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83

83.因此缘故,凡对

83.因此缘故,凡对天堂没有概念,也就是对天堂所来自的神性没有概念的人,无法被提升至天堂的第一道门槛。他一接近天堂,就感受到一种抵制和强烈的排斥。这是因为,他那原本接受天堂的内层已经因它们没有处在天堂的形式中而被关闭了;他越接近天堂,他的内层就关得越紧。这就是教会中那些否认主的人,以及那些如苏西尼派那样否认主的神性之人的命运。至于那些出生于教会之外,因没有圣言而不知道主之人的命运,容后再述。

天堂与地狱 #270

270.现在有必要描

270.现在有必要描述一下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以及它如何远远超越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天使的智慧。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无法理解,甚至连最外层天堂的天使也领悟不了。这是因为第三层天堂天使的内层被打开至第三层,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仅被打开至第一层。一切智慧都朝内层增长,并随着这些层级被打开而得以完善(208, 267节)。

由于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天使的内层已被打开至第三层,所以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他们身上;因为相比第二层级和第一层级的内层,第三层级的内层更处于天堂的形式。天堂的形式是由神性真理产生的,因而与神性智慧相一致。这就是为何神性真理可以说被铭刻在这些天使身上,仿佛是本能,或仿佛天生就在他们里面。因此,这些天使一听到纯正的神性真理,立刻就承认并理解它们,然后可以说在自己里面实际看到它们。由于这就是该天堂天使的特性,所以他们从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也不知道什么叫相信或有信。他们说:“什么是信?我发觉并看到事情就是如此。”他们通过对比来说明;例如,这就像是有人看见一座房子,以及房子里面和周围的各种事物,便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些事物的存在,它们就像它们看上去的样子;或看见一个园子,以及园子里的树木和果实,就对他的同伴说,你当相信这是一个园子,那些是树木和果实;而事实上,他的同伴正亲眼清楚分明地观看它们。因此,这些天使从不提“信”,对它也没有任何概念。他们不推理神性真理,更不争论任何真理是否如此。

相比之下,第一层或最外层天堂的天使没有被如此铭刻在他们内层的神性真理,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生命的第一层被打开;所以他们推理真理,那些如此推理的人除了他们正在推理的问题真相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或说他们不会超越这个主题,只是通过某些考虑确认它,并且一经确认,就声称它是信的事,必须相信。

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智慧和第一层天堂的天使智慧之间的区别,就像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区别;他们将前者比作一个充满一切有用之物的宫殿,四周有园林环绕,园林周围则有各种美物。这些天使因处于智慧的真理,故能进入宫殿,看见那里的一切事物,在园林的任何地方漫步,享受凡他们所看见的。而那些推理真理的人,尤其那些争论真理的人则不然。这些人无法凭真理之光看见真理,而是要么从其他人,要么从圣言的字义接受真理,而他们对圣言的字义又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他们声称,真理必须被相信,或人必须有信,却不想让任何人去深入探究。天使说,这些人无法抵达智慧宫殿的第一道门槛,更不用说进入宫殿,漫步于园林了,因为他们在第一步就卡住了。而那些处于真理本身的人就不同了;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这些人无止境地继续前行,因为无论他们往哪里去,他们所看见的真理都会引导他们,甚至把他们引到广阔的田野;事实上,每一个真理都有无限的延伸,并与多种其它真理联结。

他们还说,至内层天堂天使的智慧主要在于,他们在每一个物体中都能看到神性和天堂事物,在许多物体的系列中看到神奇的事物;因为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如,当他们看到宫殿和园林时,他们的视线不会停留在他们眼前的事物上,而是看到它们所源于,也就是所对应的内层事物;并且这会照着物体的表象以持续的多样性进行下去;他们就这样同时看到处于自己的秩序和关联中的无数事物;这一切以快乐充满他们的心智,以致他们似乎浑然忘我。可见于天堂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来自主而在天使里面的神性事物(参看170-176节)。

注:属天天使知道无数事物,远远比属灵天使更有智慧(2718节)。属天天使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出于信思考和谈论,因为他们从主拥有对构成信的一切事物的一种感知(202, 597, 607, 784, 1121, 1384, 1442, 1898, 1919, 7680, 7877, 8780, 9277, 10336节)。对于信之真理,他们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而属灵天使则推理事情是不是真的(2715, 3246, 4448, 9166, 10786节),这些章节解释了主的话(马太福音5:37),即:“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属天的奥秘 #5145

5145.“它们上面

5145.“它们上面有洞,在我头上”表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这从“它们上面有洞”和“头”的含义清楚可知:“它们上面有洞”是指从顶部到底部都是敞开的,因而是指未被关闭,因而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头”是指内层,尤指构成意愿的内层。因为头是一切实质与形式所在的首要位置;因此,一切感觉都传到头部,并在此呈现自己;而一切行为都从它降下,并源于它。显然,心智的能力,也就是理解力和意愿的能力就在头部;这就是为何“头”表示内层。(膳长所梦见的)这些筐子代表“头”里面的事物。
  现在论述的主题是受意愿部分支配的感官印象,“它们(筐子)上面有洞”表示内层在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因此,如下文所看到的这些感官印象被抛弃和定罪。不过,有必要解释一下“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是什么意思。人的内层被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终端,以将它与在它之下的层级分开。从最内层到最外层的每一层级都是如此。内层理性层构成第一层级;属天天使,即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外层理性层构成第二层级,属灵天使,即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内层属世层构成第三层级,善灵,即最后和最低,或第一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外层属世层或感官层构成第四层级,世人就在该层级。
  这些层级也存在于人里面,各层级彼此完全不同,又互相分离。正因如此,若人过着一种良善生活,那么就其内层而言,他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或说他的内层对应于三层天堂;也正因如此,若人过着一种仁与爱的生活,他死后就能被一直提升到第三层天堂。不过,为叫他具有这种特质,他里面的各个层级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终端,以将它与下一层级分开。当这些层级有了这些使它们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终端时,每一层级都是一个从主所流入的良善能止于其上,并在那里被接受的一个层级。没有作为层面的这类终端,良善就不被接受,而是直接流过去,如同流过里面有洞的筛子或筐子,一直向下流入感官层。此时,这良善因一路上没有任何方向,于是就转变为污秽,尽管在那些在这最低层接受它的人看来,污秽好似良善。也就是说,良善被变成属于爱自己爱世界的那种快乐,因而被变成属于仇恨、报复、残忍、奸淫和贪婪的那种快乐,或被变成纯粹的快感和奢侈享受。如果人的意愿层级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也就是说“它们上面有洞”,这种情形就会发生。
  人其实能知道这些终端、因而层面是否存在;因为人有能力觉知良善与真理,如他们的良善就能指示这一点。对那些像属天天使那样有能力觉知良善与真理的人来说,终端存在于每一层级,从最初层级直到最后层级。若非各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终端,诸如此类的觉知能力是不可能存在的。关于这些觉知能力,可参看前文(125,202,495,503,511,536,597,607,784,865,895,1121,1383,1384,1387,1919,2144,2145,2171,2515,2831节)。对那些像属灵天使那样拥有良心的人来说,终端同样存在,但只存在于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直到最后层级。因为对这些天使来说,第一层级是关闭的。之所以说“在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是因为良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内层与外层。内层良善是涉及属灵良善与真理的良心,外层良善是涉及公义与公平的良心。良心本身是神性良善的流注终止于其中的一个内层层面。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没有接受该流注的任何内层层级;对这些人来说,良善直接流入外层属世层或属世感官层;并且如前所述,在那里被变为污秽的快乐。有时这些人会感到痛苦,貌似良心的痛苦,但这不是良心。这种痛苦是由于其快乐的丧失造成的,就是诸如地位、利益、名声、生命、乐趣,或像他们那样之人的友谊的丧失。他们遭受痛苦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终端在于这类快乐。由此可见“筐子上面有洞”在灵义上是什么意思。
  尤其在来世,人能辨别出人的意愿层级是否具有终端。对具有终端的人来说,有一种对属灵的良善与真理,或对公义与公平的热情存在。因为这种人为了良善或真理而行良善,并为了公义或公平而践行公义,而不是为了利益、地位等等。凡意愿的内层具有终端的人都被提升进入天堂,因为所流入的神性能把他们引到那里。但是,凡意愿的内层没有终端的人则下入地狱;因为神性直接流了过去,被变成地狱之物,正如太阳的热落到污秽的粪便上,发出刺鼻的恶臭之时的情形。因此,凡有良心的人都会得救;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不能得救。
  当对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没有情感,以及与其它事物相比,这些美德被视为一文不值,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又或被重视只是为了获得利益或地位时,就可以说意愿的层级上面有洞。情感就是那提供终端,用来关闭的东西,这也是为何它们被称为约束或束缚: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是“内在约束”,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是“外在约束”(3835节)。若非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起到约束作用,人必要疯狂(4217节);因为疯狂无非是对这类约束的放松,以致终端在这类人里面不存在。尽管如此,就思维与情感而言,这些人没有任何内在约束,因而内心是疯狂的,而他们没有爆发是因着外在约束,这些约束就是为了自己而对利益、地位或名声的情感,因而是对法律和生命丧失的畏惧。这在犹太教会以这一律法来代表:在死人的家里,凡敞口的器皿,就是没有扎上盖的,都是不洁净的(民数记19:15)。
  在以赛亚书,“满了洞的织物”所表相同:
  用丝线做麻布的和织满了洞的织物的都必羞愧。它的根基必被打碎,所有受薪的,心必愁烦。(以赛亚书19:9,10)
  以西结书中的“窟窿(即洞)”所表也相同:
  灵领我(即先知)到院门口。我观看,见墙上有个窟窿。他对我说,你要在这墙上挖一个洞。我一挖墙,见有一门。他对我说,你进去,看他们在这里所行可憎的恶事。我进去一看,看哪,四面墙上刻着各样爬行的动物、可憎的走兽和以色列家各样的偶像。(以西结书8:7-10)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