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摘录
20.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或邪恶和虚假有关;那些合乎神性秩序,并照之发生的事物与良善和真理有关;而那些反对神性秩序的事物与邪恶和虚假有关(3166, 4390, 4409, 5232, 7256, 10122节)。因此,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与理解力和意愿有关,因为理解力是真理或虚假的接受者,意愿是良善或邪恶的接受者(10122节)。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真理,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何为良善,而事实上,一切真理皆来自良善,一切良善皆通过真理实现(2507, 3603, 4136, 9186, 9995节)。
有四种人:
(1)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非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
(2)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的人。
(3)处于真理,通过真理关注并倾向于良善的人。
(4)出于良善处于真理的人。
让我们来逐一详细说明。
3154.创世记24:34-48.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仆人。耶和华大大地赐福给我主人,使他昌大,又赐给他羊群、牛群、银、金、仆婢、骆驼和驴。我主人的妻子撒拉年老的时候,给我主人生了一个儿子;我主人也将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他。我主人叫我起誓说,你不要给我儿子,从我所居之地的迦南人的女儿中娶一个女子;你要往我父家、我本族那里去,为我儿子娶一个女子。我对我主人说,恐怕那女子不肯跟我来。他就对我说,我在祂面前行走的耶和华必差遣祂的使者与你同去,使你的道路通达,你就可以从我本族、我父家那里,给我的儿子娶一个女子。那时你向我起的誓与你无干,因为你到了我本族那里;他们若不把她交给你,你向我起的誓也与你无干。我今日到了泉旁,便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啊,你若使我所走的道路通达;看哪,我站在水泉旁;但愿有个出来打水的少女,我要对她说,请你让我从你瓶子里喝一点水;她若对我说,你只管喝,我也要给你的骆驼打水,愿她就作耶和华给我主人的儿子所选定的女子。我心里的话还没有说完,看哪,利百加就出来,她的水瓶在她肩上;她下到泉旁打水,我便对她说,请给我喝。她就急忙从身上放低水瓶,说,请喝,我也要给你的骆驼喝;我便喝了,她也给我的骆驼喝了。我问她说,你是谁的女儿?她说,是密迦给拿鹤所生的儿子彼土利的女儿。我就把环子戴在她鼻子上,把镯子戴在她手上。我俯伏向耶和华下拜,称颂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因为祂把我引到正路上,为我主人的儿子娶我主人兄弟的女儿。
“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仆人”表示它来自神性良善;“耶和华大大地赐福给我主人,使他昌大”表示在良善和真理方面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又赐给他羊群、牛群”表示总体上的良善;“银、金”表示总体上的真理。“仆婢、骆驼和驴”表示具体的真理;“我主人的妻子撒拉给我主人生了一个儿子”表示从神性真理而生的神性理性;“年老的时候”表示当这种状态实际存在时;“我主人也将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他”表示一切神性事物都属于神性理性。
“我主人叫我起誓”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一个神圣义务和一个誓言;“说,你不要给我儿子,从迦南人的女儿中娶一个女子”在此和前面(3024节)一样,表示凡与真理不一致的情感,神性理性都不可与之结合;“我所居之地的”表示有神性良善在其中的不一致的事物;“你要往我父家”表示来自神性的良善;“我本族那里去”表示来自神性的真理;“为我儿子娶一个女子”表示由此将产生结合;“我对我主人说,恐怕那女子不肯跟我来”在此和前面(3030节)一样,表示属世人怀疑那情感是否可以分离。
“他就对我说”表示教导;“我在祂面前行走的耶和华必差遣祂的使者与你同去”在此和前面(3039节)一样,表示圣治;“使你的道路通达”表示在真理方面;“你就可以给我的儿子娶一个女子”表示会有一个结合;“从我本族、我父家那里”表示来自那里的神性的良善和真理;“那时你向我起的誓与你无干”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属世人所拥有的自由;“因为你到了我本族那里,他们若不把她交给你”表示就分离而言;“你向我起的誓也与你无干”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属世人是无可指责的。剩下的经文,直到24:48,和前面所表相同。
4136.“你为什么暗暗地逃跑,偷袭我,并不告诉我”表若分离在自由中或经它自由同意而进行,状态的性质。这从“暗暗地逃跑”、“偷袭”和“不告诉我”的含义清楚可知:“暗暗地逃跑”是指“雅各”所表纯正良善未经“拉班”所表居间或中间良善的同意就分离了,因为“逃跑”表示被分离(参看4113, 4114, 4120节);“偷袭”是指夺走被珍视和神圣之物(4112, 4133节);“不告诉我”在此表示通过分离(4113节)。从所有这些含义可知,分离未经它同意就进行了,然而分离应在自由中或经它自由同意才可进行。接下来的话,即“叫我可以欢乐、唱歌、击鼓、弹竖琴地送你回去”就表示并描述了这种自由的状态。不过,这些都是拉班照着那时他的信念所说的话。至于在那些正经历重生之人当中居间或中间良善与纯正良善的分离是何情形,也就是说,这种分离如何在自由中或经它的自由同意而实现,可参看前文(4110-4111节)。
人不可能看到这一事实,因为他并不知道各种良善如何存在于他身上,更不知道每种良善的状态如何经历变化;甚至不知道婴儿时期的良善如何不同于并变成童年时期的良善,而这良善后来又如何变成属于青少年时期的良善,之后变成成年时期的良善,最终变成老年时期的良善。对那些没有经历重生的人来说,没有良善发生改变,只有情感及其快乐发生改变。但对于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来说,良善的状态会发生改变;并且这一过程从婴儿时期一直延续到生命最后阶段。因为主预见人将要过怎样的生活,他将要允许主引领他。由于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甚至最小的个体,都被预见,所以它们也被提供。但此人对这些良善的状态以哪种方式变化一无所知;主要原因在于,他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认知,如今甚至不想去拥有这些认知。由于主并非直接流入人里面教导他,而是流入他的认知,因而间接流入,所以人绝无可能得知这些良善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由于人处于这种状况,也就是说,缺乏有关该主题的一切知识,再加上以下事实:如今允许自己重生的人很少,所以即便详细解释这些事,它们也不会被理解。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属灵良善的事,也很少有人知道有关自由的事。这一事实我是通过我来自那些从基督教界进入来世之人的经历得知的。为了说明,仅举一例。有一个教会显要人物自以为比其他人更有学问,并且在活着时就承认这一点;但他因过着一种邪恶的生活,故对于良善和自由,以及由此所流入的快乐和祝福如此彻底无知,以致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地狱的快乐自由和天堂的快乐自由之间最小的区别。事实上,他说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那些号称比其他人更有学问之人当中的无知,不难想象这阴影何等黑暗,甚至不难想象由此造成的幻觉是何性质,并且何等之大,而此处关于良善与自由所阐述的事,也就是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这些主题就受制于这些幻觉。然而,事实却是,圣言中没有一句话不包含天上的奥秘,尽管在人看来,它似乎根本不含有任何重要的事;这是因为缺乏知识,或今天的人们在天上事物方面所处并愿意所处的无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