, 6)
巴兰通过耶和华说这些话,这一事实在民数记(22:8, 18-19, 35, 38; 23:5, 12, 16, 26; 24:2, 13)中说得很清楚。
由此明显可知按着各支派所得的迦南地业代表什么,对此,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摩西要将以色列人的全会众,按他们的父家,凡二十岁以外能加入以色列军队的,计算总数;那地要拈阄分;他们要按着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为业(民数记26:2,7-56; 33:54; 34:19-29)。约书亚按着支派拈阄分地(约书亚记13, 15-19)。从这些具体细节明显可知,所代表的是主的国度,如前所述;因为“迦南地”表示该国度(参看1585, 1607, 3038, 3481, 3705节)。
以色列人被称为“军队”,经上说他们要按着“军队”安营,并且还要按着“军队”起行(民数记2: 4, 6, 8, 11, 13, 15, 19, 21-23, 26, 28, 30)。这是因为,“军队”有同样的含义(和“支派”一样),即表示真理与良善(参看3448节)。而且,主就被称为“万军之耶和华”(Jehovah Zebaoth),或“众军之耶和华”(Jehovah of Armies)(3448节)。因此,他们在出埃及时,被称为“耶和华的军队”,如摩西五经:
正当四百三十年终了的这一天,耶和华的军队都从埃及地出来了。(出埃及记12:41)
谁都能意识到,在埃及和之后的旷野,这百姓除了以一种代表意义外,并未称作“耶和华的军队”,因为他们没有良善或真理,反而是所有民族中最坏的。
由此也很清楚地明白被称作乌陵和土明的亚伦胸牌上的“十二支派的名字”表示什么。关于这胸牌,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要在上面镶上四行,宝石要有十二块,这些宝石要按着以色列儿子的名字,十二块都要按着他们的名字;各在名字上为十二个支派刻印章。(出埃及记28: 17,21; 39:14)
因为亚伦代表主的神性祭司职份,因此他作为大祭司所穿戴的一切都表示神性属天和属灵之物。至于它们的确切含义,蒙主的神圣怜悯,等到论述它们的时候就会清楚明了。胸牌本身是最神圣的,所以它的名字代表了对主之爱和信的一切本质特征:这些就是乌陵和土明。名字之所以被刻在宝石上,是因为“石”一般表示真理(1298, 3720节),而“宝石”表示从良善透现出来的真理(114节)。由于各支派的名字表示某种本质特征,故每个支派都分配了一种具体的石头(出埃及记28:17-20; 39:10-13),这种石头凭颜色和透明度来表现每个支派所表示的品质。这就是耶和华或主如何通过乌陵和土明给出答复。
以弗得两条肩带上的“两块红玛瑙石”所代表的也一样,只是比胸牌上的十二样宝石所代表的更低级。因为“肩”表一切能力,因而表主的全能(1085节);而“胸”或“心与肺”表神性属天和属灵之爱;“心”表神性属天之爱;“肺”表神性属灵之爱;这一切可参看前文(3635节)和本章末尾,那里论述了大人,以及它与心肺区域的对应关系。关于“以弗得肩带上的两块石头”,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要取两块红玛瑙石,在上面刻以色列儿子的名字,六个名字在这块宝石上,六个名字在那块宝石上,都照他们出生的次序。要将这两块石头安在以弗得的肩带上,为以色列人作纪念石。(出埃及记28:9-10, 12; 39:6-7)
支派表示属于真理和良善,或信和爱之物,并且每个支派都表示其某种共性,利未支派表示爱(这从下面34节的解释明显看出来)。故由此可知,他们各自按着各支派把杖存在会幕内,并且唯独利未的杖开花结熟杏是什么意思。对此,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取十二根杖,他们父家的族长要各有一根杖,要把这些杖存在会幕内;并要将亚伦的名字写在利未的杖上。亚伦的杖也在这些杖当中。第二天,看哪,利未支派亚伦的杖已经发了芽,生了花苞,开了花,结了熟杏。(民数记17:2-8)
这些事表示,爱是主国度中全部事物的本质和首要事物,爱是一切结实的源头。之所以将亚伦的名字写在杖上,是因为亚伦代表主的神性祭司职份。主的祭司职份表示神性良善,神性良善本质上就是主的爱与仁慈;主的王权则表示源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参看1728, 2015, 3670节)。
从目前所引证的这一切可以看出,以下经文中的“支派”和“十二支派”表示什么。启示录:
我听见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都是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犹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亚设支派中有一万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玛拿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缅支派中有一万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以萨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布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启示录7:4-8)
摩西五经: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族,将世人分开,就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申命记32:7-8)
诗篇: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以色列的证据,称赞耶和华的名。(诗篇122:3-4)
约书亚记:
看哪!全地之主的约柜必在你们的前面过去,到约旦河里。你们要从以色列支派中拣选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当抬耶和华全地之主约柜的祭司,脚掌踏入约旦河水里的时候,约旦河的水,必然中断,立起成垒。(约书亚记3:11-13)
又:
你们从约旦河中间、祭司脚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块石头带过去,按着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数目,每人取一块石头扛在肩上;这可作约旦河的水中断的记号。约书亚另把十二块石头立在约旦河中间,在抬约柜的祭司脚站立的地方。(约书亚记4:3-9)
又:
以利亚照雅各子孙支派的数目,取了十二块石头,耶和华的话曾临到雅各说,你的名要叫以色列;他就用这些石头奉耶和华的名筑一座坛。(列王纪上18:31-32)
“支派”表爱之善和信之真,这一点也可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现,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
此处“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表示对真理的承认和良善的生命不复存在,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时代的终结。同样,在启示录:
看哪!祂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连刺祂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因祂哀哭。(启示录1:7)
“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什么,这可见于创世记18章的序言。另外,也可参看关于“十二”这个数字通过经历向我所作的指示(2129, 2130节)。
信与爱的全部事物被称为“支派”的原因在于,这个词在原文也表示“权杖”和“杖”。“权杖”和“杖”表示权能,蒙主的神圣怜悯,这一点将在别处予以说明。因此,“支派”这个名词具有这样的观念:良善与真理拥有来自主的一切权能在里面。由于这个原因,天使还被称为“大能”(powers)和“王权”(sovereignties或principalities),因为“君王”(或族长princes)表示仁与信的首要事物,如源于以实玛利的“十二个族长” (创世记25:16,参看2089节),以及作为支派领袖的族长(民数记7章; 13:4-16)。
从关于十二支派的所有上述内容可知,为何后来被称作“使徒”的主的门徒共有十二个;和支派一样,他们代表主教会的良善与真理(2129, 3354, 3488, 3857节)。“彼得”代表信,“雅各”代表仁,“约翰”代表仁爱的行为(参看18至22章的序言,以及3750节)。这一点也可从主论到他们并对他们所说的话很清楚地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