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二、天堂的一切事物与人的一切事物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87.今天的人已不知“对应”为何物。这种无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人因爱自己、爱世界而远离了天堂。凡爱自己、爱世界高于一切的人只关心世俗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吸引外在感官,满足属世欲望;他不关心属灵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吸引内在感官,满足心智。所以,他把它们扔在一边,声称它们过于高深,难以领会。古人却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说,对应知识是一切知识的明珠。他们藉此获得聪明和智慧,属教会的人也藉此与天堂交流;事实上,对应知识是天使的知识。上古之人,也就是属天之人,出于对应本身思考,和天使一样。所以,他们甚至能与天使交谈。此外,主时常向他们显现,并教导他们。而如今,这种知识已全然遗失,以致人们不知对应为何物。
注:对应的知识远远胜过其它知识(4280节)。对应知识是古人的首要知识;但如今它完全被人遗忘(3021, 3419, 4280, 4749, 4844, 4964, 4966, 6004, 7729, 10252节)。对应知识曾兴盛于东方民族和埃及当中(5702, 6692, 7097, 7779, 9391, 10407节)。
4551.“和他们耳朵上的耳环”表落实在行为中。这从“耳环”的含义清楚可知,“耳环”是代表顺从的象征,因为“耳朵”表示顺从(2542, 3869节);顺从的行为就是落实在行为中;事实上,顺从含有付诸行动的意思。此处“落实在行为中”是指要弃绝虚假。至于弃绝虚假,也就是此处内义上的主题,即落实在行为中,有必要用几句话说明一下。人在通过被主重生抵达良善,并出于良善实践真理之前,拥有众多与真理混杂的虚假。事实上,他藉由信之真理被引入重生;在其第一个年龄段,对于信之真理,他只有幼儿和童年时所获知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从世上的外在事物和肉体感官经验形成的,故只会是幻觉,因而是虚假。这些也被落实在行为中,因为人会将他所信的付诸实践。这些虚假就是此处所指的。它们与人同在,直到他重生,也就是直到他出于良善行事。一旦他出于良善行事,良善,也就是藉由良善的主,就会把那时为止他所学到的真理纳入次序;当这一切完成时,虚假就从真理被分离出去,并被去除。人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然而,对虚假的这种去除和弃绝却从他童年初期一直持续到其生命的最后阶段。这种活动在每个人里面进行,但在正经历重生的人里面以特殊方式进行。类似活动也发生在未经历重生的人里面,因为当他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并且他的判断力趋于成熟时,他觉得其童年的判断很愚笨和荒谬,因而与他现在的想法相去甚远。不过,重生之人与未重生之人的区别在于:重生之人觉得那些不符合信与仁之良善的事和他的想法相去甚远;而未重生之人则觉得那些不符合他所在的爱之快乐的事和他的想法相去甚远。因此,未重生之人视真理为虚假,视虚假为真理。至于耳环,它们有两种,就是戴在鼻子到前额的和戴在耳朵上的。戴在鼻子到前额的,是代表良善的象征,叫鼻环(参看3103节);戴在耳朵上的是代表顺从的象征,叫耳环。但在原文,鼻环和耳环是用同一个词来表述的。
10256.“香菖蒲”表对内层真理的感知和情感。这从“香菖蒲”的含义清楚可知,“香菖蒲”是指对内层真理的感知和情感,因为“菖蒲”表示这真理,而“香(味)”表示对真理的感知和情感。“菖蒲”表示真理,这一点可见于下文;“香(味)”表示对它的一种感知和情感(参看10254节)。
此处的内层真理是指存在于内在人中的真理,这真理在那里是外层。这与前面所说的(10254节)是一致的,即:外在人里面有一个内层和一个外层,内在人里面同样有一个内层和一个外层。正因如此,制备膏油要用到四种芳香物质或香料,就是品质最高的没药,香肉桂、香菖蒲和桂皮。“品质最高的没药”表示对外在人里面的外层真理,就是感官真理的感知;“香肉桂”表示那里的内层真理,就是属世真理;“香菖蒲”表示内在人里面的外层真理;“桂皮”表示那里的内层真理。“橄榄油”表示构成对这些真理的情感和感知的良善本身。
“菖蒲”表示内层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它的地方清楚看出来。然而,在这些地方,它不是被称为“香菖蒲”,只是被称为“菖蒲”或“上好的菖蒲”,如在下列经文中,以赛亚书:
雅各啊,你并没有呼求我;以色列啊,你倒厌烦我。你没有用银子为我买菖蒲,也没有用祭物的脂油使我饱足。(以赛亚书43:22, 24)
以西结书:
但人和雅完人拿纺成的线、亮铁、桂皮、菖蒲兑换你的货物。(以西结书27:19)
耶利米书:
从示巴出的乳香,从远地出的上好菖蒲奉来给我有何益呢?(耶利米书6:20)
在这些经文中,显然,“菖蒲”表示教会的某种属性,以及那里的敬拜;否则,经上说他们用银子为耶和华买菖蒲,或从远地来的上好菖蒲要奉给祂,还能有其它什么原因吗?由于所表示的是教会的某种属性,以及它的敬拜,故可推知,所表示的是真理或良善,因为教会及其敬拜的一切都与它们有关。但至于所表示的是哪种真理或良善,是属天的还是属灵的,是外在人的还是内在人的,这从当按内义考虑所提到的事物顺序时的内义清楚看出来。显然,“菖蒲”表示内层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