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摘录
20.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或邪恶和虚假有关;那些合乎神性秩序,并照之发生的事物与良善和真理有关;而那些反对神性秩序的事物与邪恶和虚假有关(3166, 4390, 4409, 5232, 7256, 10122节)。因此,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与理解力和意愿有关,因为理解力是真理或虚假的接受者,意愿是良善或邪恶的接受者(10122节)。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真理,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何为良善,而事实上,一切真理皆来自良善,一切良善皆通过真理实现(2507, 3603, 4136, 9186, 9995节)。
有四种人:
(1)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非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
(2)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的人。
(3)处于真理,通过真理关注并倾向于良善的人。
(4)出于良善处于真理的人。
让我们来逐一详细说明。
8352.“说,我们喝什么呢”表他们无法忍受真理,因为这些真理由于缺乏对良善的情感而令他们不快。这从“喝”的含义清楚可知,“喝”是指在真理上接受教导并领受它们 ,也指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因而将它们变成自己的(参看3069, 3168, 3772, 4017, 4018节);但此处是指无法忍受它们,因为它们由于缺乏对良善的情感而令人不快;根据前面的解释(8349节),“水是苦的”就表示它们缺乏对良善的情感。这试探在于以下事实:他们抱怨、悲伤,因为以前他们觉得令人愉快,并由此构成他们属灵生命或天堂生命的真理现在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愉快了,并且如此令人不愉快,以致他们几乎无法忍受它们。
纯属世人无法相信这种事会造成任何悲伤。因为他会想:“真理是否令人愉快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它们令人不快,把它们扔掉好了”。但属灵人却有完全不同的感想。学习真理并在诸如属于他的灵魂,因而属于他的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上受启示是他生活的乐趣。因此,当这些真理是缺乏的时,他的属灵生命对他来说就成了一种考验和负担;这会产生悲伤和焦虑。原因在于,对良善的情感不断从主经由内在人流入,唤起外在人中相一致的事物,这些事物之前曾引发属于对真理的一种情感的快乐;当这些事物被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攻击,而这个人以前也曾以这些邪恶为快乐时,快乐或情感的冲突就会产生,焦虑就源于此,这反过来又导致悲伤和报怨。
有必要对试探通过真理的缺乏产生时的情形作一个简短的陈述。属灵生命的营养是良善和真理,正如属世生命的营养是饮食。缺乏良善,如同缺乏食物;缺乏真理,如同缺乏喝的。由此导致的悲伤就像饥渴所造成的悲伤。这种对比源自对应关系,因为食物对应于良善,喝的对应于真理。正是由于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吃晚餐或午餐的同时,还享有与其他人谈论他所喜爱的那类事物的快乐,那么食物和喝的对身体的滋养,要比他独自坐在餐桌前,没有陪伴时更好、更适宜。在第二种情况下,人接受食物的容器会变窄;但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些容器会打开。这些事是通过属灵食物与属世食物的对应关系实现的。之所以说“与其他人谈论他所喜爱的那类事物的快乐”,是因为所有这些快乐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因为与这二者无关的事物在世上不存在。人所爱的与他所具有的良善有关;而教导他良善,并由此与这良善结合的,则与真理有关。
10122.“每天要献一只赎罪的小公牛为挽回祭”表通过来自主的纯真之良善对属世人中的邪恶和衍生虚假的不断移走。这从“小公牛”和“罪”、“每天”和“挽回祭”的含义清楚可知。“小公牛”是指属世人中的纯真之良善(参看9391, 9990节)。“罪”是指从邪恶和衍生虚假中洁净,因为“罪”是指赎罪祭(10039节),“赎罪祭”表示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9938, 9990, 10022, 10053节);之所以说是对邪恶和衍生虚假的“移走”,是因为属于人的邪恶和虚假不是被逐出,只是被移走(参看10057节所提到的地方)。“每天”是指不断。“挽回祭”是指移走邪恶和衍生的虚假之后,对来自主的爱与信之良善的接受(9506节)。
之所以说对邪恶和衍生虚假的移走,是因为一切虚假都是由于邪恶而存在的;因此,邪恶被移走到何等程度,虚假就被移走到何等程度。此处的情形是这样:天堂里的一切皆与良善和衍生的真理有关,而地狱里的一切皆与邪恶和衍生的虚假有关。人里面也是这种情形。与人同在的来自天堂的一切皆与良善和真理有关,但与人同在的来自地狱的一切与邪恶和虚假有关。或也可说,与人同在的来自主的一切皆与良善和真理有关,但来自人自己的一切皆与邪恶和虚假有关。由于良善和真理,或虚假和邪恶,就是那宇宙万物与之相关的事物,而人是它们的容器,或说接受它们的地方,所以人有两种官能用来接受它们,一种被称为意愿,一种被称为理解力。意愿是接受良善或邪恶的容器,理解力是接受真理或虚假的容器。主所形成的意愿也被称为新意愿,是接受良善的容器;而主所形成的理解力也被称为新理解力,是接受真理的容器。但来自人自己的意愿也被称为旧意愿,是接受邪恶的容器;而来自人自己的理解力也被称为旧理解力,是接受虚假的容器。人通过从父母出生而拥有旧的意愿和理解力,但通过从主出生而拥有新的意愿和理解力,当他正在重生时,这一切就会发生。因为当正在重生时,一个人会重新成孕、重新出生。
人是以这种方式被造的,意愿和理解力构成一体,以致这二者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因为理解力被赐给人,是为了让他能明白真理,但目的是让真理能植入他的意愿,变成良善。它在何等程度上融入意愿,就在何等程度上在这个人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意愿是一个人的至内在部分,是他生命的存在;而理解力是外层,并从意愿获得其存在。事实上,一个人热爱他所意愿的,他所热爱的给予他一种快乐的感觉,因此被他称为良善。理解力则通过它称之为真理的推理来支持并强化它。正因如此,意愿和理解力实实在在构成一体。但表面上看,情况似乎不是这样,如当一个人理解真理,却意愿邪恶时的情形;尽管如此,当独自一人,出于自己思考时,他所理解的与他所意愿的,也就是他所爱的完全一致。
一个意愿邪恶的人仍能说真理,还能行良善,这个事实是由于伪善;伪善会利用真理和良善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这些手段从这种人那里被夺走,他留在自由中,他就会在不受约束的意愿影响下一头扎进邪恶,利用他的理解力来捍卫它们。这一点从来世的这类人身上看得尤为明显。在来世,人人都会进入一种类似其意愿状态的生命状态;那时,那些没有从主获得一个新意愿的人就会一头扎进各种邪恶,思想诸如认可邪恶的那类事物,无论他们在世上所言所行的如何与此完全不同。因为神性秩序的律法是这样:意愿和理解力要构成一个心智,因而构成一个人;因此,整个人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不可悬在这二者之间;也就是说,眼睛注视属于天堂的事物,心却完全放在属于地狱的事物上。心表示意愿,眼睛表示理解力。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