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85

85.但是,那些基于

85.但是,那些基于外在人的感官经验判断一切事物的人几乎无法理解神是一个人。因为感官人只能基于尘世和尘世之物来思想神,因而以思想一个肉体和属世之人的方式来思想一个神性和属灵之人。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神若是一个人,必和宇宙一样大;若统治天与地,必如世上的国王那样借助许多人来统治。若被告知,天堂不像尘世那样有空间的延伸,他一点也不明白。因为凡仅出于自然界及其光来思考的人必照着诸如显现在他眼前的那种延伸来思考。但是,以这种方式思想天堂就大错特错了。天堂的延伸不像尘世的。在尘世,延伸是确定的,因而是可测量的;但在天堂,延伸是不确定的,因而是不可测量的。在下文关于灵界时空的章节,我们会看到天堂的延伸是什么样。

此外,人人都知道肉眼的视觉延伸得有多远,即:能延伸到极其遥远的太阳和恒星那里。凡深入思考的人都知道,属于思维的内在视觉延伸得更广泛,而更内在的视觉必延伸得还要广泛。那么至内和至高的神性视觉又该怎么说呢?由于思维拥有这样的延伸,所以天堂的一切事物与那里的每个人共享,构成并充满天堂的神性也是如此,如前面章节所说明的。

属天的奥秘 #9806

9806.“你要使你

9806.“你要使你的哥哥亚伦就近你”表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结合。这从摩西和“亚伦”的代表,以及“就近”和“哥哥”的含义清楚可知:此处使亚伦就近他自己的摩西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参看6752, 6771, 7014, 9372节);“就近”是指结合与同在(9378节);“亚伦”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如下文所述;“哥哥”是指良善(3303, 3803, 3815, 4121, 4191, 5686, 5692, 6756节)。由此明显可知,“摩西使他的哥哥亚伦就近他”表示在主里面,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结合,之所以表示在祂的神性人身里面,是因为这人身就是实现结合所在之地。事实上,主首先使祂的神性人身变成神性真理,然后变成神性良善(参看9199, 9315节所提到的地方)。之所以选亚伦供祭司职分,是因为他是摩西的哥哥;以这种方式同时也代表天上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兄弟关系。因为如前所述,摩西代表神性真理,亚伦代表神性良善。
  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无论天上的还是世上的,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好叫它可以成为某种事物。因为良善是真理的存在,真理是良善的显现。因此,没有真理的良善无法显现自身,没有良善的真理没有真实的存在。由此明显可知,它们必须结合在一起。在圣言中,结合在一起的这二者由一对夫妻或两个兄弟来代表;当论述的主题是天上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以及源于这婚姻的后代时,就由一对夫妻来代表;当论述的主题是两种供职,就是审判和敬拜的供职时,就由两个兄弟来代表。那些供职审判的人被称为“审判官”,后来被称为“王”;那些供职敬拜的人被称为“祭司”。由于一切审判都通过真理来实现,一切敬拜都源于良善,所以在圣言中,就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而言,“审判官”表示基于良善的真理;而“王”则表示带来良善的真理;“祭司”表示良善本身。正因如此,在圣言中,当论述真理时,主被称这“审判官”,还被称为“先知”,以及“王”;但当论述良善时,则被称为“祭司”。当论述真理时,祂同样被称为“基督”、“受膏者”,或“弥赛亚”;但当论述良善时,则被称为“耶稣”或“救主”。
  正是由于属于审判的真理和属于敬拜的良善的这种兄弟关系,所以摩西的哥哥亚伦才被选供祭司职分。因此,“亚伦和他的家”表示良善,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色列啊,要信靠耶和华!祂是他们的帮助和他们的盾牌。亚伦家啊,要信靠耶和华!祂是他们的帮助和他们的盾牌。耶和华记念我们,赐福给我们,赐福给以色列家,祂要赐福给亚伦家。(诗篇115:9, 10, 12)
  诗篇:
  愿以色列说,祂的慈爱永远长存!愿亚伦的家说,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诗篇118:2, 3)
  又:
  以色列家啊,你们要称颂耶和华!亚伦家啊,你们要称颂耶和华!(诗篇135:19)
  “以色列家”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亚伦家”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因为在圣言中,凡论述真理的地方,也论述良善,这是由于天上的婚姻(9263, 9314节)。“以色列家”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参看5414, 5879, 5951, 7956, 8234节)。又:
  耶和华打发祂的仆人摩西和祂所拣选的亚伦。(诗篇105:26)
  摩西之所以被称为“仆人”,是因为“仆人”论及真理(3409节);而“拣选的”论及良善(3755e节)。又: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美善,何等的喜悦!这好比头上的美好的油,流到胡须,甚至流到亚伦的胡须,又流到他衣裳的领口。(诗篇133:1, 2)
  人若不知道“弟兄(或兄弟)”表示什么,也不知道“油”、“头”、“胡须”和“衣裳”表示什么,同样不知道“亚伦”代表什么,就不可能明白为何这些事物被比作弟兄同居,因为从头流到亚伦的胡须,由此流到他衣裳上的油,与弟兄有何相似之处呢?但这个对比的相似性从内义明显看出来,就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良善进入真理的流注,经上以这种方式来描述它们的兄弟关系。因为“油”表示良善;“亚伦的头”表示良善的至内层;“胡须”表示它的最外层;“衣裳”表示真理,“流到”表示流注。由此明显可知,这些话表示良善从内层到外层进入真理的流注,以及在那里的结合。若没有内义,谁能看出这些话包含天上的事物在里面?“油”表示爱之良善(参看886, 4582, 4638, 9780节);“头”表示至内在之物(5328, 6436, 7859, 9656节);“胡须”表示最外在之物,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7:20; 15:2),耶利米书(48:37)和以西结书(5:1);“衣裳”表示真理(2576, 4545, 4763, 5319, 5954, 6914, 6917, 9093, 9212, 9216节);“亚伦”代表属天良善,可参看前文。
  从亚伦被选供祭司职分,因而供职最神圣的事这一事实,人们就能明白犹太教会中的代表是怎么回事,即:它们不关注代表的人,而是关注这个人所代表的事物。因此,某种神圣事物,甚至最神圣的事物也能由内在不洁净的人,甚至偶像崇拜者来代表,只要他们在进行敬拜时表面上能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从以下摩西五经中的细节可以看出亚伦就是这样一个人:
  亚伦从以色列人手里接过金子,用凿子塑造它,把它铸成一只牛犊。亚伦就在牛犊面前筑坛;亚伦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出埃及记32:4, 5, 25)
  申命记:
  耶和华也向亚伦甚是发怒,要灭绝他,那时我又为亚伦祈祷。(申命记9:20)
  至于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的教会代表不关注人,只关注所代表的事物本身,可参看9229节所提到的地方。
  

属天的奥秘 #2329

2329.“说,看哪

2329.“说,看哪,我主啊”表示对主的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的一种内在承认和肯定,这从刚才所说的承认和谦卑清楚可知。此处接踵而来的是肯定,因为罗得的话,即“看哪,我主啊”是一种肯定。内在肯定是内心的肯定,出现在谦卑中,同时出现在对良善的情感中。而外在肯定是口头上的,有可能出现在一种假谦卑和对良善的一种假情感中;无论谦卑还是对良善的情感,都一点也没有,如在那些为了自己的威望,确切地说,为了自我崇拜或自我吹捧和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声称信主的人中间的情形。这些人口头上肯定的东西,心里其实是否认的。
经上说“我主”用的是复数形式,原因和前一章说那“三个人”是一样的。正如那里的“三个”表示主的神性本身,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这里的“两个”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如前所述(2319节)。在教会,众所周知,这些为一;由于他们为一,所以在下文,经上也以单数形式提到他们。如19:17:“领他们出来以后,他说,逃命吧”;19:19:“看哪,你仆人已经在你眼中蒙恩,你又加大你向我所显的怜悯”;19:21:“他对罗得说,看哪,连在这话上我也顾全你的脸面,我不倾覆这城”;19:22:“因为你还没有到那里,我不能作什么”。
神性本身,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就是耶和华,这一点从前一章明显看出来,在那里,这三个人被称为“耶和华”,如18:13:“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18:14:“对耶和华来说,有什么事是稀奇的呢”;18:22:“亚伯拉罕却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18:33:“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因此,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就是耶和华,如19:24也以这种方式提到它们:“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如雨般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这些话的内义可见于下文 (2443-2447节)。主是耶和华自己,在旧约的历史和预言部分经常被称为“耶和华”(参看1736节)。
真正的教会成员,也就是那些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都熟知并承认三位一体;但他们仍在主面前谦卑自己,并且只拜祂。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若不藉着子,没有人能靠近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他们还知道,圣灵所拥有的一切神圣都是从祂发出的。当这种观念存在于他们脑海时,他们只拜祂(一切事物都通过祂而来,并来自祂),因而只拜那一位。他们也不会将其观念分散在三位当中,如教会里面其他许多人惯常所行的那样。
这从来世的许多人身上明显看出来,包括一些学者,他们活在肉身时以为自己比其他人更掌握信之奥秘。在来世,当这些人被检查他们对一位神持有什么样的观念(即是否思想三位非受造者,三位无限者,三位永恒者,三位全能者,三位主)时,显而易见,他们持有三位的观念(因为在来世,各种观念都被交流)。然而,《亚他那修信经》明确说,没有三位非受造者、三位无限者、三位永恒者、三位全能者、三位主,只有一位,这也是真理。所以学者们承认,他们嘴上说的确实是一位神,但想的却是三位;有些学者甚至相信三位。他们说,他们无法在观念上或脑海里将这三位合在一起,而是不得不把他们分开。
其原因在于,一切奥秘,甚至极深的奥秘,都伴随一个观念,因为没有一个观念,就不可能思想、甚至记住任何东西。因此,每个人对于一位神为自己形成哪种思维、因而哪种信仰,在来世如在晴天白日下一样清楚。事实上,在来世,当犹太人听说主就是耶和华,只有一位神时,他们无话可说。但当看到基督徒将其观念分成三位时,他们说,他们自己拜一位神,而基督徒却拜三位。另外,除了那些拥有仁之信的人外,没有人能在观念上将被如此分离的三位合在一起,因为主使这些人的心智适应祂自己。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