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2.(2)处于真理,但未处于良善的人;因而缺乏良善的真理的性质。缺乏良善的真理本身不是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全部生命都来自良善(3603节)。这意味着这些真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8530, 9154节)。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会被这种人误以为是真理(5276节)。如果人只为了出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理由而认识并承认真理,那么真理不会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3402, 3834节)。为了真理和良善本身而承认的真理会归给人(384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不会被主接纳(4368节),也不拯救人(2261节)。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不属教会(3963节)。他们也无法重生(10367节)。主若不通过良善,就不流入真理(10367节)。
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分离(5008—5009, 5022, 5028节)。真理若没有良善是何性质,若来自良善又是何性质(1949—1950, 1964, 5951);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对比(5830节)。没有良善的真理是乖戾的(1949—1951, 1964节)。在灵界,它看上去是坚硬的(6359, 7068节),也是尖锐的(279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冬日之光,在这光里,地上的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无物产生;但来自良善的真理就像春夏之光,在这光里,万物都开花结果(2231, 3146, 3412—3413节)。当从天堂流入时,这种冬光会转化为浓浓的黑暗;那时,那些处于这些真理的人就变得盲目和愚蠢(3412—3413节)。
那些将真理和良善分离的人在黑暗之中,他们不知道何为真理,并陷入虚假(9186节)。他们从虚假堕入邪恶(3325, 8094节)。他们所陷入的错误和虚假(4721, 4730, 4776, 4783, 4925, 7779, 8313, 8765, 9224节)。圣言向他们关闭(3773, 4783, 8780节)。他们不留意,甚至看不见主所说关于爱和仁,因而关于良善的一切话(1017, 3416节)。他们不知道何为良善,因而不知道何为天堂之爱和仁爱(2471, 3603, 4136, 9995节)。在来世,那些知道信之真理,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会滥用真理以获得权力;他们的性质,以及在那里的命运(4802节)。
神性真理把人判入地狱,而神性良善把人提入天堂(2258节)。神性真理令人恐惧,神性良善则不然(4180节)。从真理受审判是什么样,从良善受审判是什么样(2335节)。
3400.“罪过”表示反对良善和真理的罪和过犯的责任或归责,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并描述罪过(guilt,经上或译为有罪、定罪等)的经文清楚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耶和华却愿意将祂压伤,使祂软弱;若你使祂的灵魂充满罪过,祂必看见祂的种,并且延长日子,耶和华的旨意必在祂手中亨通。(以赛亚书53:10)
这论及主。“使祂的灵魂充满罪过”表示罪被归咎于祂,因而表示那些恨祂的人加在祂身上的责任;并不是说祂自己承担什么罪,以便除去它。以西结书:
你因流了人的血,就为有罪,又被自己所造的偶像玷污。(以西结书22:4)
“流了人的血”表示向良善施暴(374, 376, 1005节),这导致罪过。诗篇:
恨恶义人的,必招罪过;耶和华救赎祂仆人的灵魂,凡投靠祂的,必不招罪过。(诗篇34:21-22)
因此,“罪过”表示存留的一切罪。通过良善将罪与主分离就是“救赎”,这也由当百姓献罪愆祭时,祭司所做的赎罪祭来代表,如我们在利未记(5:1-19; 6:1-7; 7:1-10; 19:20, 21, 22)和民数记(5:1-8)中所读到的;那里还列举了罪过的种类,即这些:听见诅咒的声音,却不说出来;摸了不洁的物;发誓要行恶;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行了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拒绝归还邻舍交付他的物;找到遗失的物却否认,说谎起誓;婢女许配了一个男人、还没有被赎、得释放,就与她同寝;犯了人所常犯的一切罪,以致干犯耶和华。
4136.“你为什么暗暗地逃跑,偷袭我,并不告诉我”表若分离在自由中或经它自由同意而进行,状态的性质。这从“暗暗地逃跑”、“偷袭”和“不告诉我”的含义清楚可知:“暗暗地逃跑”是指“雅各”所表纯正良善未经“拉班”所表居间或中间良善的同意就分离了,因为“逃跑”表示被分离(参看4113, 4114, 4120节);“偷袭”是指夺走被珍视和神圣之物(4112, 4133节);“不告诉我”在此表示通过分离(4113节)。从所有这些含义可知,分离未经它同意就进行了,然而分离应在自由中或经它自由同意才可进行。接下来的话,即“叫我可以欢乐、唱歌、击鼓、弹竖琴地送你回去”就表示并描述了这种自由的状态。不过,这些都是拉班照着那时他的信念所说的话。至于在那些正经历重生之人当中居间或中间良善与纯正良善的分离是何情形,也就是说,这种分离如何在自由中或经它的自由同意而实现,可参看前文(4110-4111节)。
人不可能看到这一事实,因为他并不知道各种良善如何存在于他身上,更不知道每种良善的状态如何经历变化;甚至不知道婴儿时期的良善如何不同于并变成童年时期的良善,而这良善后来又如何变成属于青少年时期的良善,之后变成成年时期的良善,最终变成老年时期的良善。对那些没有经历重生的人来说,没有良善发生改变,只有情感及其快乐发生改变。但对于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来说,良善的状态会发生改变;并且这一过程从婴儿时期一直延续到生命最后阶段。因为主预见人将要过怎样的生活,他将要允许主引领他。由于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甚至最小的个体,都被预见,所以它们也被提供。但此人对这些良善的状态以哪种方式变化一无所知;主要原因在于,他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认知,如今甚至不想去拥有这些认知。由于主并非直接流入人里面教导他,而是流入他的认知,因而间接流入,所以人绝无可能得知这些良善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由于人处于这种状况,也就是说,缺乏有关该主题的一切知识,再加上以下事实:如今允许自己重生的人很少,所以即便详细解释这些事,它们也不会被理解。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属灵良善的事,也很少有人知道有关自由的事。这一事实我是通过我来自那些从基督教界进入来世之人的经历得知的。为了说明,仅举一例。有一个教会显要人物自以为比其他人更有学问,并且在活着时就承认这一点;但他因过着一种邪恶的生活,故对于良善和自由,以及由此所流入的快乐和祝福如此彻底无知,以致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地狱的快乐自由和天堂的快乐自由之间最小的区别。事实上,他说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那些号称比其他人更有学问之人当中的无知,不难想象这阴影何等黑暗,甚至不难想象由此造成的幻觉是何性质,并且何等之大,而此处关于良善与自由所阐述的事,也就是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这些主题就受制于这些幻觉。然而,事实却是,圣言中没有一句话不包含天上的奥秘,尽管在人看来,它似乎根本不含有任何重要的事;这是因为缺乏知识,或今天的人们在天上事物方面所处并愿意所处的无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