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2.(2)处于真理,但未处于良善的人;因而缺乏良善的真理的性质。缺乏良善的真理本身不是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全部生命都来自良善(3603节)。这意味着这些真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8530, 9154节)。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会被这种人误以为是真理(5276节)。如果人只为了出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理由而认识并承认真理,那么真理不会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3402, 3834节)。为了真理和良善本身而承认的真理会归给人(384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不会被主接纳(4368节),也不拯救人(2261节)。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不属教会(3963节)。他们也无法重生(10367节)。主若不通过良善,就不流入真理(10367节)。
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分离(5008—5009, 5022, 5028节)。真理若没有良善是何性质,若来自良善又是何性质(1949—1950, 1964, 5951);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对比(5830节)。没有良善的真理是乖戾的(1949—1951, 1964节)。在灵界,它看上去是坚硬的(6359, 7068节),也是尖锐的(279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冬日之光,在这光里,地上的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无物产生;但来自良善的真理就像春夏之光,在这光里,万物都开花结果(2231, 3146, 3412—3413节)。当从天堂流入时,这种冬光会转化为浓浓的黑暗;那时,那些处于这些真理的人就变得盲目和愚蠢(3412—3413节)。
那些将真理和良善分离的人在黑暗之中,他们不知道何为真理,并陷入虚假(9186节)。他们从虚假堕入邪恶(3325, 8094节)。他们所陷入的错误和虚假(4721, 4730, 4776, 4783, 4925, 7779, 8313, 8765, 9224节)。圣言向他们关闭(3773, 4783, 8780节)。他们不留意,甚至看不见主所说关于爱和仁,因而关于良善的一切话(1017, 3416节)。他们不知道何为良善,因而不知道何为天堂之爱和仁爱(2471, 3603, 4136, 9995节)。在来世,那些知道信之真理,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会滥用真理以获得权力;他们的性质,以及在那里的命运(4802节)。
神性真理把人判入地狱,而神性良善把人提入天堂(2258节)。神性真理令人恐惧,神性良善则不然(4180节)。从真理受审判是什么样,从良善受审判是什么样(2335节)。
3104.“重半舍客勒”表示引入所需的量,这从“舍客勒”、“半舍客勒”和“重”的含义清楚可知。“舍客勒”表示良善和真理的价值或估价,“半舍客勒”表示它的一个确定量(参看2959节)。稍后会看到,“重”表示某个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由此明显可知,“重半舍客勒”表示并体现了在“金鼻环”所表示的良善方面的量。从上下文明显可知,这个量就是引入所需的量。
“重”是指某个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西结书:
先知以西结被吩咐按重量吃食物,每日二十舍客勒;按容量喝水,喝一欣六分之一;看哪,我必在耶路撒冷折断粮杖,他们怀着焦虑按重量吃饼,怀着惊惶按容量喝水,使他们缺粮缺水。(以西结书4:10-11, 16-17)
这论及良善和真理的荒废,这种荒废由“先知”来代表。他们“按重量吃食物和饼”表示已荒废的良善的状态;他们“按容量喝水”表示已荒废的真理的状态;“饼”表示属天之物,因而表示良善(参看276, 680, 1165, 2177节);“水”表示属灵之物,因而表示真理(参看739, 2702, 3058节)。由此明显可知,“重量”论及良善,“容量”论及真理。
同一先知书:
你们要用公道天平,一公道伊法、一公道罢特。(以西结书45:10等)
这论及圣地,圣地表示主在天上的国度,这从先知在此所提到的每个细节可以得知。天上不会用到天平、一伊法和一罢特,那里只有这些重量和容量所表示的良善和真理。以赛亚书:
谁曾用手心量诸水,用手掌测诸天,用升斗盛大地的尘土,用秤称大山,用天平称小山呢?(以赛亚书40:12)
“用秤称大山,用天平称小山”表示爱和仁的天上事物都来自主,唯独祂主导这些事物的状态。这些称重所论及的“大山”和“小山”表示爱的天上事物(参看795, 796, 1430, 2722节)。
但以理书:
伯沙撒宫墙上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解释是这样:弥尼,就是神已经数算你的国,使它终止;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被发现缺欠;毗勒斯,就是你的国分裂了,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但以理书5:25-28)
此处“弥尼”,或“已经数算”论及真理;而“提客勒”,或“称在天平里”论及良善。这段经文的内义论述了时代即将完结的时候。
5951.“以色列的儿子们就如此行”表通过属世层里面的属灵真理而付诸实施。这从“行”的含义和“以色列的儿子们”的代表清楚可知:“行”是指付诸实施;“以色列的儿子们”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灵真理(参看5414, 5879节)。必须说明何为属世层里面的属灵真理。脱离世人、灵人或天使的信之真理其实并不是信之真理,因为它们没有依附于一个接受者,使得它们能在这接受者里面变成这类真理。但当它们依附于作为其接受者的世人、灵人或天使身上时,就变成了信之真理,然而却照着各人的生活状态而各不相同。对那些刚刚开始学习它们的人来说,它们不过是记忆知识而已。若后来这些人真正敬畏它们,那么真理就会从记忆知识继续向前发展,从而变成教会的真理。然而,当他们对这些真理拥有一种情感,并照之生活时,它们变成属灵真理;因为那时唯独来源于灵界的爱与仁之良善会充满它们,使给它们带来生命。事实上,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并照之生活就源于这良善。
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对那些照之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品质,对那些不照之生活的人来说又是何性质,已经被指示给我。对那些照之生活的人来说,它们看似白线;对那些知道这些真理,却根本不行善的人来说,它们看似发硬但易碎的线。但对那些照之生活的人来说,它们看似从脑部延伸出来的纤维,这些纤维充满灵液(spirituous fluid),并且是柔软的。因此,后面这些真理是有生命的,而前者是没有生命的。由此可知,与人同在的真理之性质取决于各人的生活状态。“雅各的儿子们”所代表的真理虽是真理,但还不是属灵真理,因为它们还没有成为生活的事。但作为以色列的儿子们的这些人所代表的真理是属灵真理,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生活的事,故而已充满爱与仁之良善。此处所指的是后面这些真理,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层中的真理,即“雅各的儿子们”与内在良善,即“约瑟”,通过居间层,即“便雅悯”,以及属灵良善,即“以色列”联结的初始阶段。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