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7.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圣言中,这些肢体、器官、脏腑具有同样的含义;因为圣言中的一切事物都根据对应而具有一个含义。因此,“头”表示聪明和智慧;“胸”表示仁爱;“腰”表示婚姻之爱;“手臂和手”表示真理的能力;“脚”表示属世之物;“眼睛”表示理解力;“鼻子”表示感知;“耳朵”表示顺从;“肾”表示真理的审查,等等。所以,在日常用语中,论到聪明智慧人,人们习惯说他有一个好脑子;论到仁慈的人,就说他是知心朋友;论到感知清晰的人,就说他嗅觉敏锐;论到明智的人,就说他眼光犀利;论到有权势的人,就说他的手伸得很长;论到出于爱意愿的人,就说他是出于真心。在人们说话时,这些和许多其它说法都出自对应,因为它们出自灵界,尽管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注:在圣言中,“胸”表示仁爱(3934, 10081, 10087节);“腰”和生殖器官表示婚姻之爱(3021, 4280, 4462, 5050-5052节);“手臂”和“手”表示真理的能力(878, 3091, 4931-4937, 6947, 7205, 10019节);“眼睛”表示理解力(2701, 4403-4421, 4523-4534, 6923, 9051, 10569节);“鼻子”表示感知(3577, 4624, 4625, 4748, 5621, 8286, 10054, 10292节);“耳朵”表示顺从(2542, 3869, 4523, 4653, 5017, 7216, 8361, 8990, 9311, 9397, 10061节);“肾”表示真理的审查和纠正(5380-5386, 10032节)。
9993.“和调油的无酵糕饼”表中间属天之物的洁净。这从“糕饼”和“油”的含义清楚可知:“糕饼”是指中间属天之物,如下文所述;“油”是指爱之良善(参看886, 4582, 4638节)。由此明显可知,“调油的无酵糕饼”表示直接源于至内在层的属天层,因为“油”是指至内在的爱之良善。此处的情形是这样:诸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其中一个国度被称为“属灵的”,另一个被称为“属天的”。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对应于天堂里的属灵国度,其意愿部分则对应于那里的属天国度(9835节)。每个国度都有一个内在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正如人也有理解力和意愿一样。因为人的理解力有一个内在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人的意愿也有一个内在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理解力的内在部分或内在理解力形成内在人的属灵生命,理解力的外在部分或外在理解力则形成外在人的属灵生命。但意愿的内在部分或内在意愿形成内在人的属天生命,意愿的外在部分或外在意愿则形成外在人的属天生命。凡停下来反思的人,都能看出,人的心智既有一个内在部分,又有一个外在部分。这一点从伪善者、骗子、诡诈的人和恶棍身上尤其看得清楚,这些人内心深处所想的,都与信之真理背道而驰,他们所意愿的,则与天堂之爱的良善背道而驰;但表面上看,他们所思想和意愿的,都与这些真理和良善是一致的,他们言行也是一致的,好叫世人都能看见。
另外,要知道,天堂里的每个国度,即属灵国度和属天国度,都有三个部分;各自都有一个至内在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参看9873节)。属天国度的至内在部分在于对主之爱的良善;那里的中间部分在于相爱的良善,就是从对主之爱的良善所发出的良善;外在部分则在于从相爱的良善发出的快乐。头两部分住在主的属天国度居民的内在人里面,而第三部分住在他们的外在人里面。这三部分由无酵饼、调油的无酵糕饼和抹油的无酵薄饼来代表;它们的洁净由与燔祭或祭牲同献在坛上的这三者的供品来代表。所表示的是在其适当次序中的这些种类的良善,这一点仅从以下事实就能看出来:这三种谷物的供品是经上所吩咐的,摩西五经还描述预备它们的过程。若非这些事物含有天堂和教会的奥秘,这是绝无可能的事。否则,这类事物还有什么用呢?
不过,我意识到,如今几乎没有人能明白这些奥秘。因为当今人们所理解和意愿的一切事物都是世俗的,那些思想天堂并想要在那里的人除了一种属世和世俗的概念外,就没有、也不愿有关于它的其它任何概念。哪里有这种(属世和世俗的)概念、这种意愿,因而有这种爱,哪里就没有天堂奥秘的一席之地。如果人的心智以天上的事物为乐,胜过以世俗事物为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人能发现让他感到快乐的东西是什么,如当他以错综复杂的国家公共事务,或以人们错综复杂的道德态度为乐时的情形。道德态度就是那构成他们的爱与情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思维的。这个奥秘很容易被诡诈的人发现,因为他喜欢利用他所发现的引导其他人,目的是为了获取重要职位、或金钱利益,或为了这些赚取名声。
“糕饼”之所以表示内在人里面的中间属天之物,是因为它们排在第二等;排在第一位的是无酵饼,排在第二位的是调油的糕饼,排在第三位的,是抹油的薄饼。这三者被称为“素祭”,与燔祭和祭牲一同献在坛上。利未记第2章描述了它们是如何制成的,各处的经文则描述了要如何献上它们,如亚伦在受膏的日子(利未记6:20-23)如何献上它们。
在圣言中,“糕饼”还表示总体上的爱之良善。正因如此,“脸饼或陈设饼”在摩西五经中被称为“糕饼”:
你要取细面,烤成十二个糕饼,一个糕饼用面伊法十分之二。你要把它们摆在耶和华面前的桌子上。又要把净乳香放在每行上。(利未记24:5-9)
放在糕饼上的“净乳香”表示源于属天良善的真理,也就是属天国度的最低层或最外层。
在耶利米书,“糕饼”也表示总体上的爱之良善:
儿子捡柴,父亲生火,妇女抟面做糕饼,献给天后,又向别神浇奠祭。(耶利米书 7:18; 44:19)
“做糕饼献给天后”表示用属天之爱的良善向魔鬼献上敬拜;“向别神浇奠祭”表示用信之真理向撒旦献上敬拜。因为“天后”表示那些在恶魔的地狱之人,“别神”表示那些在恶灵的地狱之人(关于他们,可参看5977, 8593, 8622, 8625节)。那些在恶魔的地狱之人统称为“魔鬼”,那些在恶灵的地狱之人则统称为“撒旦”。
但在何西阿书,“糕饼”表示属灵之爱的良善:
以法莲成了一个没翻过的糕饼。(何西阿书7:8)
此处“糕饼”在原文是用另一个词来表达的,这个词就表示属灵之爱的良善。当外在人统治内在人时,其情形就是“没翻过的糕饼”。当这种情况在人里面出现时,秩序就颠倒了;因为这时,外在人是主人,内在人则成了仆人。“以法莲”表示教会的理解能力,当信之真理与良善被接受时,这理解能力就接受光明,并被情感激发(3969, 5354, 6222, 6234, 6238, 6267节)。
10087.“你要取胸”表天堂里的神性属灵之物,天上的人将它变成自己的。这从“胸”的含义清楚可知,“胸”是指仁之良善,在至高意义上是指神性属灵之物,如下文所述。之所以表示天上的人将它变成自己的,是因为接下来论述的主题是没有烧在坛上,而是赐给摩西、亚伦和他儿子为分并被他们吃掉的公绵羊的肉和筐子里的饼。这一切表示将它变成他们自己的,接下来的经文就描述了这个过程。“胸”表示仁之良善,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属灵之物,这层含义来源于对应关系。因为人的头对应于对主之爱的良善,该良善是至内层天堂的良善,被称为神性属天之物;而胸对应于仁之良善,该良善是中间或第二层天堂的良善,被称为神性属灵之物;脚对应于信之良善,因而对应于顺从的良善,该良善是最低层天堂的良善,被称为神性属世之物。关于这种对应关系,可参看前面的说明(10030节)。
“胸”因其对应关系而表示仁之良善,仁之良善是由意愿行善所产生的,或说就是出于意愿行善而行善,故代表该良善的约翰靠着主的胸膛或挨近主的怀里(约翰福音13:23, 25),以此表示主喜爱这种良善。因为“靠着胸膛”或“挨近怀里”表示喜爱。人若知道这一点,也就能知道主对彼得和约翰所说的这些话表示什么: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羔羊。耶稣又对他说,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就忧愁,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羊。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的。彼得看见他,就说,主啊,他怎样?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约翰福音21:15-21)
若不通过内义,没有人能知道这些话表示什么。内义教导:主的十二个门徒和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一样,代表整体上信和爱的一切事物或方面;彼得代表信,雅各代表仁,约翰代表从仁流出的行为或良善。主的十二个门徒代表整体上信和爱的一切事物或方面(参看3488, 3858e, 6397节);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也是(参看3858, 3926, 4060, 6335, 6640节);彼得代表信,雅各代表仁,约翰代表仁之行为(参看创世记18和22章序言,3750, 4738, 6344e节);“磐石”,如彼得也被如此称呼的,表示信方面的主(参看8581节)。
无仁之信虽不爱主,却仍能教导与信和爱的事物,以及属于主的事物,所以主三次说:“你爱我吗”、“喂养我的羔羊”、“牧养我的羊”。由于同样的原因,主说“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意思是说,在兴起的初期,教会的信拥有像小孩子那样的纯真之良善;但当它没落时,也就是在教会的末期,信不再拥有那良善,也不再拥有仁之良善,此时邪恶和虚假会引导它。这一切就是“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所表示的,也就是说,你将从自由进入奴役。“束上”表示在良善发出的光中认识并看见真理(9952节);“往来”表示照这些真理生活(8417, 8420节);因此,“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表示出于自由行动,出于自由行动就是出于对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情感行动(2870-2893, 9585-9591节),是被主引导(9096, 9586, 9589-9591节);但“别人要把他束上,带他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表示处于奴役状态,或说成为奴仆,处于奴役状态或成为奴仆就是出于邪恶行动,因而被地狱引导(9096, 9586, 9589-9591节)。主首先提到的“羔羊”是指那些处于纯真之良善的人(参看3994节);主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到的“羊”是指那些处于仁之良善和源于这良善的信之人(4169, 4809节);“三”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期(2788, 4495, 7715, 9198节)。因此,由于主对彼得说的是从兴起到衰落的教会,所以祂说了三次:“你爱我吗?”
但“约翰跟从主”表示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跟从主,并为主所爱,他们也不离开主;而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不仅没有跟从主,还被这真理所激怒,就像当时的彼得一样;更不用说包含在这段经文中的更多奥秘了。由此也明显可知,“靠着主的胸膛”或“挨近祂怀里”表示为祂所爱,这话是指着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说的。祂“抱在怀中”(以赛亚书40:10, 11)和“躺在怀中”(撒母耳记下12:3)意思大致相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