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1

21.(1)出于邪恶

21.(1)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非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因而来自邪恶的虚假和非来自邪恶的虚假。虚假种类繁多,事实上和邪恶的种类一样多;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其源头有很多(1188, 1212, 4729, 4822, 7574节)。来自邪恶的虚假,或基于虚假的邪恶是一回事;反过来通向进一步的虚假或次要虚假的来自虚假的邪恶,或基于邪恶的虚假,是另一回事(1679, 2243节)。从一个虚假,特别是如果它被当作第一原则,会流出在一个连续序列中的虚假(1510—1511, 4717, 4721节)。有来自爱自己和爱世界的欲望的虚假;也有来自感官谬误的虚假(1295, 4729节)。有宗教的虚假,有无知的虚假(4729, 8318, 9258节)。有包含某种良善的虚假,有不包含良善的虚假(2863, 9304, 10109, 10302节)。还有被歪曲的事物(7318—7319, 10648节)。一切邪恶都有伴随它的虚假(7577, 8094节)。伴随着爱自己爱世界的欲望的虚假是真正的邪恶之虚假;最坏的虚假种类便来自它(4729节)。

邪恶是沉重的,本身就有坠入地狱的倾向;但这不适用于虚假,除非它来自邪恶(8279, 8298节)。当从天堂坠入地狱时,良善就转变为邪恶,真理转变为虚假,因为这就像是进入一种稠密和不洁的大气中(3607节)。来自邪恶的虚假看似迷雾和污水笼罩着地狱(8137, 8146, 8210节)。地狱里的人所说的话是来自邪恶的虚假(1695, 7351—7352, 7357, 7392, 7699节)。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当从自己思考时,不能不思想虚假(7437节)。关于来自虚假的邪恶的详情(2408, 4818, 7272, 8265, 8279节);关于来自邪恶的虚假的详情(6359, 9304, 10302节)。

一切虚假都可能被证实,当被证实时,就看似真理(5033, 6865, 8521, 8780节)。因此,在确信某种事物之前,要先查看它是不是真的(4741, 7012, 7680, 7950, 8521节)。尤其要小心谨慎,不要在宗教的事上确信虚假,因为这会导致虚假的说服,死后,这种说服仍会粘附在人身上(845, 8780节)。虚假说服的危害性何等之大(794, 806, 5096, 7686节)。

只要人陷入邪恶,良善就无法流入真理(2434节)。人陷入邪恶,并由此陷入虚假到何等程度,良善和真理就远离他到何等程度(3402节)。主最小心谨慎的,是防止真理与邪恶联结,来自邪恶的虚假与良善联结(3110, 3116, 4416, 5217节)。亵渎就是由这种混杂产生的(6348节)。真理消灭虚假,虚假消灭真理(5207节)。只要怀疑的态度占主导地位,真理就无法被深入接受(3399节)。

举例说明真理是如何被歪曲的(7318节)。为何恶人被允许歪曲真理(7332节)。恶人通过把真理转向并应用于邪恶而歪曲真理(8094, 8149节)。如果真理被用于邪恶,这种情形主要是通过谬论和外在表象发生的,那么可以说它被歪曲了(7344, 8602节)。邪恶被允许攻击真理,但不允许攻击良善,因为它们能通过各种解释和应用而歪曲真理(6677节)。出于邪恶被歪曲的真理违背真理和良善(8062节)。出于邪恶被歪曲的真理在来世臭不可闻(7319节)。关于歪曲真理的详情(7318—7319, 10648节)。

有些宗教的虚假与良善一致,有些则不一致(9258节)。宗教的虚假若不与良善冲突,就不会产生邪恶,但对那些陷入邪恶的人来说,则不然(8318节)。宗教的虚假不会归于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但会归于那些陷入邪恶的人(8051, 8149节)。对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来说,非纯正的真理,甚至虚假可能会与纯正的真理联系在一起;但对那些陷入邪恶的人来说,则不然(3470—3471, 4551—4552, 7344, 8149, 9298节)。虚假和真理是被来自圣言字义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7344节)。虚假被良善变成真的,并变得柔软,因为它们被转向并应用于良善,并且邪恶被移走(8149节)。对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来说,宗教的虚假被主当作真理接受(4736, 8149节)。其品质由宗教的虚假塑成的良善若有无知和纯真,以及一个良善的目的在里面,就会被主接纳(7887节)。人所拥有的真理是充满谬误的真理和良善的表象;然而,对于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主会把它们调整为纯正的真理(2053节)。包含某种良善的虚假可见于那些在教会之外,因而不知道真理的人,以及那些在一个有虚假教义的教会之内的人身上(2589-2604, 2861, 2863, 3263, 3778, 4189—4190, 4197, 6700, 9256节)。没有良善在里面的虚假对那些在教会之内的人比对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更有害(7688节)。在来世,真理和良善从恶人那里被夺走并给予善人,正如主所说的:

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充足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25:29, 7770节)

属天的奥秘 #9258

9258.“不要为他

9258.“不要为他移去重驮”表不接受真理。这从“不要移去”的含义清楚可知,“不要移去”是指不给予教导并纠正,在此是指不能接受教导,因而不能接受真理,因为所说的话论及与教会的良善不一致的虚假,这虚假就具有这种性质。“移去”在灵义上就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这些话用来论及正在讨论的主题。因此,“移去”在字义上用来论及驴卧于其下的重驮,在内义上用来论及与教会的良善不一致的虚假。故就内义而言,所表示的是没有通过纠正移除虚假,因而也没有通过这种纠正或移除所带来的对真理的接受。既有与教会的良善一致的虚假,也有与它不一致的虚假。一致的虚假就是有良善藏在它们里面,因此能通过这良善被折向真理的虚假。而与教会的良善不一致的虚假则是有邪恶藏在它们里面,因此不能被折向真理的虚假。
  至于藏在纯正真理,或就在前面被称为虚假的非纯正真理里面的良善,以及藏在虚假里面,甚至也藏在真理里面的邪恶,这良善或邪恶就像果实种子中生命的生殖胚芽。当果实开始生长时,它的所有纤维都专注于种子的生殖胚芽;它们用渗透的汁液滋养并形成它。不过,一旦它形成,纤维就会退出离开它,并把汁液从种子中带走。结果,果肉变质腐烂,然后作为土壤而服务于生殖胚芽。当种子中的生殖胚芽在地里开始新的发育阶段时,种子本身也是如此。新芽中的生殖胚芽对应于一个人里面的良善;种子本身对应于他的内在事物或内在部分;种子周围的果肉对应于外在事物或外在部分。当人的内在部分正在重新形成,或正在重生时,外在人的记忆知识和真理就像果实的纤维,汁液通过它们被输送到内在部分。然后,当这个人已经重生时,外在人的记忆知识和真理也被分离出去并充作内在部分的土壤。类似的事也发生在种子所对应的此人的内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良善就产生一个新人,就像种子中的生殖胚芽产生一棵新树,或一个新芽一样。万物就这样变得焕然一新,之后增多结果,直到永远。正因如此,新人变得像一个花园,一个天堂花园;在圣言中,他也被比作这样的园子。
  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所说这些话的含义:
  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也来在它的枝头搭窝。(马太福音13:31-32)
  由此可见含有良善在里面的纯正真理和不纯正真理是何情形,即:良善形成后,就会产生诸如与良善一致的那类真理;即便是不纯正的真理,它们也被当作纯正的来接受,因为它们具有良善的味道;事实上,它们从良善获得自己的本质存在和生命。良善通过真理来繁殖和发展,它在发展期间,不断努力产生一种含有类似繁殖能力的新良善。它的作用方式,就像种子的生殖胚芽在为产生新果实和新种子而破土而出的新芽或新树中的作用方式一样。不过,种类是不计其数的,其不同性质取决于通过遵行信之诫命的仁爱生活而已经形成的良善。
  从对立面能看出含有邪恶在里面的虚假是怎么回事,即:它们就像结坏果子,必须被连根拔起并扔进火里的树,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
  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17-20; 12:33)
  约翰福音:
  耶稣说,枝子若不连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住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人若不住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收集起来扔在火里烧了。(约翰福音15:4-6)
  由此明显可知,凡结果子的良善都始于主,它若不来自主,就不是良善。
  

属天的奥秘 #3778

3778.“他对他们

3778.“他对他们说,拿鹤的孙子拉班,你们认识吗”表他们拥有这个家族的良善吗?这从“拉班”和“拿鹤”的代表清楚可知:“拉班”是指源于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参看3612, 3665节);“拿鹤”是指拉班代表的良善所源自的那个共同家族;“认识”在内义上表示来自那个来源,这从整个思路明显看出来。有必要简要阐述通过拿鹤、彼土利和拉班来代表旁系良善的情况。这三个儿子,即亚伯兰、拿鹤和哈兰(创世记11:27)的父亲他拉代表众教会所源自的那个共同家族。他拉本人其实是个偶像崇拜者,但代表并不关注这个人,而是关注他所代表的事物(1361节)。由于代表性的犹太教会始于亚伯拉罕,在雅各的子孙后代当中重新建立,故他拉和他儿子就成了众教会的代表。亚伯兰代表纯正教会,就是诸如存在于那些拥有圣言之人当中的教会;他兄弟拿鹤则代表诸如存在于没有圣言的外邦人当中的教会。主的教会遍布全世界,也存在于过着仁爱生活的外邦人当中,这一点从各处关于外邦人的说明清楚可知。
这就是为何拿鹤、他儿子彼土利和彼土利的儿子拉班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也就是诸如属于主在外邦人当中的教会之人所具有的那种良善。该良善不同于来自这共同家族的直系良善,因为与其良善结合的真理并不纯正。相反,他们绝大部分人具有被称作感官幻觉的外在表象,因为这些外邦人没有圣言,无法从圣言接受光明。实际上,良善本质上是一个单一实体,但它从植入在它里面的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并由此变得多样化。被外邦人视为真理的真理通常是以下观念:他们要敬拜某位神,他们通过这神寻求自己的好处,并将这好处归给他们的神,并且只要活在这个世上,他们就知道这神就是主;还有,他们要以他们奉为神圣的形像来崇拜他们的神等等。尽管如此,只要他们生活在对他们神的爱和对邻之爱中,这些观念并不妨碍他们和基督徒一样得救。因为通过这种生活,他们在来世就拥有接受内层真理的能力(参看932, 1032, 1059, 2049, 2051, 2284, 2589-2604, 2861, 2863, 3263节)。这一切表明此处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是什么意思。因为拿鹤代表那些在教会外凭良善具有兄弟情谊的人(2863, 2866, 2868节);彼土利代表第一类外邦人的良善(2865, 3665节);拉班代表对外在或肉体良善的情感,严格来说,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3612, 3665节)。
至于这种良善,情况是这样:首先,它作为获得属灵良善的工具而服务于人,因为它是外在和肉体的,源于本身为感官幻觉的外在表象。人在孩童时期只承认这些为真理与良善,尽管他被教导何为内在良善与真理,但他仍对它们没有其它概念,只有肉体概念。由于这就是他的最初概念,所以这类良善与真理就是内层真理与良善得以引入所凭借的初始工具。这就是此处雅各和拉班所代表的奥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