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4.现在说说我的经历。我已上千次看到,天使是人的形式,或就是人。我和他们就像世人与世人那样交谈;有时与一位,有时与数位;从来没有发现他们的形式与人的形式有任何不同。有时我为发现他们是这样子而感到惊奇。为免得这一切被说成是一场错觉或幻觉,我蒙允许在完全清醒,或拥有我肉体的所有感觉、处于知觉清晰的状态下看见他们。我时常告诉他们,在基督教界,人们对天使和灵人处于如此盲目的无知,以至于以为他们是没有形式的心智,甚至是纯粹的思维;对他们没有任何概念,以为他们是含有某种生命力的缥缈无形之物。除了一种思维能力外,他们没有将丝毫人性归于天使,故以为天使因没有眼睛而看不见,因没有耳朵而听不见,因没有嘴巴或舌头而不说话。
对此,天使回答说,他们知道,这种信仰是许多世人所持有的,在学者当中尤其盛行;令他们惊讶的是,甚至在神职人员当中也是如此。他们说,原因在于:作为领袖并首先捏造关于天使和灵人的这种观念的学者出于外在人的感官印象思想他们;那些出于这些,而非内视和植入每个人的普遍观念思考的人只会捏造这种观点,因为外在人的感官印象只理解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不明白超越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因而不明白灵界的任何事物。关于天使的这种虚假思想便从这些作为向导的领袖蔓延到其他不独立思考,反而接受领袖思想的人那里。那些首先从别人那里形成自己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的信仰,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力来看待它的人无法轻易从中退出,因而大多数情况下默许认可它。
天使还说,信仰和内心简单的人则对天使没有这种观念,而是认为他们是天上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因学问而熄灭从天上植入他们的东西,也不理解没有形式的任何事物。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教会,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天使总被描绘为人。关于从天上所植入的东西,他们说,这是流入处于信仰和生活的良善之人的神性。
注:人若非被提升至外在人的感官印象之上,就没有多少智慧可言(5089节)。智者的思维超越这些感官印象(5089, 5094节)。当人被提升在这些之上时,他便进入更清晰的光,最终进入天堂之光(6183, 6313, 6315, 9407, 9730, 9922节)。古人知道如何从这些东西当中提升和退离(6313节)。
2950.“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表示主因那些属于新的属灵教会之人的善意而感到喜乐。这从“下拜”和“那地的人民”的含义,以及“亚伯拉罕”的代表清楚可知:“下拜”是指感到喜乐,如前所述(2927节);“亚伯拉罕”是指主,如前面频繁所述;“那地的人民”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如前所述(2928节),那里有同样的话。但在那里,经上说的是“亚伯拉罕向那地的百姓,赫的儿子们下拜”(23:7);那里之所以还提到“赫的儿子们”,是因为它表示首先被引入(真理)的教会成员,他们也由“民之子”来表示(参看2947节)。然而,本节指的是那些正在取得进展的人,所以经上只是简单地说“那地的人民”,没有加上“赫的儿子们”。前一节的意思是主因被友善地接受而感到喜乐,本节的意思是祂因他们的善意而感到喜乐。接受首先到来,是因为接受是理解力的活动;善意随后到来,是因为善意是意愿的活动(参看2954节)。
5096.“就是被囚在监”表在虚假当中的。这从“被囚在监”的含义清楚可知,“被囚在监里”是指在虚假当中(参看4958,5037,5038,5085节)。那些陷入虚假的人,尤其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就被称为“被囚”、“在监里”,不是因为他们有任何肉体的束缚,而是因为他们不在自由中;事实上,那些不在自由中的人从内在被囚。因为他们一旦认同虚假,就再拥有任何选择并接受真理的自由;那些强烈认同的人甚至没有看见真理的任何自由主,更没有承认并相信真理的自由,因为他们深信虚假是真理,真理是虚假。这种信念在他们里面如此有力量,以致它剥夺了思想其它东西的一切自由,并且如此强烈,以致它把他们的实际思维束缚起来,可以说将其囚在监里。这一点已通过来世那些因在自己里面确认而深信虚假之人当中的大量经验向我清楚显明。他们就是那种根本不信奉任何真理,却远离或驱赶真理的人;他们在做这种事时的冷酷无情与他们的信服程度相称。当这种虚假是邪恶的产物时,也就是当邪恶使他们确信虚假时,尤其如此。他们就是主在马太福音的比喻中所指的人:
有些种子落在硬路上,飞鸟来吃尽了。(马太福音13:4)
“种子”是指神性真理;“硬磐石”是指信念;“飞鸟”是指虚假原则。
像这样的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被囚或在监里,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虚假充满感情,并因产生它的邪恶而热爱它。这使他们以为自己处于自由,因为凡他们对其有感情或热爱之物似乎都使他们感到自由。但那些并未真正认同虚假的人,也就是那些没有深信它的人则很容易信奉真理。他们看见并选择它们,对它们充满感情,然后可以说俯视虚假,还看到那些深信虚假的人如何被囚。他们因拥有这样的自由,故可以说能在整个天堂漫游,以寻求无数真理。但没有人能处于这种自由,除非他处于良善;因为人凭良善而在天堂;真理凭良善而在天堂显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