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73

十、因此,每位天使都

十、因此,每位天使都显为一个完整的人形

73.我们在前面两章已经说明,天堂整体上类似一个人,天堂的每个社群同样类似一个人。从那里所阐述的一系列原因可推知,这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天使。由于天堂是最大形式的人,一个天堂社群是一个较小形式的人,故一位天使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人。因为在最完美的形式,如天堂的形式中,部分里面有整体的样式,整体里面有部分的样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堂是一个共享体。事实上,它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与每个人分享,每个人则接受他从这共享当中所得来的一切。一位天使就是一个接受的容器,并凭该容器而成为最小形式的天堂,如前面章节所说明的。而一个人只要接受天堂,也是一个容器、一个天堂和一位天使(参看57节)。这一点在启示录是如此描述的:

又量了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启示录21:17)

“耶路撒冷”在此表示主的教会,在更高意义上表示天堂;“城墙”表示真理,也就是抵御虚假与邪恶攻击的一道防线;“一百四十四”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良善与真理;“尺寸”表示品质;“人”表示一切良善与真理,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所在之处,因而表示天堂所在之处。一位天使因具有这些特征也是一个人,故经上说“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这就是这些话的灵义。若没有灵义,谁能理解“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是“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呢?

注:“耶路撒冷”表示教会(402, 3654, 9166节)。“城墙”表示抵御虚假与邪恶攻击的真理(6419节)。“十二”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真理与良善(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七十二”和“一百四十四”所表相同,因为144就是12与12的乘积(7973节)。在圣言中,一切数字皆表示事物(482, 487, 647, 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 3252, 4264, 4495, 5265节)。乘出来的数和相乘得出这数的简单数具有相同的含义(5291, 5335, 5708, 7973节)。在圣言中,“尺寸”表示事物在真理与良善上的品质(3104, 9603节)。关于圣言的灵义或内义,可参看对《启示录》中白马的解释和《天堂教义》的附录。

属天的奥秘 #9995

9995.“你要用细

9995.“你要用细麦面来作它们”表源于神性良善的真理(良善的那些属天种类就是由这些真理构成的)。这从“细面”、“麦(子)”和“作它们”的含义清楚可知:“细面”是指真理,如下文所述;“麦(子)”是指爱之良善(参看3941节),因而在至高意义上是指神性良善;“作它们”是指无酵的饼、糕饼和薄饼所表示的属天良善的这些种类必须由这真理构成的要求。此处的情形如下:存在于天堂里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皆来源于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这神性真理在属天国度被天使接受,就被称为属天良善;但在属灵国度,当被那里的天使接受时,它就被称为属灵良善;因为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不管如何被称为真理,它仍是良善。它之所以被称为真理,是因为它在天堂,在那里的天使的外在视觉面前显为光;事实上,天堂里的光是神性真理,但这光里面的热,也就是爱之良善,使得它成为良善。这和世人的情况相似。当信之真理从仁之良善发出时,如当一个人已经重生时的情形,真理就显为良善,也由此被称为“属灵良善”,因为真理的内在存在是良善,真理是良善的外在形式。
  由此可见为何一个人很难分清思考和意愿;因为当他意愿某事时,却说自己在思考它;而常常是,当他思考某事时,却说自己在意愿它。然而,它们就像真理和良善那样有别并分离;因为思维的内在存在是意愿,意愿的外在形式是思维;正如真理的内在存在是良善,良善的外在形式是真理一样,如刚才所述。一个人因很难分清这二者,故不知道其生命的内在存在是什么,或不知道构成它的,是良善,而不是真理,除非这真理源于良善。良善属于意愿,意愿就是一个人的所爱之物;因此,在一个人热爱真理之前,真理不会成为他生命的存在;当此人热爱真理时,他就会实行真理。然而,真理属于理解力,理解力的功能是思考;当一个人思考它时,他就能谈论它。此外,理解并思考真理,却不意愿或实行它是有可能的;但当真理缺乏意愿时,它不会变成此人自己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它没有其生命的内在存在在自己里面。人因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故将救恩完全归于信,几乎不归于仁;而事实上,信从仁获得自己的内在存在,如同真理从良善获得自己的内在存在。
  此外,与人同在的一切良善都通过真理被赋予形式;因为良善经由一条内在途径从主流入,而真理则经由一条外在途径进入。然后,它们在内在人里面结婚;不过,对一个属灵人或属灵天使来说,以一种方式结婚;对一个属天人或属天天使来说,则以另一种方式结婚。对一个属灵人或属灵天使来说,婚姻在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实现;但在一个属天人或属天天使里面,则在意愿部分实现。真理进入所经由的外在途径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进入理解力;但良善从主流入所经由的内在途径是通过此人的至内在之物进入意愿。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9596节提到的地方所作的说明。由此明显可知,无酵的饼、糕饼和薄饼所表示的良善的属天种类通过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存在;这就是“你要用细麦面来作它们”的意思。这就解释了为何素祭虽制作方式各种各样,但都用调油的细面来作(利未记2:1至末尾; 6:13-16; 民数记7:13ff; 15:2-15; 28:11-15)。
  “细面”,以及“面粉”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你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你变得极其美貌。(以西结书16:13)
  这些话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古教会;“细面”表示源于良善的古教会的真理;“蜂蜜”表示它的快乐;“油”表示爱之良善;“吃”表示将它变成人自己的;因此,经上说“你变得极其美貌”,因为属灵的美貌来自真理和良善。
  何西阿书:
  他没有站着的禾稼;穗子必不出面粉。即或出了面粉,外人必吞吃它。(何西阿书8:7)
  “站着的禾稼”表示在孕育过程中的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9146节);“穗子必不出面粉”表示不生育,因为没有源于良善的真理;“必吞吃它的外人”表示吞灭它的邪恶所产生的虚假。
  列王纪上:
  撒勒法的西顿女人对以利亚说,她没有作糕饼的东西,缸里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以利亚对她说,只要先为他做一个糕饼,缸里的面粉必不用尽,瓶里的油决不短缺;这事果然发生了。(列王纪上17:12-15)
  “面粉”在此表示教会的真理;“油”表示教会的良善;因为西顿女人代表一个拥有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的教会;而先知以利亚代表圣言方面的主。由此明显可知这个奇迹涉及什么,因为圣言中所描述的一切奇迹都涉及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7337, 8364, 9086节)。由此明显可知只要妇人用她仅有的一点先为以利亚作糕饼,后为她儿子作糕饼,“缸里的面粉必不用尽,瓶里的油决不短缺”表示什么。“女人”表示教会(参看252, 253节);“西顿”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以利亚”表示圣言方面的主(2762, 5247e节)。
  以赛亚书:
  巴比伦的女儿啊,你要拿石磨去磨面。(以赛亚书47:1, 2)
  “巴比伦的女儿”表示教会里那些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人;“磨面”表示从圣言的字义中选取诸如用来强化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的那类事物,这种邪恶是亵渎的;“磨”描述了选取,以及解释,以支持这些爱;而“面”表示为此而服务的真理(4335节)。
  由此明显可知“推磨”表示什么,因而被“磨碎”的东西表示什么,如在这些经文中:
  首领被吊起手,老年人的脸面不受尊敬;年轻人被带去推磨。(耶利米哀歌5:12, 13)
  摩西五经:
  摩西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埃及记32:20; 申命记9:21)
  马太福音:
  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马太福音24:40, 41)
  由此明显可知“推磨”表示什么,即:它表示从圣言选取真理并解释它们,在好的意义上用来服务良善;在坏的意义上则用来服务邪恶(7780节)。由此也明显可知被“磨碎”的东西表示什么,因而“面粉”和“细面”表示什么。
  

属天的奥秘 #2075

2075.“撒拉,一

2075.“撒拉,一个九十岁的女人,还能生育吗”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这从“撒拉”的代表和含义,以及数字“九十”或“九”的含义清楚可知,“撒拉”代表并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也就是神性真理。令人不能不感到惊讶的是,亚伯拉罕的年龄“一百岁”竟然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的理性要与神性本质合一;而撒拉的年龄“九十岁”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但由于主的圣言只包含天上的神性之物,所以即便那里的数字也含有某种天上的神性事物。第一卷已经证明,圣言中的所有数字和所有名字一样,都表示真实事物(参看482, 487, 488, 493, 575, 647, 648, 755, 813, 893, 1988节)。
数字“九”表示结合,数字“九十”更表示结合,因为“九十”是九和十的乘积,而“十”表示余剩,结合通过余剩实现,如前所示(1988e节),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或象征清楚看出来,耶和华吩咐:
七月十日是赎罪日,这日要守为圣安息日;七月九日晚上,从这一晚到次日晚上,要庆祝安息日(利未记23:27, 32)。
就内义而言,这些细节表示通过余剩结合,也就是说,“九”表示结合,“十”表示余剩。一个神性奥秘就隐藏在这些数字里面,这一点从要守为圣的一年中的月份和日子很清楚地看出来,例如:每七天是一个安息日;每七月是一个圣安息日,如刚才所述;每七年同样如此;还有每七七年是一个禧年的开始(利未记23:3, 27-32; 25:4, 8-9)。这适用于圣言中的其它一切数字,如数字“三”,它和“七”意思差不多;“十二”,它表示信的一切事物;“十”,它和“十分之一”意思一样,都表示余剩(参看576节),等等。在此处从利未记引用的经文中,除非数字“十”和“九”含有奥秘在里面,否则经上决不会规定,七月十日是圣安息日,他们要在七月九日庆祝它。主的圣言在内义上就是这样,尽管这类事物在历史意义上并不明显。
这同样适用于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耶路撒冷在西底家第九年被尼布甲尼撒围困,十一年的四月九日,这城被攻破;对此,我们在列王纪下读到:
西底家掌权的第九年十月,就是这月的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耶路撒冷,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的饥荒非常严重,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列王纪下25:1, 3-4)
当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时的“第九年”、“十月”、“十一年”、“四月初九”在内义上表示通过信与仁的事物的结合不复存在;“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表示信荡然无存,仁也荡然无存。这就是这些话的内义,这内义根本没有显现在字面上。这类事物,或这类象征从圣言的历史部分比从预言部分更难看出来,因为历史如此迷惑头脑,以致它几乎不相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隐藏在里面。然而,一切事件都具有代表性,用来描述它们的这些话本身处处都具有灵义或象征性。这些事虽令人难以置信,却是真的(参看1769-1772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