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2.(2)处于真理,但未处于良善的人;因而缺乏良善的真理的性质。缺乏良善的真理本身不是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全部生命都来自良善(3603节)。这意味着这些真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8530, 9154节)。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会被这种人误以为是真理(5276节)。如果人只为了出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理由而认识并承认真理,那么真理不会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3402, 3834节)。为了真理和良善本身而承认的真理会归给人(384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不会被主接纳(4368节),也不拯救人(2261节)。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不属教会(3963节)。他们也无法重生(10367节)。主若不通过良善,就不流入真理(10367节)。
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分离(5008—5009, 5022, 5028节)。真理若没有良善是何性质,若来自良善又是何性质(1949—1950, 1964, 5951);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对比(5830节)。没有良善的真理是乖戾的(1949—1951, 1964节)。在灵界,它看上去是坚硬的(6359, 7068节),也是尖锐的(279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冬日之光,在这光里,地上的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无物产生;但来自良善的真理就像春夏之光,在这光里,万物都开花结果(2231, 3146, 3412—3413节)。当从天堂流入时,这种冬光会转化为浓浓的黑暗;那时,那些处于这些真理的人就变得盲目和愚蠢(3412—3413节)。
那些将真理和良善分离的人在黑暗之中,他们不知道何为真理,并陷入虚假(9186节)。他们从虚假堕入邪恶(3325, 8094节)。他们所陷入的错误和虚假(4721, 4730, 4776, 4783, 4925, 7779, 8313, 8765, 9224节)。圣言向他们关闭(3773, 4783, 8780节)。他们不留意,甚至看不见主所说关于爱和仁,因而关于良善的一切话(1017, 3416节)。他们不知道何为良善,因而不知道何为天堂之爱和仁爱(2471, 3603, 4136, 9995节)。在来世,那些知道信之真理,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会滥用真理以获得权力;他们的性质,以及在那里的命运(4802节)。
神性真理把人判入地狱,而神性良善把人提入天堂(2258节)。神性真理令人恐惧,神性良善则不然(4180节)。从真理受审判是什么样,从良善受审判是什么样(2335节)。
10253.“五百舍客勒”表完全或完整之物。这从“五百”的含义清楚可知,“五百”是指完全或完整之物。“五百”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这个数字是五两次乘以十,或五乘以一百的乘积;而“五”表示大量,“十”和“一百”同样表示大量;因此,“五百”表示完全或完整之物。“五”表示大量(参看5708, 5956, 9102节);“十”也是(参看3107, 4638节);“一百”同样如此(参看4400, 6582, 6594节);在圣言中,一切数字皆表示真实事物(参看9488节提到的地方);复合数具有和通过相乘得到它们的简单数一样的含义(5291, 5335, 5708, 7973节)。
数字表示属灵的真实事物,这一点在以西结书是非常清楚的,以西结书40-48章通过标明尺寸的数字测量并描述了神的房子和它里外的一切,以及新地;在那里,“新地”表示教会,“神的房子”(或译为神殿)表示它的神圣。这在约翰所写的启示录中也是如此,那里也通过标明尺寸的数字来描述新耶路撒冷,而新耶路撒冷同样表示一个新教会。如果数字并非表示属灵的真实事物,那么所有这些测量尺寸都是毫无意义的。
“五百”表示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体,因而表示完全或完整之物。这一点从以西结书的这些章节清楚看出来:
他在房子或殿外量四围,量东面五百竿;量北面五百竿;量南面五百竿;量五百西面竿;将圣的与俗的分别出来。。(以西结书42:15-20)
从这些话明显可知,“五百”表示完整的整体,或从一端到另一端皆神圣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完全或完整之物;因为经上说,城墙(根据对它的长和宽的描述,呈正方形)将圣的与俗的分别出来。
“五百”表示大量,而这个数量的十分之一,或“五十”表示些许。这一点从主在路加福音中对西门所说的话明显看出来:
耶稣说,有一个债主有两个欠债的,一个欠五百便士,一个欠五十便士。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西门回答说,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路加福音7:41至末尾)
主之所以用这些数字,是因为它们表示大量和些许;因为祂出于神性,因而通过根据对应而具有灵义的词语来说话。这在其它一切地方也一样,如当祂论到童女时,说她们有十个,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祂之所以说“十个”,是因为这个数字表示所有,也就是所有属于教会的人;说“五个”,是因为这个数字表示些许(4637, 4638节)。
9224.“你要将头生的儿子归给我”表通过它们所获得的信的一切事物,即它们也要归于主,不可归于自己。这从“头生的儿子”和“归给我”的含义清楚可知:“头生的儿子”是指教会所拥有的信的一切事物(参看2435, 6344, 7035, 7039, 7778, 8042节);“归给我”是指归于主,因为在圣言中,“耶和华”表示主。“头生的儿子”所表示的信的一切事物是指源于仁之良善的信念;因为信从该良善产生。无论从圣言,还是从教会的教义所获得的真理,它们绝无可能变成信之真理,除非有它们能被植入其中的良善存在。原因在于,首先接受真理的,是理解力,因为它看见真理,并将它们引入意愿;当这些真理在意愿中时,它们就在人里面,因为意愿才是这个人真正的自己。因此,人若以为信就是在此人意愿这些真理并出于意愿实行它们之前,与他同在的信,就大错特错了。在此之前,信之真理本身并没有生命。属于意愿的一切都被称为“良善”,因为它们是被爱着的;当在意愿中时,真理就这样变成良善,或信就这样变成仁。自古以来有两个争论一直困扰着教会。第一个就是教会的长子是信还是仁;第二个就是与仁分离之信是否带来拯救。这两个争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一个人重生之前,他能感知要成为信之事物的真理,不能感知系仁之良善的良善。因为信之真理是通过外在途径进入的,也就是说通过听闻进入,并被存在记忆里,从那里出现在理解力中。但仁之良善是通过内在途径流入的,即出于天堂经由内在人,也就是从主经由天堂流入,故感知不到,直到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开始为了良善的功用和生活的缘故而被爱;当它们属于意愿时,这一切就会发生。这就解释了为何信被视为教会的长子,又为何人们将长子的名分,即超过仁之良善的优先和优越权也归于信;而事实上,仁之良善才是优先和更高的,信之真理只是表面上如此(3325, 3494, 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3576, 3603, 3701, 4925, 4926, 4928, 4930, 4977, 5351, 6256, 6269, 6272, 6273节)。
属教会的人之所以在这些问题上陷入模糊和黑暗,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宇宙万物皆与真理和良善有关,并且无论要成为什么事物,都必须与这二者有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人里面有两种官能,被称为理解力和意愿,真理与理解力有关,良善与意愿有关;若与这二者无关,任何东西都不会变成人自己的。由于这些事物处在模糊和黑暗之中,而人的思维观念却建立在这类事物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个错误无法显明给属世人。然而,如果这一点说清楚了,教会成员就会从圣言如同在清晰的光中那样发现,关于仁之良善,主自己已经说了无数的话;这良善在教会中居于首位;信只存在于该良善里面,不在任何地方。仁之良善就是出于对良善的意愿而行良善。他们还会发现与仁分离之信所带来的错误,如:一个人能意愿邪恶并相信真理,因此,真理能与邪恶一致;信能使天堂的生命与一个拥有地狱生命在里面的人同在,所以这一种生命能转化为那一种生命;因此,那些在地狱里的人能被提到天堂,在天使当中过一种与他们以前的生活相反的生活。持有这些错误的人没有考虑到,有人若过一种与在世上早已获得的生活相反的生活,就会丧失生命。试图这样做的人就像那些垂死挣扎,在可怕的痛苦折磨中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像这些和其它许多错误就是由与仁分离之信的教义带来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