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77

77.我曾与善灵谈论

77.我曾与善灵谈论此事,他们为教会对天堂、灵人和天使的状况如此无知而深感悲痛,怏怏不乐地敦促我声明:他们不是没有形式的心智,或虚无飘渺的气息,而是具有真正形式的人,能看、能听、能感觉,和世人完全一样。

注:每位天使都是从主接受神序者,故照他的接受程度而具有一个完美而漂亮的人形(322, 1880, 1881, 3633, 3804, 4622, 4735, 4797, 4985, 5199, 5530, 6054, 9879, 10177, 10594节)。秩序凭神性真理存在,但神性良善是秩序的本质(2451, 3166, 4390, 4409, 5232, 7256, 10122, 10555节)。

属天的奥秘 #3881

3881.“因此给他

3881.“因此给他起名叫犹大”表它的根本性质。这从“名”和“起名”的含义清楚可知,“名”和“起名”是指根本性质(144, 145, 1754, 1896, 2009, 2724, 3006, 3421节)。这种性质本身就包含在利亚所说“这次我要称谢耶和华”这句话的内义中,如刚才所述(3880节)。也就是说,这句话在至高意义表示主和祂爱的神性;在内在意义上表示主和主的属天国度;在外层意义上表示取自属天教会所拥有的圣言的教义。至今几乎没有人知道在圣言中,凡提及“犹大”的地方,它都表示这些事物。原因在于,圣言的历史被视为纯粹的历史,而预言,除了从中得出教义信条的外,则属于诸如被遗忘的那类事物。人们不相信这些历史和预言有灵义在里面,因为如今人们不知道何为圣言的灵义,甚至不知道何为属灵之物。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过的是属世的生活,而属世的生活具有这样的性质:当人们视它为目的,或爱它高于一切时,它会抹掉属灵的知识和信仰,以至于当提及属灵的生活和属灵的意义时,这些就像是某种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或某种令人不快和消沉的东西,引起人们的反感,因为它与属世的生活不一致。这就是如今人类的境况,人们不明白,也不愿明白,圣言所提及的名字除了表示这些名字所指的民族、人民、人物、地区、城市、大山、河流之外还表示别的什么。然而,名字在灵义上表示真实事物。
“犹大”在内在意义上表示主的属天教会;在普遍意义上表示祂的属天国度;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自己。这一点从旧约中提及“犹大”的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如以下经文,摩西五经:
你是犹大;你弟兄们必赞美你;你手必掐住你仇敌的颈项;你父亲的儿子们必向你下拜。犹大是个小狮子;我儿啊,你猎了食便上去。他蹲伏,卧如狮子,蹲如老狮子,谁敢叫醒他?权杖必不离犹大,立法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来到,万民都必归顺他。犹大把驴驹拴在葡萄树上,把母驴的崽子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他的眼睛必因酒红润;他的牙齿必因奶白亮。(创世记49:8-12)
若不通过内义,没有人明白雅各(那时叫以色列)关于犹大的这段预言,甚至一个词也不明白。他不可能知道“他弟兄们必赞美他”、“他父亲的儿子们必向他下拜”、“他是个小狮子,猎了食便上去。他蹲伏,卧、蹲如狮子” 是什么意思。他也不可能知道“细罗”、“把驴驹拴在葡萄树上,把母驴的崽子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他的眼睛必因酒红润;他的牙齿必因奶白亮”是什么意思。如前所述,若不通过内义,这些表述绝无可能为任何人所理解。然而,它们(即每句话)全都表示主国度的属天之物,以及神性事物。这些话还预言,主的属天国度和至高意义上的主自己要由犹大来代表。蒙主的神圣怜悯,雅各宣称的这些事等到解释这一章时再予以说明。
这种情形在圣言中提及犹大的其它部分,尤其先知书也是一样,如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取一根木杖,在其上写犹大和他的同伴以色列人;又取一根木杖,在其上写为约瑟,就是以法莲的木杖,又为他的同伴以色列全家;你要使这两根木杖接连为一,在你手中成为一根。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个民族,有一王作他们众人的王。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他们众人只有一个牧人;他们必遵行我的典章,谨守实行我的律例。他们必住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的地上,就是你们列祖所住之地;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并子孙的子孙,都永远住在那里;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君王,直到永远。并且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必给他们作永约。我要安顿他们,使他们的人数增多,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我的居所必与他们同在;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以西结书37:15-28)
凡以为此处的“犹大”是指犹大,“以色列”是指以色列,“约瑟”是指约瑟,“以法莲”是指以法莲,“大卫”是指大卫的人,会以为所有这些事会照着字义所描述的那样实际发生。也就是说,他以为以色列会再次与犹大,以及以法莲支派联合;还有,大卫作为君王统治他们,他们以这种方式住在赐给雅各的那地,直到永远;到那时,永约将与他们建立,圣所要在他们中间,直到永远。而事实上,就内义而言,这段经文根本不是在说犹太民族,全都涉及“犹大”所表示的主的属天国度、“以色列”所表示的主的属灵国度和“大卫”所表示的主自己。由此非常明显地看出,名字并非用来表示实际的人物,而是用来表示属天和神性的事物。
以下这些话也一样,撒迦利亚书:
必有许多人民和众多民族来寻求万军之耶和华。在那些日子,必有十个人从说各样语言的诸族出来抓住;他们要抓住一个犹大人的衣襟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了。(撒迦利亚书8:22-23)
那些照字面理解这些话的人会说(如犹太民族至今仍相信的),这个预言还没有实现,但未来会应验;因此,犹太人会回到迦南地,来自各个民族和说各种语言的许多人会追随他们,抓住犹大人的衣襟,祈求被允许跟随他们;那时,神,也就是基督徒称之为主的弥赛亚会与他们同在,他们必归向祂。如果“犹大人”是指犹大人,那么这会是这些话的含义。而事实上,就内义而言,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外邦人当中的一个新的属灵教会,“犹大人”表示出自对主之爱的得救之信。
“犹大人”并非表示犹大人,如前所述,在内义上表示主的属天国度。建立犹大或犹太人当中的教会就代表主的属天国度,这一点从以下经文也能清楚看出来:
主必向列族竖立大旗,召集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角聚集分散的犹大人。那时,以法莲的嫉妒必消散,犹大的仇敌必被剪除;以法莲必不嫉妒犹大,犹大也不扰害以法莲。(以赛亚书11:12-13)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为大卫兴起公义的苗裔;祂必掌王权,繁荣昌盛,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祂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这就是他们所称祂的名,就是耶和华我们的义。(耶利米书23:5, 6)
约珥书:
那时,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且又住在锡安我的圣山;耶路撒冷必成为圣。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浇灌什亭的溪谷。犹大必存到永远,耶路撒冷必存到代代。(约珥书3:17-18, 20)
撒迦利亚书:
到那日,我必以惊惶击打一切马匹,以颠狂击打骑马的;我必开眼看顾犹大家,击打万民一切的马匹,使它们瞎眼。犹大的族长必心里说,我要倚靠万军之耶和华他们的神坚固耶路撒冷的居民。那日,我必使犹大的族长如火盆在木柴中,又如火把在禾捆里。他们必左右烧灭四围的列民。耶路撒冷人必仍住本处,就是耶路撒冷。耶和华必先拯救犹大的帐棚,免得大卫家的荣耀和耶路撒冷居民的荣耀胜过犹大。那日,耶和华必保护耶路撒冷的居民,大卫的家必如神,如行在他们前面之耶和华的使者。我必将恩慈之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撒迦利亚书12:4-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天国度,在那里,真理必不向良善掌权,而是服从良善。真理由“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来表示,良善由“犹大”来表示。由此明显可知为何经上先说“免得大卫家的荣耀和耶路撒冷居民的荣耀胜过犹大”,然后又说“大卫的家必如神,如耶和华的使者,并将恩慈之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因为这就是真理服从良善,或信服从爱时的状态。“被惊惶击打的马匹,万民瞎眼的马匹”表示自我聪明(276, 2762, 3217节)。
又: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要刻上归耶和华为圣;耶和华殿内的锅必如祭坛前的碗一样;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撒迦利亚书14:20-21)
这描述的是主的国度。玛拉基书: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并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看哪,祂来了,可祂来的日子,谁受得了呢?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往昔之年。(玛拉基书 3:1-2,4)
这明显论述的是主的到来。意思是,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并不蒙悦纳,蒙悦纳的是出自爱的敬拜,就是“犹大的供物”,和出自植根于爱之信的敬拜,也就是“耶路撒冷的供物”。
耶利米书: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使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他们在犹大地和其中的城邑必再说这话;公义的居所啊,圣山哪,愿耶和华赐福给你!犹大及其一切城邑要一同住在其中。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把人的种和牲畜的种,播种在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看哪,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不像我与他们的祖先所立的约。(耶利米书31:23-24,27,31-32)
诗篇:
主拣选犹大支派,祂所喜爱的锡安山;建造祂的圣所,好像高峰,又像祂所建立的永存之地。(诗篇 78:68, 69)
从这些,以及此处没有引用的许多其它经文可以看出在圣言中,“犹大”表示什么;它不是指犹太民族,因为这个民族离成为属天教会,或主的属天国度差的太远了;就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以及信而言,该民族是所有民族中最坏的,自他们的始祖,就是雅各的儿子们直到今天都是如此。尽管如此,这百姓却能代表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之物(参看3479-3481节)。因为在代表中,不要关注代表的这个人,而只关注他所代表的事物(665, 1097, 1361, 3147, 3670节)。
但他们不再持守耶和华或主所规定的宗教仪式,而是背离它们转向偶像崇拜时,就不再代表属天和属灵之物,而代表反面,也就是地狱和魔鬼之物,就像主在约翰福音所说的那样: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约翰福音8:44)
这就是“犹大”在反面意义上的意思。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以赛亚书:
耶路撒冷跌跌撞撞,犹大倾倒,因为他们的舌头和行为与耶和华作对,惹了祂荣光的眼目。(以赛亚书3:8)
玛拉基书:
犹大人行事诡诈,并且在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中行一件可憎的事;犹大人亵渎了耶和华的圣洁,因为他喜爱并娶了外邦神的女子。(玛拉基书2:11)
另外,还有下列经文:以赛亚书(3:1等;8:7, 8),耶利米书(2:28; 3:7-11; 9:26; 11:9, 10, 12; 13:9; 14:2; 17:1; 18: 11-13; 19:7; 32:35; 36:31; 44:12, 14, 26, 28),何西阿书(5:5; 8:14),阿摩司书(2:4, 5),西番雅书(1:4)等等。

属天的奥秘 #10177

10177.“你要造

10177.“你要造一座烧香的坛”表主乐意垂听并接受源于爱与仁的敬拜的一切的一个代表。这从“烧香的坛”的含义清楚可知,“烧香的坛”是诸如被提升到主那里的敬拜的那类事物的一个代表。它们是源于爱与仁的事物,这一点从接下来的内容明显看出来。“坛”和放在坛上的东西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坛是容纳之物,而坛上的东西是被容纳之物;容纳物和被容纳之物构成一体,如桌子和桌子上的饼,或杯子和杯中的酒。
  为了烧香之所以造祭坛,而不是造桌子,是因为在以色列民族当中,祭坛是源于爱的敬拜的首要代表。事实上,祭坛上有火燃烧,而“火”表示敬拜所源于的爱和仁。祭坛是敬拜的首要代表(参看4192, 4541, 8623, 8935, 8940, 9714节)。
  香坛之所以代表乐意垂听并接受源于爱与仁的敬拜的一切,是因为烟云表示升到高处的东西,而烟的气味表示悦人之物,因而表示蒙主垂听并接受之物。主唯独悦纳并接受源于爱和仁之物;这也解释了为何祭坛用金包裹,被称为“金坛”,因为“金”表示爱与仁之良善(参看9874, 9881节提到的地方)。
  之所以唯独源于爱和仁之物蒙主悦纳,并因此蒙主垂听并接受,是因为爱构成整个人,或一个人所是的一切;因为一个人的爱如何,他就如何。这解释了为何天上的天使都形式上的爱和仁,或说爱和仁的化身。对他们来说,爱和仁的形式就是人的形式,因为在他们里面并赐予他们形式的主,就其神性人身而言,是神性之爱本身。正因如此,从他们的脸、言语和动作,尤其从他们所流出的情感的气场,远远地就能清楚察觉出在他们里面掌权的是哪种爱,或说他们在爱方面的品质。
  由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来源于主,并且爱是一种属灵的结合,所以凡从这个源头发出之物都蒙主垂听并接受。而凡并非源于这个源头的神圣和虔诚虽蒙垂听,但不被乐意接受。事实上,这是一种虚伪的神圣和虔诚,因为它们是某种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纯外在之物。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神圣仅抵达天堂的边缘或门槛处,并在那里逐渐消失。而源于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则照着内在神圣的性质而直达天堂,因而直达主那里。因为没有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只是嘴唇和身体动作的产物,而源于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同时来自内心。关于这两种神圣,可参看8252-8257节的阐述和说明。
  在帷帐外的会幕里面有摆有脸饼或陈设饼的桌子,以及带有灯的灯台和香坛。脸饼或陈设饼代表对主的爱;灯台的灯代表仁与信,坛上的香代表源于它们的敬拜,这就是为何每早晨和傍晚收拾灯的时候要烧香。由此也明显可知,“烧香”代表源于爱和仁的对主的敬拜。这些事物所在的会幕本身代表天堂,那里的一切敬拜都具有这种性质。饼代表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参看9545节);灯台代表属灵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和信之良善(参看9548-9561节);会幕或帐幕代表天堂(参看9457, 9481, 9485, 9784, 9963节)。
  当论及“敬拜”时,所指的是通过从爱与仁的内在感觉发出的祷告、崇拜、感恩和类似行为所表达的神圣。构成敬拜的这些行为就是“烧香”的意思,这从下列经文可以看出来,诗篇:
  愿我的祷告蒙接受,如香陈列在你面前。(诗篇141:2)
  启示录:
  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竖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启示录5:8)
  又:
  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那香的烟从众圣徒的祈祷中上来。(启示录8:3, 4)
  由于“香”表示敬拜及其提升,因而表示它蒙主垂听并接受,所以摩西命令那些攻击他的人拿香炉来,把香放在其上,在耶和华面前烧了,好叫他们由此可以知道耶和华拣选谁,因而垂听神(民数记16:1ff)。当人民发怨言时,当灾祸发作时,亚伦拿着香跑到会中,由此止住了灾祸(民数记16:44-49)。玛拉基书: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在列族中必为大。在各处,香和洁净的素祭必献给我的名。(玛拉基书1:11)
  之所以补充说“洁净的素祭”,是因为它表示爱之良善(10137节)。摩西五经:
  利未人要将你的典章指教雅各,将你的律法指教以色列。他们要把香放在你的鼻孔,把燔祭献在你的坛上。(申命记33:10)
  经上之所以说“把香放在你的鼻孔”,是因为“鼻孔”表示感知(4624-4634节);此处之所以补充说“燔祭”,是因为它也表示源于爱之良善之物。
  但就反面意义而言,“烧香”表示源于相反的爱,即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的敬拜;如向别神烧香(耶利米书1:16; 44:3, 5);向偶像烧香(以西结书8:11; 16:18);向巴力烧香(何西阿书2:13)。
  “烧香”因表示诸如被提升并被神性乐意接受的那类事物,故也是外邦人当中的宗教仪式之一。从历史清楚可知,罗马人和其他民族也使用乳香、香炉和香盒。这种宗教仪式源于古教会,古教会传遍亚洲许多地区,如叙利亚、阿拉伯、巴比伦、埃及和迦南。古教会是一个代表性教会,因而是一个由代表内在事物,就是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外在事物或形式组成的教会。大量宗教仪式,其中一个就是烧香,从古教会传到周边各个民族,又从这些民族经由希腊传到意大利。像这样的另一个仪式就是指定贞洁的处女来守护的永火,他们称这些处女为维斯塔贞女。
  在古教会,因而在以色列教会中所烧的香是用芳香物质准备的,如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和乳香;因为气味表示感知,芳香的气味表示愉悦的感知(925, 1514, 1517-1519, 3577, 4624-4634, 4748, 10054节)。但“乳香”尤表信之真理,因此当在圣言中提到乳香时,它与表示爱之良善的油、饼、素祭或金子联系在一起;如在以赛亚书:
  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带着黄金和乳香,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赞美。(以赛亚书60:6)
  那些从东方来的人也一样,论到他们,经上在马太福音记着说:
  有几个智慧人从东方来寻找那时刚出生的主,揭开宝盒,献上黄金、乳香、没药。(马太福音2:1, 2, 11)
  在圣言中,那些来自东方,被称为“东方之子”的人表示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之人(参看3249, 3762节);“示巴”具有相同的含义(1171, 3240节);“黄金”表示爱之良善(9874或9881节提到的地方)。
  耶利米书:
  他们必带燔祭和祭物,素祭和乳香。(耶利米书17:26)
  “素祭”同样表示爱之良善(9992, 10137节)。由此明显可知,在圣言中,“乳香”表示构成信的真理;因为在圣言中,凡论述良善的地方,也论述真理,因为天堂的婚姻,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圣言的一切细节中(参看9263e, 9314节提到的地方)。也由于同样的原因,素祭要浇上油,加上乳香(利未记2:1, 2, 15);但为罪所献的素祭不可浇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利未记5:11);为忌妒(经上译为疑妻不贞)所献的素祭同样不可浇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民数记5:15)。这些素祭之所以不可浇上油,加上乳香,是因为这类素祭是为了从邪恶中赎罪而呈上的,只要一个人处在赎罪的阶段,他就不能接受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因有邪恶挡道。不过,它们被赎掉或移走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爱之良善若不与信之真理一起,就不可能被赋予任何人。因为良善产生真理,在这真理中为自己获得一个具体品质,并接受一个外在形式。这就是为何一切素祭都加乳香在上面,会幕里的桌子上所摆的脸饼或陈设饼也是(利未记24:7);因为“饼”表示爱之良善(3478,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8410, 9323, 9545, 10040, 1013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